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组与合思维概述
1、何为组与合思维
组与合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组合联接。组与合思维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组与合关系,是保持原有图形基本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形与形、形与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组合的一种非常态思维表现形式。通过对图形的组合使原有图形在形态上、意义上发生积极有效的变化,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意方法,在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2、平面设计中的组与合思维
组与合思维的核心作用就是以形达意和以意生形,它是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十分重要的设计手段。它是通过对形与意之间的组合,使事物之间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概念,是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对事物的外形、含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相近、相远或相反的契合点,它可以是多源的辐射点。如:提到快餐就想到肯德基,提到法国就想到浪漫与美酒,提到可口可乐就想到红色的飘带图案。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张冠李戴,使原有事物在意义上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变化,是创造新造型、新意义和新观点的重要方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突破惯性思维,建立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更是拓宽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组与合思维的艺术特征
平面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视觉元素的表现传递设计者的思想与情感,而对组与合思维的学习与掌握是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组与合思维的培养,是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重要内容之一,在复杂的事物背后发现发展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联系,通过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事物本质的东西进行逻辑上的关联和契合,把本来看似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拓宽平面设计表现方法使学生在组与合的思维训练中掌握这一科学的方法并能指导实践。组与合的结果必然会促使原有图形在表现语言上呈现出更多的新形式和新内涵,为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找到新的途径从而拓宽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新领域。为了更好的掌握和学习这一方法并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到实践设计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组与合思维的切入点,更好的挖掘其艺术形式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注入全新的内涵。
1、同质的元素的组与合,运用单一元素的重复组合表现画面,通过单一元素的重复达到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目的。如在尼桑汽车的系列平面广告中,画面运用多个单一元素——尼桑汽车,组合成全新的视觉元素手表与鞋的造型,一个代表时间,一个代表代步工具。通过单一元素的重复组合创造出的两个全新的图形,它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表与鞋,而是带有尼桑汽车功能和利益的全新元素,通过单一元素的重复组合,与消费者在概念上建立一个信息,尼桑汽车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准时与轻松代步的全新内涵,这种全新内涵的产生是组与合所达成的。单一元素的组合是对原有元素的一次重新的整合与联接,是对旧元素在外形上、结构上、意义上和内涵上进行的有目的、有深度、有内涵的重新契合与构建。通过对单一元素的重新组合,创造出全新的视觉语言形象,不仅在形式上更加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同时也为平面设计语言在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上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是拓展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方法之一。
2、异质元素的组与合,运用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或内涵进行关联提出新的设想。不同元素的组合不是简单外形上的拼凑,它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通过思维发散探求新思路、新手段的创造性活动,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平面设计师莱西·德文斯基的《种族主义》海报中,白色的脚底出现了黑色的人脸,此平面作品不仅是形与形的重组与运用,更是寓意上种族歧视主题的深刻阐释。作者正是通过运用不同元素间的组与合,将脚与脸之间构建起了一种全新的意义,被踏到白色脚下的黑色人脸正是作品所要积聚而传释出发人深省的主题——种族主义,通过组与合创作出作者与观者之间具有心灵震撼的全新的视觉语言。它是从单一到全面的思维扩充与联接,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表达提出新的设想与可能。
3、非常态的组与合,是通过打破常规思维,不按照一定的规律、秩序、方法或常态等形式,从图形的内涵出发,把一种元素或几种元素进行组合的异常表现形式,它是对已有概念进行重新定义的一种非常态组合。在创造性思维中,它是一种最具创新性的表现形式,非常态的组与合通过积极的联想、发散与聚合,使普通的事物通过组与合达到了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如在由日本电·扬(Dentsu Youg& Rubicam)创作的《VOLVO安全别针》中,作品通过“安全别针”与“汽车”轮廓进行了全新的非常态组与合,表现出一只弯曲成汽车轮廓的安全别针,它构图简洁,视觉冲击力强。画面右下角的“VOLVO”标志下方又配有一句点题广告语“一辆你可以信赖的车”,直观的形象给消费者留下了强有力的视觉印象,同时也启发了消费者的无限想象,使原有的“安全别针”在意义上和内涵上发生了积极有效的变化,从而传播出这种车是最安全可靠的轿车的信息。这则广告推出后,受到了公众的喜爱。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组与合思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意表现方法,在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践价值,通过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设计创作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与合并不是简单的图形堆砌,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想法的积极创造,它作为设计理念的载体,通过挑选、组合、再生、转换这些元素,汇集成为表达设计师思想的视觉语言,成为与观者建立沟通的新载体。组与合思维通过将这两者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进行组合,其实是想表达整体所不具备单个事物的新质,是一种大胆的思维创新与突破。通过巧妙的组与合达到设计语言的准确传达,与观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拉近观者与作品之间情感。在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的今天,在许多平面设计作品中,无不透露出组与合的影子,作为平面设计教学工作者传授和发展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掌握和解读其表现形式对于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好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熟练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有效运用组与合思维将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拓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它是学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有效教学的手段。
