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初中化学绪言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级化学做为一门新接触的学科,学生会有点困惑,本文就教师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化学的一些学习方法。给学生透彻的加以分析并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者充当好领路人。
  [关键词]化学绪言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00
  初中阶段时学生青春期发育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实施新教学理念教育改革过程中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配角”,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入门的领路者。对初中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在接触化学这门课程以前也知道化学。但没有系统的认识。对于“什么是化学”这个问题还很模糊,我们如果开门见山的讲“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势必乏味,会使学生有厌学情绪。本文将从笔者多年的教学中,就如何应对在化学课堂中学生探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开发应用做一些肤浅的探讨。初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浅谈一点认识。
  一、了解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首先问一问学生,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干什么的。预习过的同学会照本宣科,化学云云等等。没有预习过的同学则一片茫然。有一点模糊的认识但无从入手,不知如何回答。我告诉学生一个故事,我曾与一些没读过多少书的老人们交谈过,老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当老师的,老人们又问教算术还是讲语文啊?我回答,我是初中的一名化学老师。老人们笑盈盈的说,哦,是塑料啊。学生们开始笑,我告诉学生在那些老人们的思想概念里,化学就是塑料啊。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学生会意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引入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介绍化学与生活。
  二、通过实验建立学生对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认识
  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1)魔棒点灯选用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放放氧气的特点点酒精灯。提前安排放两个烧杯,第一个放水,第二个放浓硫酸。事先将高锰酸钾放在酒精灯灯芯上,在实验前问学生,我要用这支玻璃棒(第一个烧杯中取出)点燃酒精灯,会不会成功?一部分同学说会,一部分说不会。请说“会”的同学上来试试。有大胆的同学来尝试,但终究失败,惹的同学们哈哈大笑。从同学手中接过玻璃棒,放进烧杯中(第二个烧杯)然后做手势请同学回到座位上,重新请同学来看我变“戏法”。果然成功。激起学生对化学的极大兴趣——原来化学是这么的神奇啊!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学们不能点燃酒精灯而老师可以做到。心细的同学会说出烧杯的不同,但不敢确定。强调那个烧杯中取出的玻璃棒后又放入到哪个烧杯中了,让学生初尝化学实验的精彩的同时,培养学生意识到仔细认真观察是化学实验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2)塑料瓶变扁
  实验准备:一个装有空气的塑料瓶,一个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一烧杯水(用氢氧化钠溶液更好)先取出装有空气的塑料瓶,请一位同学上来,自己手中拿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打开瓶盖,分别加入少量,盖上瓶盖。请同学一起摇塑料瓶,和刘谦的魔术一样,奇迹发生了。老师手上的塑料瓶吱吱直响,慢慢变扁了,但同学手中的没有变化。
  通过以上实验的设计以及故弄玄虚的“作秀”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学习化学的兴趣,这节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回过头来讲解这就是化学,
  再大致的说说化学的发展历程,近代化学的做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历史,介绍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这两位科学家在化学中的地位。元素种类和物质种类的关系等等。但这些笔者认为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本节课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已经达到,这些可以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了。最后强调学习化学的方法:首先要仔细进行和观察实验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其次要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第三就是要扎实复习,把当天的内容当天就消化掉,有问题就多思考多请教。最后让准备一些新材料的照片让同学开下眼界。这节课就可以圆满的结束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务必保证实验的一次成功尤为重要,不然“作秀”就会穿帮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经过笔者多年的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经验,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既能达到教学目的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对人对事的情感教育上,还能轻松愉快的和同学们度过第一节化学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认为是一堂成功的化学入门引路课了。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考对物理教学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作者结合命题经验,就2015年高考题,分析命题意图,强调高三物理复习要回归基础、关注教材,走进生活。[关键词] 回归基础 关注教材 走进生活[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0402015年高考已降下帷幕,笔者也抢在第一时间去欣赏了这些物理高考试题,从中直接体验与感受了命题者的思路与意图
[摘 要] 传统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常用重复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这不利于学生有效理解概念。研究表明,概念构建是需要表象作为支撑的,这些表象可以是直接感知后形成的,也可以是想象形成的。本文以平抛运动为例,阐述表象的构建。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概念教学 表象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048  概念是物理教
[摘 要] 物理教材是物理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依据。每一次课程改革,都能极大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人耳目一新,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人教版教科书中依然有几个值得质疑的地方,在此谈谈个人的拙见,与同仁们共商。[关键词] 质疑 估读 吸热能力 平面镜成像 大气压强[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摘 要] 实验是高中化学的核心部分,小组合作是完成实验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合作学习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不二平台。“酸碱中和滴定”作为高中化学中定量分析的重点实验,其中的原理、操作和误差分析都需要深层地探究才能做到理解透彻、运用灵活,合作学习点燃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构建了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关键词] 高中化学 酸碱中和滴定 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
[摘 要] 运用“宏观的现象、微观的分析、符号的表达”化学三重表征观念,分析溶液中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六种硫氰合铁微粒的含量、分析影响此反应进行程度的外界条件,在一课时内综合复习了可逆反应、c-t图、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化学平衡移动、焓变与熵变等多个概念。  [关键词] 化学三重表征 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常常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不能开展,使得“探究性”实验变为“验证性”实验,甚至导致不少教师为了赶时间将课堂的“探究性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者“讲实验”。现行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由于授课时间在冬季,气温较低导致酶活性降低,导致实验耗时长。针对改变温度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对实验进行改进,收到了“耗时短,现象明显”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摘 要]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可让学生从实践中探索多种操作方法,掌握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关键词]
[摘 要]本节复习课首先通过一题多解创建出框架图,梳理知识体系.然后由新定义问题及课本改编问题入手,经过充分变式,夯实学生四基,发展学生四能.复习课教学一定要跳出“题海”挖“题井”,抓住本质促升华,让学生体会到俯瞰大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从而喜欢上复习课.     复习教学的目的是建构知识体系,深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现数学思维与能力的提升.如何在复习中建构知识体系 如何通过复习内化知识,实现数学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时刻都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如果在细节发生的瞬间,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并发现它们的价值,巧妙点拨,适当鼓励,合理引申,便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关注 课堂细节 复习课 启示关注课堂细节,是教师不能忽略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稍纵即逝,当我们无视这些课堂的细节时,便会觉得课堂平淡,教师难以产生激情;学生也会觉
[摘 要]以例题为教学平台,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落实于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基于此,进行一道例题教学及对其引发的效应中三个典型问题进行回顾、反思,并总结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感悟.[关键词]例题 方程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和灵魂,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它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个体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从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