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备受关注,虽然《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为驰名商标提供了国际统一的保护标准,但是世界各国及地区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不仅对该制度的具体内容有所争议,就连对该制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也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更是薄弱。本文借鉴国外对驰名商标反谈化保护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相关规定,提出了一些关于完善我国反淡化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驰名商标 淡化 反淡化保护
  驰名商标淡化,是指减损、削弱驰名商标识别性和显著性的行为,而不管驰名商标所有人和使用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或者存在混淆或误解的可能性。淡化一旦发生,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将大为弱化甚至不复存在,其识别性也深受影响,不能发挥区分商品、彰显商誉的功能,驰名商标的价值就会受到严重削弱。淡化是一种特殊的驰名商标侵权行为,如不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将严重影响驰名商标权利人和消费者及相关公众的利益。
  一、我国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现状
  1、缺乏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侵权性质的认定
  在我国目前的商标法规定的侵权行为中,未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是否属于商标侵权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商标法第52条第5项提出的“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规定既没有规定商标淡化的构成条件,也没有规定其法律后果。由于立法的缺失,各地各级法院在受理、审理此类案件时,无法统一法律依据,评判理由和结果差距很大。这必然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司法实践中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法律评判后果上的混乱。在驰名商标权利人同时提起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诉讼时,法院的判决让人很难判定法院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性质界定。
  2、缺乏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认定标准的规定
  我国目前的立法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认定标准的界定,只在《商标法》第13条第二款有所体现,该条规定:就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该条非常模糊地表明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构成要件,即:(1)行为人实施淡化行为的对象是已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2)行为人实施了将驰名商标复制、模仿、翻译用于自己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的注册行为或使用行为。驰名商标淡化的形式被限制在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3)行为造成的损害是导致驰名商标弱化,使公众产生混淆,使驰名商标显著性功能暗化或者丧失。没有进一步阐明损害的标准和举证责任。(4)没有列举驰名商标淡化的例外情况。这样一种模糊的规定,使得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认定没有非常具有指导性的法律规范,很容易使得淡化理论成为驰名商标权利人的扩张自己权利的如意金箍棒,出现商标霸权。
  3、缺乏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人法律责任承担的规定
  我国目前的立法中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法律责任的承担,只体现为商标注册管理机关有权依据驰名商标所有人申请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人不予注册或撤销注册,并有权禁止淡化行为人继续使用他人驰名商标的规定。上述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处理措施并非是法律责任承担的明确、完整的规定,承担责任的方式只停留在“禁止”、“撤销”效力层面,未涉及对被侵权人的民事补偿或赔偿层面。如此模糊的责任承担方式使得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人的侵权行为得不到强有力的法律制裁。
  二、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措施
  1、完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相关立法
  随着商标作用的扩展,新问题的产生而应运而生。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完善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由于我国反淡化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都相当薄弱,所以制定专门的反淡化保护法律法规的条件还不成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有关反淡化的内容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
  2、明确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商标淡化行为的危害因具有非显而易见性而易被人忽视,但是一旦商标被淡化,往往难以恢复原状。因此,为禁止该行为,法律必须明确其法律后果,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到刑事责任。做到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灵活适用,而不能仅仅赔偿了事。同时在采用赔偿损失这种方式时,应当将商誉损害列入赔偿的范围。对造成了严重后果并且仅靠消除影响等方式不足以弥补权利人的商誉损害的,应当将商誉损害纳入赔偿的范围。
  三、结语
  近年来国外抢注我国著名商标、老字号的案件已不再是罕有的新闻。外国经营者某些不当注册甚至是恶意注册对我国驰名商标的淡化冲击恐怕也已临近,甚至可能已然发生,2001年修改后的《商标法》商标淡化的条款在学界仍有争论。面对商业场上愈加激烈的竞争,商标战战略日益发挥其功效。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世界市场上能够有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并不多。除了企业自身的战略选择,国家应成为其坚实的后盾。为了让我国的驰名商标有一个更好的生存、发展的环境,为了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完善相关立法、执法、司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1999-09-30(12).
  [2]L.Bently and B.Sherman,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邓宏光.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制定与修正[J].电子知识产权,2007(5).
  [4]梁建华.商标法实例说[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5]于金葵.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立法缺失[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5.
  [6]杜颖.商标淡化理论及其应用[J].法学研究,2007(6).
  [7]李友根.“淡化理论”在商标案件裁判中的影响分析——对100份驰名商标判决书的整理与研究 [J].
其他文献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浙江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结合省情,持续大胆探索创新,精心打造“最多跑一次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因此,信息技术更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现代化急需的优质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发展的机制体制,强调要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方法模式.互联网的使用可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优化传统教育
【摘 要】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语文教学新模式。本文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对现代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课程结构 现代理论 灵活教学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与旧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大纲所列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单一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课,从词句分析到层段分析,从中心分析到写作特点分析,最后导致
自开展“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实践中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以来,海南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
期刊
接到“某宣”电话两次转账数万元rn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早上,24岁的女生小陈接到一名自称阿里巴巴职员的男子电话,说她的支付宝账户出现问题,要求她转账1.4万元人民币至指定
摘 要 本文尝试对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监督制度建设,加强预防与惩治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打造检察人员“不敢腐、不想腐、不愿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关键词 反腐倡廉建设 作风建设 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从失误中总结经验rn对于每一个刚刚开始执飞的新空乘人员来说,在最初数月的工作中,总是避免不了紧张,无论他们多么小心,也总会多多少少遇到些因经验不足而带来的失误,杨颜怡
期刊
督查督办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对于各岗位领导干部与员工具体执行力的有效监督,使上级部门发布的决策与精神得到良好的下达、落实,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