论语文教学阅读重点的把握方法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文《水》为个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握阅读重点进行了分析,语文课文可以通过画面再现、关键词把握、主题挖掘、读写迁移等方法把握其阅读重点,体味课文的美妙之处,发掘其深刻内涵。
  关键词:《水》 语文教学 阅读重点
  《水》是当代作家马朝虎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原题为《饿水》,作者描写了“缺水”“惜水”的故事,他从小生活的村子常年处在缺水之中,人们对水有强烈的渴盼之情,每次下雨都像一个节日,每次洗澡都带给他们巨大的欢乐。这篇文章短小精悍、言浅意深,通过简简单单的几个场面的描写,就把水的珍贵之处展现出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一勺水从头到尾浇下来,皮肤都在滋滋作响,让人想到了久旱逢甘霖的庄稼,生动传神之处触手可及。
  然而,由于这篇课文是五年级课本里的,五年级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单纯,人生经历比较少,只通过普通课堂讲解,学生很难把握课文的深刻内涵,也难以理解作者内心深处对于水的爱和珍惜之情,所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孩子们把握《水》的阅读重点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法让学生们把握这篇文章的阅读重点。
  第一,画面再现。把握好文章中的画面展现,通过与学生对话去品味、解读三幅具体画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处于甚为关键的位置,我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这一点,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对话,通过对话,让他们品味三幅画面:“一担水”“一场雨”与“一勺水”。通过话语及图片启发他们的感悟、想象,让他们身临其境,体会水的珍贵与缺水的痛苦,进而了解以苦写乐的反衬手法;我首先从“一担水”这个场景开始品读,展示这幅远景画面所体现出的“苦”,大家为了一担水要跑十公里,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伍,的确是很“苦”,体现了水的缺乏与珍贵;接着展示近景画面“一场雨”,雨水一来,整个村子就进入了狂欢,大家在雨中奔跑,有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喜悦和热情,雨水给大家带来了“乐”;然后我并没有继续展示第三幅场景,而是引导学生质疑:“雨中洗澡,却有一种特别的滋味,你体会到了吗?”从而引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雨天洗澡的“乐”与背后的那种缺水的“苦”之间的反差,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在对话中得以揭晓。最终,通过解读“一勺水”的快乐,让孩子们通过想象补充完整这幅画面,一勺水虽然少,带来的欢乐却是弥足珍贵的,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感受,文字创造性、个性化地成为学生们脑海中的画面,情动而辞发,他们对于水的珍贵就有了情感体验。
  在授课过程中,我用朗读的方式带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比如“雨中洗澡”“雨中狂欢”,都是通过激情的朗读让孩子们感受那份“酣畅”;通过朗读,让孩子们从画面中发现其核心,即“痛痛快快”。随后我提出问题,“句中哪些词可以表现这种痛快?”让学生分析,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了能把这份“痛快”进行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学生们多少都有一番独特的体验,能够在画面再现中捕捉那份快乐、自在,那份尽情享受的乐趣。
  第二,咬文嚼字,寻找、解析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把握,能够读出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感受。五年级的孩子大体能够读懂文本,但无法读透,他们缺乏涵咏文字、咂摸咀嚼的能力,缺少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所以,我通过寻找、解析关键词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理解《水》的阅读重点。我选取了文章中两个关键词作为文本的切入点,一个是“饿”,一个是“笑”。我首先提了一个问题,文本中通过哪些场景描写来表现“饿”?学生们各抒己见,问题结束后,我又设定另一个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笑呢?”学生们的答案有无奈、苦涩、对孩子的爱等理解,随后,我顺势引导出文中母亲也缺水,但在如此困境下她传递给孩子的依然是笑,于是主题就被一层层牵出。
  我在处理《水》一文时对“饿”进行了新的解读:一般意义上认为饿是缺粮,渴是缺水,用饿来说缺水,显得水和粮一样珍贵,把渴说成饿,写出了水的重要以及人们对水的渴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够很快地理解。水本来是很平常的,但在那个特殊的地方却成为了最珍贵、最稀缺的,因为作者从此再也没有听到那个字眼,不仅水稀缺,生活中一切物质都匮乏,没有水也就没有粮食,没有水喝就等于没有饭吃,他们把水当成饭,所以才说是“饿”!我觉得这样引导更能够让孩子们理解,在那个年代,生活中的一切物资都是匮乏的,所以《水》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珍惜水资源,更要惜物,即珍惜生命中的一切,这是我从教学设计的第一个关键词“饿”中所体悟出来的内容。
