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霸凌幼童,家长互殴酿悲剧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孩子”霸凌邻家幼童,引起家长互殴。幼童父亲用利斧砍杀“熊孩子”家长,引发血案。2018年12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了终审刑事裁定书,凶手被处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起惨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警示呢?
  单身父亲带娃,
  生活压力太沉重
  32岁的赵平是湖南省岳阳县人。2016年5月离婚后,他带着年仅5岁的儿子赵小兵来郴州市生活。赵平用不多的积蓄,购置一辆电动货车帮人运输装饰材料。为了方便照顾年幼的儿子,赵平在紧靠着装饰材料市场附近租了一个一居室。他每天早晚接送赵小兵上幼儿园,白天在市场上帮人运输装饰材料,父子俩的日子过得很辛苦。
  赵平父子住五楼,没有车库,给货车电瓶充电成了难题。每天收工后,他拆下电瓶放在一楼的公共空间,再从楼上拖下接线板充电。相邻的其他住户没有什么意见,三楼的常利明夫妻有两部电动车摆放在一楼,认为受到妨碍,因而多次指责赵平。毕竟是租赁的房子,赵平心里没有底气,每次见到常利明,他又递烟又赔不是,然而这位邻居却对他一点也不留情面。
  常利明的儿子常浩12岁,跟着父亲有样学样,见到赵小兵,他嘴里总是骂骂咧咧的。2016年12月的一天,常浩走到二楼,看赵小兵从楼上下来,突然伸出右脚绊了他一下。赵小兵猝不及防被绊倒,从楼梯上滚落下来,摔得鼻青脸肿,哭哭啼啼回家告诉了父亲。赵平气不过,当即带着儿子去三楼,让常利明带赵小兵去医院。常利明蛮横地问:“你哪只眼睛看到是我儿子弄的?”他还把常浩叫来当面对质。常浩顺着父亲的话说道:“我今天根本没有出门。”见儿子这样说,常利明狠狠地瞪了赵平一眼,说:“看吧,我儿子都没出门,我警告你,不要没事找事。”赵平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自认倒霉,忍气吞声关照赵小兵说:“以后见到三楼的小子躲远一点儿。”
  赵平在装饰材料市场给人拉货,有时半天接不上一单生意,有时忙得不可开交。2017年3月17日,他连着给两三户人家送货,因急于抢时间途中出了车祸,交警部门判定他承担全部责任。他赔偿了对方的医疗费和经济损失不说,自己也受了伤。
  这次事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他被停掉货车运营证,在家养伤一个多月,基本失去了经济来源。为解决父子俩的生计,赵平等不及痊愈,就去装饰材料市场找了一份装卸工的活,每天早出晚归,有时接到任务,半夜就要起床。这他都忍了,可让他烦恼的是,他无法接送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自打离婚后,赵小兵的母亲嫁到了外地,赵平几次三番联系她,提出变更抚养关系,都被前妻拒绝。他无奈地对儿子说:“你明年要上小学了,从现在起要学会独立。”他担心儿子受大孩子欺负,叮嘱赵小兵放学以后直接回家,特别是碰到常浩,一定要躲着点儿。赵小兵懂事地点了点头。
  赵平父子租住的房子边上有一个篮球场,常利明父子几乎每天晚上都去打篮球。赵平白天辛苦劳累,吃了晚饭便搂着儿子早早上床睡觉了。但是,直到晚上9点多钟,楼下篮球场上还经常咚咚作响,吵得赵平无法入睡。而在装饰材料市场上做生意的老板们,更不时深更半夜地通知他去卸货。因休息不好,赵平越来越烦躁,常利明父子打篮球的动静,也让他越来越闹心。有一天晚上8点多种,赵平感到忍无可忍,冲到这对父子跟前,说:“你们还有没有公德,也不顾别人休息。”“你有病啊,我们又没有在你家里打篮球。”常利明的话刺激了赵平,他一脚把篮球踢飞到球场外。常浩飞奔着去捡篮球,一边跑还一边喊:“你凭什么踢我的球?”常利明则冲上前与赵平扭打在一起,迅速将他按倒在地。捡球回来的常浩借机踹了赵平一脚。
  赵平对常利明越来越气愤,对篮球场上的嘈杂声也越来越难以忍受,晚上,他烦躁不安,难以入睡,有时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里却被打篮球声惊醒,掀开窗帘看一眼篮球场,却根本见不到人影。2017年6月底,赵平去医院做了检查和心理测试,被医生告知患了焦虑伴轻度抑郁症,除了吃药,医生还建议他跑步锻炼释放精神压力。“这都是住三楼的父子害的。”赵平对常利明更加愤恨。
  赵平也曾想过搬家换个环境,但靠近装饰材料市场的房子比较难找,一室一厅的户型更加稀缺,他租赁的这套房子,价格相对便宜,经济上的拮据不允许他重新租房。思来想去,他决定把楼下的篮球架砸烂,让三楼的父子打不成篮球。2017年9月中旬,他买了一把斧头,趁着夜深人静,把篮球架下面的有机玻璃砸碎了。
  “熊孩子”霸凌,
  家长互殴酿血案
  2017年10月11日下午,赵平没有揽到活儿,便早早到幼儿园接走了赵小兵,带他吃了一顿肯德基。晚上7点左右,赵平与儿子一同跑步回家。跑到楼下时,气喘吁吁的赵小兵想在楼下玩一会儿。赵平便叮嘱他不要玩太长时间,然后独自上了楼。