1、何为组与合思维
组与合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组合联接。组与合思维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组与合关系,是保持原有图形基本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形与形、形与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组合的一种非常态思维表现形式。通过对图形的组合使原有图形在形态上、意义上发生积极有效的变化,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意方法,在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2、平面设计中的组与合思维
组与合思维的核心作用就是以形达意和以意生形,它是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十分重要的设计手段。它是通过对形与意之间的组合,使事物之间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概念,是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对事物的外形、含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相近、相远或相反的契合点,它可以是多源的辐射点。如:提到快餐就想到肯德基,提到法国就想到浪漫与美酒,提到可口可乐就想到红色的飘带图案。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张冠李戴,使原有事物在意义上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变化,是创造新造型、新意义和新观点的重要方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突破惯性思维,建立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更是拓宽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组与合思维的艺术特征
平面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视觉元素的表现传递设计者的思想与情感,而对组与合思维的学习与掌握是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组与合思维的培养,是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重要内容之一,在复杂的事物背后发现发展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联系,通过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事物本质的东西进行逻辑上的关联和契合,把本来看似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拓宽平面设计表现方法使学生在组与合的思维训练中掌握这一科学的方法并能指导实践。组与合的结果必然会促使原有图形在表现语言上呈现出更多的新形式和新内涵,为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找到新的途径从而拓宽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新领域。为了更好的掌握和学习这一方法并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到实践设计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组与合思维的切入点,更好的挖掘其艺术形式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注入全新的内涵。
1、同质的元素的组与合,运用单一元素的重复组合表现画面,通过单一元素的重复达到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目的。如在尼桑汽车的系列平面广告中,画面运用多个单一元素——尼桑汽车,组合成全新的视觉元素手表与鞋的造型,一个代表时间,一个代表代步工具。通过单一元素的重复组合创造出的两个全新的图形,它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表与鞋,而是带有尼桑汽车功能和利益的全新元素,通过单一元素的重复组合,与消费者在概念上建立一个信息,尼桑汽车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准时与轻松代步的全新内涵,这种全新内涵的产生是组与合所达成的。单一元素的组合是对原有元素的一次重新的整合与联接,是对旧元素在外形上、结构上、意义上和内涵上进行的有目的、有深度、有内涵的重新契合与构建。通过对单一元素的重新组合,创造出全新的视觉语言形象,不仅在形式上更加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同时也为平面设计语言在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上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是拓展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方法之一。
2、异质元素的组与合,运用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或内涵进行关联提出新的设想。不同元素的组合不是简单外形上的拼凑,它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通过思维发散探求新思路、新手段的创造性活动,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平面设计师莱西·德文斯基的《种族主义》海报中,白色的脚底出现了黑色的人脸,此平面作品不仅是形与形的重组与运用,更是寓意上种族歧视主题的深刻阐释。作者正是通过运用不同元素间的组与合,将脚与脸之间构建起了一种全新的意义,被踏到白色脚下的黑色人脸正是作品所要积聚而传释出发人深省的主题——种族主义,通过组与合创作出作者与观者之间具有心灵震撼的全新的视觉语言。它是从单一到全面的思维扩充与联接,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表达提出新的设想与可能。
3、非常态的组与合,是通过打破常规思维,不按照一定的规律、秩序、方法或常态等形式,从图形的内涵出发,把一种元素或几种元素进行组合的异常表现形式,它是对已有概念进行重新定义的一种非常态组合。在创造性思维中,它是一种最具创新性的表现形式,非常态的组与合通过积极的联想、发散与聚合,使普通的事物通过组与合达到了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如在由日本电·扬(Dentsu Youg& Rubicam)创作的《VOLVO安全别针》中,作品通过“安全别针”与“汽车”轮廓进行了全新的非常态组与合,表现出一只弯曲成汽车轮廓的安全别针,它构图简洁,视觉冲击力强。画面右下角的“VOLVO”标志下方又配有一句点题广告语“一辆你可以信赖的车”,直观的形象给消费者留下了强有力的视觉印象,同时也启发了消费者的无限想象,使原有的“安全别针”在意义上和内涵上发生了积极有效的变化,从而传播出这种车是最安全可靠的轿车的信息。这则广告推出后,受到了公众的喜爱。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组与合思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意表现方法,在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践价值,通过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设计创作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与合并不是简单的图形堆砌,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想法的积极创造,它作为设计理念的载体,通过挑选、组合、再生、转换这些元素,汇集成为表达设计师思想的视觉语言,成为与观者建立沟通的新载体。组与合思维通过将这两者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进行组合,其实是想表达整体所不具备单个事物的新质,是一种大胆的思维创新与突破。通过巧妙的组与合达到设计语言的准确传达,与观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拉近观者与作品之间情感。在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的今天,在许多平面设计作品中,无不透露出组与合的影子,作为平面设计教学工作者传授和发展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掌握和解读其表现形式对于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好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熟练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有效运用组与合思维将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拓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它是学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有效教学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