  第二个关键词是“笑”,学生争辩关于笑的含义,我引导说,“母亲也缺水,但她却是坚韧的,她没有以泪洗面,而是用乐观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都源于她在困顿生活中对生活的热爱”。这就将文本的主题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孩子们由此感悟到对生活要热爱,要积极乐观。同时我还告诉学生,母亲为何打开又锁上水窖,那是因为她懂得“好日子就是要细水长流的”,这样就又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做出了相应的导引,这种对关键词的多层次解读,实现了教学目标设置的三个维度。
  第三,主题发掘,引导学生从表象走向内核。在画面再现和关键词解析后,学生们对于文本已经有了大体印象和具体了解,此时,我引导学生去进一步分析、挖掘这篇文章的主题,完成阅读分析的升华。在大多数老师的眼中,一篇文章就是用来表达一个主题。比如《水》一文中着力表现水的珍贵,于是很多老师会将主题定位在“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上,由此浅尝辄止,认为只要教给学生这点足矣。但实际上,因为中国文字的语义丰富性,所以文章的内涵往往是多层次的,会有多个主题。语文教师不但要告诉学生一般的寓意,也应尽量发掘文章的多种主题,将其讲解给学生。比如在《水》中,人们的生活一年四季都需要忍受缺水带来的苦痛,但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人们在雨中狂欢,写母亲用勺舀水冲凉的舒畅,这就是对“惜水”主题的升华。我在讲解中,紧扣住作者无限放大“有水之乐”这一契机,将文本主题向前迈进一步,提升为“苦中作乐,乐观面对生活”。这种人生态度是本文要表达的核心,通过分析这个主旨,引导学生能够接受一种人生精神,即“乐观面对生活”,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时,不要害怕,要乐观面对,这样才能从人生困境中走出来。这种乐观的态度是学生能够从本文学到的最大财富。
  第四,读写迁移。感悟到作者反衬的写法后,我在教学中顺势进行了“读写迁移”的环节,文章的画面再现、反衬手法、重复手法、细节描写都很生动,我要求学生们学习这种写法,在课后任选一种写作方式进行摹写,然后第二天交给我,学生们积极响应,通过这种“读写迁移”,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此外,《水》一文所展现的年代于作者是独特的体验,但于现在五年级的孩子而言却很陌生。因为没有经历,而且生活在江南水乡,学生们很难有那样的体验。我就要求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去发挥想象,化平淡文字为真实生活情景,把自己的感情带入摹写的文本中,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摹写文本中展现了各种各样“缺水”“惜水”的场景,有的写家里的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菜后用来浇灌,有的写一瓶水要喝一整天,每次渴了只喝一小口……总之,通过想象拓展和读写迁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我始终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展开,通过三幅画面的情景再现,让学生能够对水的缺少与珍贵有深刻领悟,对获得水的快乐有深刻体味。然后,通过对关键词“饿”“笑”的分析,让他们对文章的主旨有进一步了解。最后,顺理成章地发掘出文本的主题——苦中作乐,乐观面对生活,课后还进行“读写迁移”,通过回味想象摹写提升他们对文章的感受和写作能力。这样层层推进,本文的阅读重点就逐一展现。
  此外,在分析文章的阅读重点时,我也时刻注意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身份,不破坏孩子们的主体地位,毕竟阅读是比较私人化的体验,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通过阅读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学生能以自己独特的感性和经验参与解读。而且,在关注主题发掘的同时,我也提醒他们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写作的主体形成和字句表达的关键时刻,所以,通过对《水》一文的阅读重点的把握,能够为孩子们的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贡献一分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梁实秋作为一个批评家,一直以来对诗歌批评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基于“人性”标准的批评立场是不变的,批评观念却是变化发展的。而诗歌创作问题涉及诗歌本身及诗与诗人的关系两个方面,涉及他人不曾注意到的新诗的前途和诗的前途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诗歌 批评 发展 前途  一、诗歌的批评立场 梁实秋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师承白璧德,转向古典主义的研究,自此以后,他的批评文字中多见“人性”二字。如在