  10多分钟后,赵小兵“呜呜”哭着回了家,说:“老爸,他骂我,还打我。”“哪个?”“住三楼的坏哥哥。”赵小兵边哭边摸着双腿膝盖。他告诉赵平,他刚在楼下玩了一小会儿,常浩突然跑到他面前,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问:“你赶快交代,篮球架是不是你爸弄坏的?”他没说话,要往楼上跑,常浩一把拽住他的胳膊,骂骂咧咧道:“快说,不说我揍你!”他挣脱开往楼梯台阶上跑,被常浩追上从后面狠狠地推倒在台阶上。常浩对准他的右腿猛踢了一脚说:“回去告诉你爸爸,赔我的篮球架。”
  看兒子双膝蹭破了皮,还见了血,右腿肚上也红肿了,赵平又心疼又气愤。住进这幢楼一年多,父子俩受尽三楼常家的欺负,自己还因此患上了焦虑症,这次,常浩把儿子打成这样,下次指不定还会出什么事呢?自己一味忍让,没想到他们却变本加厉!赵平越想越气,便怒气冲冲下了楼,看见常浩正在楼下玩耍,他快步上前,边用脚踢常浩的右小腿和胸口,边嚷道:“说,还敢欺负我儿子不?”常浩被赵平恶狠狠的样子吓傻了,跌坐在地上大哭。
  常利明听到儿子的哭声,光着上身,穿着短裤和拖鞋,飞奔下楼,见赵平正欲扬起巴掌扇儿子的脸,他大喝一声:“住手!”然后冲过去与赵平打了起来。常利明比赵平高出一头,很快就把赵平抵在了墙边不能动弹,他左手紧紧地掐住赵平的脖子,右手握拳边打边说:“我小孩不对,你可以跟我说,你大人不能打小孩。”赵平挣扎着说:“你家孩子以大欺小,你不管教好,我难道上你家找你吵架啊?”   围观的邻居越来越多,赵平的左手小拇指已经被常利明扭伤,疼痛难忍,“哎哟哎哟”地喊着。跟着下楼的赵小兵哇哇大哭:“不许打我爸爸!”常利明扭头咧开了大嘴:“看你爸爸这个怂样!”接着又对赵平说:“也不看看我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然后松开了手。
  “简直欺人太甚,你等着!”赵平缓了一口气,跳着脚吼了一句,然后转身冲上了楼。“等着就等着,你能把我怎么样!”常利明示威性地回了一句。片刻后,赵平举着一把斧头冲了下来。常利明一下愣住了,赶紧护住儿子,说:“你想干什么,不要乱来。”“打不过你,我跟你玩命总行吧!”这样说着,赵平疯了般举起斧头朝常利明的头部砍去。常利明头一偏,左边颈部位置被砍中,脖子上顿时喷出了很多血,他“哎呀”一声立刻倒在了地上。
  看自己砍中了对方的脖子,赵平冒出了一身冷汗,嘴里嘟哝着“完了完了”,转身往对面的高楼跑去。有人追上来拦他,他说:“他死了,我去跳楼,一命抵一命!”人们劝他:“你千万不要走,也不要去跳楼,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你还是等警察来处理吧。”听人们这样说,赵平在小区的水塘边洗了手,还洗了斧头,然后坐在常利明旁边等警察。110赶到现场,从赵平手上取了斧头,带他上了警车。120赶到时,常利明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经法医鉴定,常利明系因颈部左侧遭锐器砍击,致左颈总动脉及左颈内静脉离断引起大失血死亡。
  夺人命法不容,
  追悔莫及也枉然
  案发后,赵平在公安机关交代,因为儿子经常受到常浩的欺负,他多次好言好语请常利明管教常浩,可对方一直态度傲慢。因为晚上打篮球的事,两人发生过争吵,他心里积压了不少怨恨。事发当天,儿子受到欺负,在发生肢体冲突后,他实在气不过,觉得常利明太嚣张,于是想拿斧头吓唬对方。但常利明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他就产生了用斧头砍对方的冲动。等他回过神来,已经砍中了要害部位。“我现在很后悔,请念在我儿子还小的份儿上,对我宽大处理。”说这话时,赵平泣不成声。
  考虑到赵小兵年龄尚幼,公安机关找到他的生母,让她把赵小兵接走。
  赵平的兄妹多次找常家请求谅解,常妻拒不接受:“我儿子才13岁,亲眼看到父亲倒在血泊中,心理伤害该有多大!凶手给我们全家带来的伤害太大了,我们只要求他偿命!”事发后,常浩因为受到刺激,出现应激障碍,一直接受医生的心理辅导。常妻拒绝出具刑事谅解意见书。
  2018年5月,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赵平犯故意杀人罪,受害者家属也提出了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公开审理时,赵平说他在读小学的时候经常被人欺负,导致他在多年前精神上出现异常,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还出现幻觉,之后一直持续焦虑,时好时坏。经过司法鉴定,法院认定赵平在作案时患有神经症,但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赵平因琐事纠纷持斧头砍击他人的致命部位,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赵平在公共场所持斧头行凶,手段残忍、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予严惩。其作案后明知他人报警,仍未离开现场,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赵平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但未取得被害方的谅解,结合案发起因和犯罪情节,2018年5月6日,法院一审判处赵平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限制减刑。
