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配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片1日3次,每次1/2片,温水或加入牛奶中口服。结果 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治疗黄疸,消退的时间为4±1.5天,对照组5±2.5天,P<0.05。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辅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良好的效果,黄疸消退的平均时间缩短。
  【关键词】双歧杆菌;高胆红素血症
  【中图分类号】R6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30-02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多由于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可引起新生儿肝功能损害、胆红素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故需要尽早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疗效较好但所需时间较长。我科自2002年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辅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为我院2009年7月~2010年5月的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62例(除去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如溶血、感染、先天性胆道畸形、甲状腺功能低下、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极低体重儿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中女38例,男24例,体重为2500~4100g,母乳喂养的45例,人工喂养17例,平均黄疸出现时间为3~8天,入院病例测血清胆红素均超过255μmol/L。
  1.2 治疗方法:将全部住院病人随机分组,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组是在出生后第2天给予口服鲁米那、静脉点滴白蛋白、蓝光照射等。治疗组采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片口服1日3次,每次1/2片,温水或加入牛奶中口服,连续5~7天。
  1.3 疗效观察:显效:3天皮肤、巩膜黄染消退,血清胆红素≤85μmol/L;有效:4天皮肤、巩膜黄染消退,血清胆红素102~136μmol/L;无效:5天皮肤、巩膜黄染消退,血清胆红素≥204μmol/L。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是一种以长双歧杆菌为主,配有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促菌因子、低聚糖、脱脂奶粉等制成的双歧三联活菌制剂, 每片0.5g,每克含活菌1亿个。其主要成分双歧杆菌具有繁殖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迅速适应环境等特点。口服后能迅速补充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改变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形成和重建正常的肠道菌群,合成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 1 、B 2 、K 1 、叶酸等)及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还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2]。使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后双歧杆菌可通过其细胞壁上的磷壁酸和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结合,与其他厌氧性细菌一起共同定居在肠粘膜,形成一个具有保护性的生物屏障,既可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吸收,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使血中的胆红素含量减少。部分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后,在pH偏碱下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下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再参与肠肝循环,另一部分在回肠末端经肠道菌群的作用脱去葡萄糖醛酸再逐步还原为无色的尿胆原,继而在肠道下段与空气接触被氧化形成尿胆原或粪胆原,大部分从肠道排除。新生儿的肠道特点是细菌量较少,缺乏正常菌群使结合胆红素转变成尿胆原或粪胆原,而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可在短时间内建立正常肠道菌群,通过产生乳酸和醋酸等降低肠道的pH值,呈酸性,从而降低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阻止直接胆红素分解为间接胆红素,减少肠肝循环[3]。双歧杆菌还可以通过产酸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从而增加胆红素的排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的上述作用,有助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消退的时间缩短,且由于无毒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承文.新生儿黄疸.儿科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65~172
  [2] 李丽.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和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8:24~25[3] 夏朝霞.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临床应用与研究.内蒙古医学杂志,1997,4:44~45
  作者单位:450053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低减(IGT)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26例IFG和IGT患者的随访,监测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耐糖试验(OGTT)2小时血糖,了解糖尿病发病情况。结果:IGT和IFG与糖尿病的发病有显著的相关性,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IGT和IFG是非糖尿病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是糖尿病的危险标志,应作为一级预防对象。  【关键词】 糖尿
期刊
严重感染和败血症在NICU占有较高比例,是新生儿死亡最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故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有效的治疗极为困难。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感染性实验室指标如c一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一6(IL一6)虽然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但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高。因此需要有其它能早起反映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以期能早期诊断,给予更特异性的治疗。tl Assico
期刊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随着血、尿HCG定量测定和B超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国内外对异位妊娠的治疗要求也从抢救休克变为保留输卵管功能。但仍有一部分孕妇既不能被肯定为宫内早孕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此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孕4~6周,有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妊娠盲区”,也称为早早孕阶段。对早早孕阶段的正确处理,对孕妇、胚胎的预后都至关重要。未及时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乳腺癌手术患者90例,其中在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 65例(保留组),切除肋间臂神经25例(切除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的皮肤感觉、清扫淋巴结数目、复发率、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保留组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为12.3%(8/65),而切除组80.0%(20/25
期刊
【关键词】双层螺旋CT机;重建参数  【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39-02    GE ProSpeed 双层螺旋CT系列是美国GE公司历经10余年研制成功的具有历史性突破的多层螺旋CT技术,是2002年最新推出的高档双层面螺旋CT机,它硬件配置是高档的双排矩阵式探测器,常规扫描一次曝光即获得2幅图像,功能方面继承和发展GE公司多层C
期刊
【摘要】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阐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方法,以供同仁商榷。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重塑;治疗;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38-02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最终的归宿,死亡率高[1]。近年来人们发现神经内分泌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是心力
期刊
丙型肝炎对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它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以前认为丙型肝炎病毒多与输血相关,是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现已知它是使社区公众患病毒性肝炎的一个重要原因。最高侵染率可达60%~90%,主要发现在直接、反复地经皮肤感染的人群中,如血友病
期刊
桡骨远端骨折是四肢常见的骨创伤,发生率2‰,占急症骨折近1/6,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预后往往因为复位不良及复位后的轴向再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出现外观畸形、握力减弱、疼痛、功能受限。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重点在于早期良好复位及有效固定。我院从2005年3月~2010年1月使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与吸入氨溴索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儿科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片5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片5mg,每晚1次;氨溴索注射液30 mg雾化吸入,1日2次;6个月为一疗程。记录急性发作时喘息时间,每月急性发作次数及使用天数。结果:治疗组近期控制、显效、有效及总有效
期刊
【摘要】 脑出血也称脑溢血。顾名思义,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即为脑出血。该病是出血性中风中最常见者。脑出血后,血液在脑内形成凝血块,称为脑血肿。由于脑血肿的占位及压迫,影响脑血液循环而产生顿压增高和脑水肿,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及偏瘫等共性症状。但因出血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并非都是一样。脑出血是临床急症,死亡率、致残率高,预后差。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脑出血继续出血、再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