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化学生活情境化教学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donal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科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基于学科特点和高中化学学科标准,明确化学科的功能定位,确定考查化学观念、思维方法、实践探究、态度责任4项学科素养。素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学科理论,对于抽象难理解的学科理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而实现这种转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熟悉的生活场景融入到化学教学工作当中,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同时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  生活情景化教学  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2020年1月7日,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評价体系》。标志着新高考内容改革的真实落地。 从单纯考试到立德树人,从知识能力到综合考查。这就要求一线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传统学科理论知识融入新的情景中,增强其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多情景当中,学生最熟悉的是生活情境,让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化学生活情境的创设
  (1)日常生活情境。化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生活问题的再现情景中测量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水平,是未来化学学科考试内容创新的重要方向。具体来说,主要是通过描述高中生常见的四类生活情境,如食物营养、合成药物、常见材料和能量转化设备。通过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再现,考查考生在新的环境下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学科能力的践行程度。
  (2)实验探究情境。实验能力是化学学科需要掌握的最具特色的学科能力。在实验中寻求思维创新和能力提升,成为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通过试验情境构建,重现学生化学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在高中阶段进行实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操作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研究打基础;二是研究型实验,可以提高学生认识物质的水平,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二、让生活走进课堂
  1)选取生活化的素材。高中化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很多概念和定理比较抽象,高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选取生活化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给学生看一些生锈的钉子,让学生根据这些生锈的钉子再结合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解释。同样也可以播放一些金属腐蚀的图片,让学生对金属腐蚀有直观的了解。这些例子和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很多学生都有很直接的经验。在这一点上教师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找出相应的问题,如金属腐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金属腐蚀?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将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索金属腐蚀的具体问题,以便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来应对金属腐蚀,并不断培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进行生活化实验。化学是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门学科,也是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重视实验,从实验中学习,观察和分析实验的原理。高中化学课程适当的引入生活化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去进行实验操作。
  C片剂、③榨汁机、④500 mL烧杯。实验过程如下:用榨汁机把青苹果榨成苹果汁,苹果汁开始呈浅绿色,十分钟以后苹果汁变黄。此时,维生素C片被磨成粉末,放入苹果汁中,苹果汁就能迅速从深色变成淡绿色。这个实验很直观,容易观察,也很容易操作。这个实验适合于氧化还原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现象,利用化学知识来揭示或验证生活化的现象,体验化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3)将生活现象与化学结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在重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的时候,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思考。除了教学资源外,教师还可以使用更多的生活资源,使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生活现象和常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原理。
  例如,枣糕模型用来解释原子的形态,洋葱被用作核外电子排列的模型。在学习一些化学物质的时候,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另一个例子,硫酸铝也被称为明矾,在生活中常用做油条的添加剂,可作为一种膨化剂,这种东西在生活中必须把握量,不过量,否则对健康有害。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有很多的条件,过多的添加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将生活现象与化学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巩固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教师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经验联系起来。将教学方式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化学,产生学习兴趣。能够增强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学生认识深度与广度的拓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年1月7日,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
   [2]沈益波,何通海,周东.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教?W中“生活化”策略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1(3):58-59.
   [3]唐丽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5(55):143.
   作者简介:张曦,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一中。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最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语言又是作文中最大的亮点,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作文的语言表现力,重点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提升学生的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表现力 有效方法 诗意  语言表现力是高考作文中体现文章档次的重要评价依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规定“有文采”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传统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拓展的一种创新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批注意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批注难以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文本阅读与批注方法不能有机融合,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平平。因而,在小学阶段,需要教师形成批注方法体系,课堂上融会贯通,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喜欢批注式阅读,进而提升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批注式閱读
期刊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而,地理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促成完整的人的生成与成长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  威海市的“生命化”课堂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多年,老师们对"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策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于我们课堂教学
期刊
复习课与新授课相比会显得枯燥乏味。在海曙区课堂节活动上我有幸听了陈波老师的一节九年级的历史复习课《歌声中的历史》,在复习课中适当引入音乐作品,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获得了有关的历史考点知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导入引用,激发学习兴趣  在《歌声中的历史》这一课中,课前陈老师播放了一首《撸起袖子加油干》。师:同学们,大家听了一首歌曲《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会让大家想起最近我
期刊
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一方面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绿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突出绿色植物和人在生物圈的生命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学生探究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新教材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多种方式向学生
期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其实,在很多事情上,我也有着与李商隐同样模糊的感受,特别是对教育事业,对我的每一位学生的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爱。  首先,对学生,我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懂得,对学生要有火一样的热情与父母般的亲情。古语有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应该时常把微笑送给孩子,把鼓励、赞赏通过作业批语传达给孩子,把关爱赠送给孩
期刊
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积累有关活动情况的经验和感受(如成功、失败),从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评价。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活泼、开朗、自主、自信等良好个性的发展。那么,教师在活动实践中应注重目标的制定、环境的创设、活动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指导等。这样,区域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才能真正成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的游戏。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站在语篇的高度解读教材,融合语篇意识确定教学目标,结合语篇的整体性及情境的真实性设计教学流程,实现从文字阅读到形象阅读,从理解性阅读到应用型阅读的转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篇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提高人文素养。践行语篇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等职业化学教学也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中职化学课程改革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指导,通过化学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改中,该如何合理的结合起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新的教学策略,是每个中职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新课题。本文基于现有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究,以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  课堂创新  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
期刊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英语教师,回首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有喜有忧,有笑也有泪,更充满着爱与责任,我深知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学生也是五花八门,后进生,问题生,家庭困难生,还有特殊情况生。如何让班里的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是我一直在思考和不断实践的问题。  今年在我教的学生中,就有一个特殊情况生。他是一个男孩,个子挺高,长得也挺帅,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是他和大多数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