  一审宣判后,赵平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为此,他的哥哥代他委托了辩护律师。在二审期间,律师提出了上诉意见,赵平作案时精神异常,且没有杀人的故意。他是因为儿子赵小兵被邻居大孩子欺负,精神受到刺激,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出于吓唬对方的目的,误伤被害人导致对方死亡,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同时,赵平有悔罪表现及赔偿的意愿,请求二审从轻改判。
  针对辩护律师的意见,法院二审审查认为,郴州市司法鉴定所作出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程序符合法律等有关规定;鉴定过程和方法符合相关专业的规范要求,鉴定意见明确,要件完备,在公安侦查阶段及法院一、二审审理期间,赵平的行为正常、意识清楚、思路清晰、问答切题,未见异常,综合全案,赵平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其上诉理由及律师辩护意见不能成立。
  2018年12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刑事裁定,核准一审判决,驳回赵平的上诉。
  一次以大欺小的行为,导致两个家长发生激烈冲突,最终酿成故意杀人的恶性事件。一个失去了生命,一个判了死刑缓期,两个孩子也同时失去了父亲,令人唏嘘不已。应当说,本案的受害人常利明虽然应该同情,但他无视自己孩子以大欺小的事实,不能客观冷静地面对孩子的过失,对此也有一定的责任。赵平在孩子受到欺凌后,本应第一时间找对方家长反映情况,摆事实,讲道理,如果对方家长不闻不问,甚至蛮不讲理,也可以找社区组织或者派出所协调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以大欺小或者以强欺弱的霸凌行为,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三级高级法官张华对如何预防此类行为,以及孩子在遭受霸凌时家长如何应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参考意见:
  首先,家長要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现实中,霸凌行为可能会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有的家长片面要求孩子躲避和忍让,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家长在孩子被欺负时及时与对方家长沟通,或者找有关部门反映及时出面干预,既不能听之任之,又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
  其次,引导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对抗人际孤立和欺凌。孩子上学后,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和同伴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如果孩子遭受欺凌,而仍然能和班里的一些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对校园霸凌的影响产生很大的缓冲作用。
  最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家长们一定要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正义感。一旦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或者存在以强凌弱的行为,一定要教育引导,必要时辅以心理干预和治疗,否则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编辑:潘金瑞】
其他文献
挪威的一个研究团队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与用键盘打字相比,手写有助于改善学习和记忆。  挪威科技大学的奥德丽·范德梅尔和她的同事早在2017年就对这一课题产生了兴趣。为此,他们对20名学生的大脑活动进行了分析。如今,他们又对12名年轻人和12名儿童进行了相同的分析。两次研究都使用脑电图来跟踪和记录脑电波活动。参与实验者佩戴一个带有250多个电极的头罩。头罩的电极传感器非常灵敏,可以捕捉脑电活
2020年10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大型季播节目《中国少年说》第一季拉开帷幕,16岁的河南洛阳女孩邓雅文作为节目首播嘉宾出场,为观众奉上精彩演讲《文物就是活着的历史》。妈妈万静慧坐在电视机前,静静欣赏着女儿的风采,一如她以前陪伴女儿参加各类电视节目时那样气定神闲。她只希望女儿把每场比赛、每次登台都当作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  妈妈因势利导,带出舞台小明星  2005年6月1日,32岁的万静慧生下
