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新芳:帮助他人成长是最大的幸福

来源 :经理人·中国保险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户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知己。能为客户送去保障,帮助到他们是这个职业带给我最大的满足。”穿着干练西装、面带微笑的熊新芳眉飞色舞地说道。熊新芳是平安人寿广东分公司昆仑营业区新芳部部经理,长江新芳五星总监团队创办人之一,入司18年收获了无数的荣誉:2001年广州平安新人保费第一名、连续11年全省开门红保费排名全省前五、全国高峰会英雄、连续18年美国MDRT百万圆桌会员……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印证着自己的努力与坚持。
  敢于相信,勇于进取
  2001年初,熊新芳加盟平安。刚来广州的她人生地不熟,但这个倔强的湖南妹子立志要在这个地方出人头地。
  成大事者往往都敢于相信。“用人不疑,唯才所宜”,同样,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也要坚定自己的选择,“选而不疑”。熊新芳选择眼随自己的感觉与判断,相信保险,相信平安。“对于有想法的年轻人来说,平安是个很好的机会。即使没有名牌大学学位,没有很好的家庭条件,也可以加入平安開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1世纪初,保险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客户对保险的认识还处于懵懂模糊的状态。熊新芳深知做业务的第一步就是认识更多的人,当时的展业方式也很单一,靠的都是挨家挨户的拜访。遭遇拒绝时,内心也难免会感到迷茫,但她坚信只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品质,就一定会有人最终选择她和中国平安。
  “在我的认知中,如果客户愿意了解产品但最终并没有购买,那就是我还有一些方面没做到位,没能让他认识到保险的价值,我要做的是继续努力。”入司的第一年,熊新芳就成为了当年的新人保费王,并入围MDRT。用她的话说:“如果你还在发愁没有客户,只能证明你拜访的人还不够多。”
  直面挑战,坚定前行
  达成MDRT后,熊新芳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她深知想持续入围MDRT,一定离不开高净值客户的支持,她也有意开拓此类型的客户。
  在熊新芳参加的一次企业家大会上,协会会长在演讲中面对当地数百位企业家不客气地提到:“我们协会不欢迎搞推销,特别是做保险的……”熊新芳并没有因此被吓到,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挑战的机会。当天晚宴期间,她找到机会主动向会长敬酒:“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您讲了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内容,我想以后多向您请教学习。但是我就是您说的那个保险推销员,您说这可怎么办呀?”
  会长被这位诚实的姑娘逗乐了,在愉快的交谈中他们互留了电话号码,后来会长一家都成为了熊新芳的忠实客户。这其实是一次冒险的尝试,但熊新芳确信,会长一定不是讨厌保险,他讨厌的是那些急功近利、死缠烂打的人。后来在这个协会里,熊新芳还发展了很多客户,通过这样不断拓展高净值客户,使得她能持续入围MDRT。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眼前的事情上,对于未来的可能性虽有考虑,却并不那么当回事。”对于潜在的危险不自知,常常抱着侥幸的心理,这是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的问题,但往往会被忽略。熊新芳一次又ー次地对客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为了给他们的生活带去一份完善、安心的保障。她清楚记得当初自己是如何劝说一位退伍军人坚持投保的。后来的赔付虽然只有几十万元,却在他意外离世时成了家庭最有力的救命稻草。有了这笔赔付款,他家庭的生活得以过渡,缓一时之困,虽行在风雨中,却依然能看到希望。
  终身学习,终身美丽
  “终身学习,终身美丽”是熊新芳多年来坚信并始终践行的理念。“这是一种我希望保持的状态,也是一种态度。今天讲‘拼搏’,不再只是在业务上拼单量,更是拼学习,唯有拼命学习、保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与公司共进,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熊新芳从来没有停止各种研修班的学习,例如到北京大学读EMBA,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胜任“保险专家”“金融顾问”“生活助手”三个角色。
  学习是最大的暴利,也是平安业务人员享受的最大福利。公司针对各大金融、健康板块的免费培训、学习机会长年不断,加入平安的伙伴得以不断学习并成长,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更好、更全面的服务。
  “除了完善的培训流程及多样的学习机会,还十分感恩公司强大的综合金融平台,让我们可以为客户实现附加值的最大化。”熊新芳说,按照以往的模式,客户只有在理赔、领取养老金时才能切身体会到保险的价值,“但现在,我们还可以通过大金融资产服务与大医疗健康服务两大服务平台为客户创造附加值。”
  “我为影响了很多人的觉醒和改变感到由衷的高兴,为帮助了更多人的成长和成功感到无比的幸福!”熊新芳用行动为自己的言语佐证,18年间帮助了更多的人实现了在职业方向、规划、发展空间上的飞跃。她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遇到中国平安这家伟大的公司,从事着人寿保险这项伟大的事业。 ■
其他文献