期刊
摘 要:创作主体进行创作时不仅需要长期养气的过程,还需要神思涌现前段时间的对文思的促发,这一促发需要借助外物并以此为标记点,通过外力干预而促成兴奋的状态,使得创作主体进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创作境界。本文将结合材料中唐荆川创作时,借助酒力而促成的有如神助的创作状态,从对“助兴”的界定、“助兴”的方式和特点、创作主体的状态及达到的创作境界三个方面谈论“助兴”对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助兴 激发
期刊
摘 要:张枣的《祖国》以曲折婉转的语言表达形式,将久别故乡的游子归返故乡时复杂的情绪真实表达出来,深刻代表了一部分久居海外的华人回到祖国却近乡情更怯的五味陈杂心情。  关键词:张枣 《祖国》 家乡  《祖国》是张枣写于1996年的作品,反映了自己在回到家乡长沙过年的火车途中,对故乡,对祖国,一种油然而生的近乡情更怯的复杂情绪,这种复杂情绪一方面有张枣对自己久居国外远离家乡的自省,也有长时间与祖国故
期刊
摘 要:作为美国汉学家的杰出代表,史景迁凭借深厚的历史学功底,从丰富的历史资料中展开其汉学研究。著于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胡若望的疑问》中体现了史景迁对于17、18世纪中西异质文化交流的关注。史景迁借由书写胡若望在异国他乡的奇特遭遇体现东西方异质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由此可以透过此书了解与探究史景迁对于异质文化交流之下所体现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史景迁 异质文化 胡若望的疑问  一、引言  作为一
期刊
摘 要:当知识分子不得不在象牙塔和社会政治之间做出抉择时,他们或逃遁于象牙塔而失声,或困囿于社会政治而狭隘,二择一的选择始终不能为知识分子找到出路。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给出“流亡”的选择,使知识分子得以平衡。乔伊斯的小说《死者》,塑造了加布里埃尔和艾弗丝小姐两个知识分子形象。小说开始他们分别做出了二择一的选择,而文本最后,加布里埃尔获得精神顿悟后选择“流亡”。和乔伊斯一样,加布里埃尔在“流亡”
期刊
摘 要:万历二十五年(1597),朝鲜使臣李睟光奉命出使大明,得以在北京与安南国正使冯克宽笔谈并诗歌酬唱。这是朝鲜与安南使臣在历史上的第一次深入交流,为16世纪东亚世界的外交大事。朝鲜与安南使臣都留有互相交流的文字记录,并带回各自的国家,使万里之遥的两国塑造彼此形象时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李睟光 冯克宽 朝鲜 安南 诗文酬唱  1597年,朝鲜使臣李光奉命出使大明,遇到了前来谋求中国政
期刊
摘 要:作为乌托邦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回顾》通过对新旧波士顿的对比,不仅对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弊端和城市病作了深刻批判,同时也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生态之城和正义之城。贝拉米对理想城市的想象为现代乌托邦文学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  关键词:《回顾》 乌托邦 城市病 理想城市  一、引言  在世界乌托邦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像爱德华·贝拉米的《回顾》如此风靡一时,影响深远。该书于1888
期刊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翟永明通过自己的探寻逐步走出80年的女性诗歌,实现自身创造力的突破与风格的转型,由自白话语下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审视与探寻,转向叙事性话语下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观照和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反思。本文通过对其诗歌《轻伤的人,重伤的城市》的文本细读,试图探究翟永明在世纪末的节点通过诗的语言表达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和对现代性的反思。  关键词:翟永明 《轻伤的人,重伤的城市》 文化反思  《轻伤
期刊
摘 要:《三体》以对爱情的质疑,对人性恶的发掘和演绎以及对人类道德自觉的追问乃至否定彻底颠覆和消解了既有的文学母题,这种对传统文学意义建构决然的背离和撕裂,以颠覆为开拓,以摧毁为创建,是重生之前的涅槃,也是更换全身衣服前的裸体,是灭世洪水,决绝的毁灭里蕴含着创世的悲悯。  关键词:《三体》 颠覆消解 开拓创建  俄国作家纳波科夫认为:“没有一件艺术品不是独创一个新天地”,他又说:“好的小说其实都是
期刊
摘 要:在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众多诗作中,其主角是昆虫的“声音”,《在夏季的鸟鸣之外》一诗便是如此。昆虫这种隐遁、无名族群发出的声音,是诗人隐匿、无名生活的写照,诗中“个体”消退,从“无名”之声建筑“无我”之境,也帮助诗人超越其狭小的生活和社会“空间”,构筑狄金森诗歌的独特诗性。  关键词:狄金森 诗歌 声音 昆虫 隐遁 “无名”  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生前深居简出,不为人知。随着其离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