我的儿子小凡去年参加高考,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被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学他喜欢的新闻专业。其实,小凡也曾有厌学的念头,好在我及时干预,他才没有误入歧途。  渡船与宝藏  上小学四年级时,小凡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滑现象,数学居然考了72分的糟糕成绩。我决定和小凡认真谈一谈。  晚上我和小凡照例一起读书。讨论的时候我突然问:“最近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学习上有困难吗?”  小凡满不在乎地回答:“学习那么简
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拿回家一张“三好学生”奖状。他把奖状往桌上一撂,就到自己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以往儿子得了奖状都很高兴,这次怎么了?吃晚饭时,我故意提起儿子得奖一事。谁知,儿子嘟着嘴说:“有什么可说的!也不是凭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我和先生都觉得蹊跷。儿子说:“爸爸给我们学校拍电视了,学校为感谢爸爸才给我的‘三好学生’,有什么稀罕的!”听了这话,先生急忙解释:“儿子,你不经调查就乱说,可不
我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兄妹7人。在我们小区,父母的教子有方、兄妹的能干孝顺、家庭的团结和睦有目共睹。我常常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而自豪!  父亲兄弟两个,他们亲密无间,是村里数得着的孝顺儿子。父亲参加工作后,每月定期给奶奶生活费,即使“文革”期间,父亲挨批挨整,也从没间断过。伯父、父亲先奶奶病逝后,年近七旬的母亲就带着我们兄妹和堂哥堂姐照料奶奶的饮食起居,让她尽享天伦之乐,直到97岁才驾鹤西去。 
2020年高考,赵稞、赵棣这对双胞胎分别取得687和685的高分,一个进了清华,一个去了北大。这对生于大山深处的兄弟,是如何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  “我觉得即使不能辅导孩子,陪伴也很重要。因为有我在旁边,他们感觉心里有底,还能促使他们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我们家在大山深处,打开门就是山,走几十里路还是山。”赵稞和赵棣的父亲赵忠其介绍说,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在外面找工作很难,他意识到读书对
女儿爱挑刺,一旦考试成绩不好就挑老师的刺  女儿橙月小时候体质差,三天两头生病,为此我有些惯她,让她养成了爱挑刺的毛病。  上初中后,她的这个毛病也没改,一旦考试成绩不好就挑老师的刺:这个老师上课没意思,那个老师讲课听不懂。我多责备她几句,她就不耐烦。看她干干净净的教辅资料,我一再跟她强调学习要勤学好问多练,但收效甚微。  就这样三年过去,女儿的学习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到了高中,她选择外国语学校的
由于疫情的影响,多国儿童青少年处于在家隔离、无法返校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定程度上属于社会隔离。日前,英国巴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提醒大众,在社会隔离结束很长一段时间内,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可能会升高,社区、医院应为未来心理服务需求的激增做好准备。  研究者对此前60多項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这些研究涉及4~21岁儿童、青少年的隔离、孤独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受到隔
现代家庭中,多是“慈母严父”类型,母亲主要负责照料日常生活,父亲是家庭规则的制订者,对孩子的管教相对严格。我曾跟几个高中男孩交流过,有的说爸爸是“书本教育”——“稍有差池,就顺手抓起一本书打人”;有的说爸爸是“腿脚教育”——“一言不合就踹我一脚”……孩子们看似在用幽默化解成长中的痛苦,实际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太过严厉,对孩子成长很不利,不是用幽默能化解的。  父亲太严厉,孩子容易软弱。严父面前,孩
作为中核集团“青年英才计划”及“启明星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楷模,陈月峰说,心动立即行动是他制胜的法宝。而他妈妈则说——  心动立即行动:拿下焊接基本功  1990年8月出生的陈月峰,从小妈妈就培养他:心动立即行动。  小月峰5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看到一个小哥哥骑着自行车从他面前一闪而过,非常羡慕,便对妈妈说也想骑自行车。  陈妈妈蹲下来,看着儿子说:“好,儿子,走,咱们现在就去买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