“路有多难走,关键看自己攻克困难的决心有多大,努力勤奋,脚踏实地的干工作,结果一定不会辜负你。”谈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和收获,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碑林第三营业区主管狄立华这样表示。正是这份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让他成为了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的优秀代理人,也让更多的客户爱上了平安的服务和品牌。  成为平安人是一种幸运  1979年出生的狄立华,在2019年刚好步入了“四十不惑”的年纪。这些年的经历让这个带
期刊
“我不想这样平凡地度过一生。”这是平安人寿许昌中支钻石九部经理库晓惠在回答为什么要加入平安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言简意赅,直抒胸臆。库晓惠曾在银行工作11年之久,原本可以安稳轻松地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抱着“铁饭碗”的她并不满足于眼前。她厌倦于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每天机械化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工作,发展空间更是无从谈起。  时势造英雄,成功者往往善于把握机会。恰巧2004年平安人寿许昌中支在
期刊
在不久前的西区高手会上,来自宁夏分公司的赵爱凤以2019年1月至9月241件保单的数量,一举赢得西区高手件数王第一名。在荣誉的舞台上,有人问赵爱凤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赵爱凤说,勤奋、好学、科技和专业。  几年前,赵爱凤因为家庭原因,从宁夏省灵武市搬家到银川市,之前许多客户无法继续经营,一切要从“零”开始,她开始思索如何在销售业绩上寻找到突破口。  拓客借力金管家  传统的陌拜效率低,投入大。2018
期刊
24年坚守在保险行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1995年从青海大学毕业的蒲英年,因一则报纸招聘广告与平安保险结缘,从此踏上了保险销售之路。一路走来,她经历了“保险拓荒”年代的辛劳与坚持;体会过家人不理解、不支持的无奈与彷徨;感受过父亲因其从事保险销售,4年没和她说过一句话的心酸。回首来路,她说是责任、是信任,让她坚定地在保险销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从1995年售出第1份保单到2019年的第1267份保
期刊
2011年,任义放弃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加盟平安人寿,在平安人寿洛阳中支以优异表现入选平安人寿“种子计划”。历经成长磨砺,她这颗“种子”在平安人寿的土壤里生枝发芽,从一名普通业务员成长为业绩优秀的部经理。  然而,梦想之路难免坎坷不平。2019年5月,任义不幸罹患乳腺癌。面对疾病的折磨,她没有放弃,依然坚守岗位,继续努力为自己喜爱的保险事业献身。她坚韧的品格和顽强的精神,也带领和鼓舞团队在激烈的保
期刊
“幸福不是惊天动地、敲锣打鼓而来,它是一些细小而温暖的感受,是朴素的瞬间,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这是平安人寿黑龙江分公司资深业务总监马光波真切而又实在的感受。谈起自己的保险事业和公益人生时,马光波永远都是那么沉稳、睿智、豁达,他坦陈这一切源于工作中升华出来的大爱,这让他的每一步、每一程,都犹如白云在天空里,树叶在阳光中,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真诚服务,打造精英团队  18年前,马光波和大多数人一
期刊
张洪艳,是大家眼中典型的80后,她自小家庭环境优渥,只用按照父母的规划,上学、毕业、结婚、生子,人生轨迹就在中规中距中行进,每个阶段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在做了5年全职妈妈后,看到身边同龄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打拼,她开始怀疑,难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难道自己的存在价值只体现在家庭?她内心深藏的创业梦想再次沸腾,渴望寻找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舞台。  改变,拼出不一样的人生  年轻就是资本。选择
期刊
她,曾是鞋服丽人,时尚行业辗转8年“起起落落”;她,转战教育行业,用旋风速度书写了“销售奇迹”;她,加盟中国平安,一路高歌猛进铸就“职场标杆”;她,精心培育人才,三年时间打造温州“冠军团队”。她就是平安人寿温州分公司优才团队长宋赛玲。  炼出六字营销真经  自2005年进入服装行业,宋赛玲在鞋服行业整整服务了8年。凭借真诚、专业、热情,她在厂家与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业绩向来名列前茅。20
期刊
“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平安?”这个问题,曹慕瑾曾经回答过无数遍。  在旁人的眼里她硬件过硬、软件够软,拥有银行世家和金融科班教育背景,30岁出头就已坐上银行行长班椅。顶着年轻女行长的光环,享受着众人眼里的优越感,理应稳稳搂紧这个铁饭碗,然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按部就班的工作效率、制式而僵化的工作流程早已让她对工作失去激情和期盼。职业的天花板她迫不及待欲一举打破,有着强烈的改变欲望。 
期刊
宝剑锋从磨砺出,加盟平安至今,任全英2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夺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业绩冠军;梅花香自苦寒来,她从一名国企的下岗文秘,转型为丹东寿险界的传说:保单数量年均100件,理赔金额总计115.22万元,客户总保障高达28740.7万元。  努力与坚持  1999年的夏天,辽宁丹东一个叫做大孤山的小镇被国企改制潮撕开了平静的表象。原本在国企捧着铁饭碗的任全英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就这么下岗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