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晓惠:用心服务,诚信经营

来源 :经理人·中国保险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j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想这样平凡地度过一生。”这是平安人寿许昌中支钻石九部经理库晓惠在回答为什么要加入平安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言简意赅,直抒胸臆。库晓惠曾在银行工作11年之久,原本可以安稳轻松地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抱着“铁饭碗”的她并不满足于眼前。她厌倦于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每天机械化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工作,发展空间更是无从谈起。
  时势造英雄,成功者往往善于把握机会。恰巧2004年平安人寿许昌中支在当地筹备成立,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考察,又经过深刻的思想斗争,库晓惠毅然决定辞掉银行的工作,加盟平安。当时领导和同事们的专业和热情仿佛让库晓惠看到了从前那个朝气蓬勃的自己,她深深的爱上了这里,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平安人。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库晓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练,说话办事丝毫不见拖泥带水。很难想象这样一位优雅的女士背后有着一连串辉煌的个人成绩:她是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南部首位百钻,多年来一直排名豫南个人业绩第一名,连续多年持续入围IQA及总部高峰会。
  库晓惠始终秉承“用心服务,诚信经营”的理念。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能够14年来持之以恒坚守,这也许就是她成功的秘诀。
  “遇到过的困难太多啦,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回顾最初打拼的时光,库晓惠笑得云淡风轻。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纵使有十几年的银行从业经历,库晓惠在平安的起步也充满坎坷,虽然今天看似轻松地谈着过往的那些琐碎,但是事业发展中的那些磨砺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作为一个城市姑娘,一毕业就进入了银行,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刚来到平安的时候,库晓惠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闺蜜,觉得说服闺蜜在自己这里买一单保险轻而易举,于是信心满满地约她见面。交流过程中闺蜜的一句话让库晓惠终生难忘,她说如果你缺钱了,我可以帮助你,哪怕给你都行,但是我不会买保险,因为保险都是骗人的。这件事让库晓惠整夜未眠,也对自己的事业转型产生了迷茫。还好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库晓惠逐渐厘清了思路,认识到保险的意义,也慢慢理解了老百姓产生误解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痛点,库晓惠逐一梳理,并各个击破,不仅收获了很多客户的信赖,也赢得了一群并肩作战的队友,这一切让库晓惠感觉很幸福。
  “还好我没有选择放弃!”库晓惠坚定地说。回首过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正是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库晓惠在平安的大舞台上不断成长,终于迎来事業的春暖花开。
  用心服务,使命担当
  在库晓惠看来,保险是一种尊严,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我把每一位客户都看作是自己的家人朋友,他们也最终都成为了我的家人朋友。”这么多年来,库晓惠始终不忘保险从业的初心,以诚心、细心收获了客户的放心和安心,有缘成为客户的,最终都和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件事令库晓惠印象特别深刻。她有一个多年的罗姓好友,家里在许昌当地做生意,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事业上小有成绩,成为当地成功的女企业家,也为家人积累了不少的财富。不辞辛苦的打拼,起早贪黑的工作,罗女士只希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也明白做生意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挣的都是辛苦钱,所以对资产的配置也更为谨慎。随着年龄的增长,财富传承逐渐成为了罗女士的首要目标,如何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资产着实让她苦恼。而库晓惠通过自己多年来积累的金融知识,用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力和素养帮助罗女士设计了一套配置齐全的财富传承计划。正是通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依托于公司全面的金融保险产品,库晓惠帮助罗女士进行了科学的资产配置,成为了罗女士的私人财富管理专家。
  罗女士的信任给了库晓惠在平安持续成长的信心,她更加潜下心来做好客户服务。库晓惠说:“客户并不傻,他们能够感觉到你是不是在用心对待他们。”她认为,保险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钉子精神,牢牢扎根在客户最需要的地方,专注于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她为每一位客户建立了个人档案,每天琢磨的都是能为客户多做些什么。客户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开口,她都第一时间响应,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正是这份责任感,让库晓惠在业界小有名气,很多客户慕名找上门来,指名让她服务,老客户更是纷纷为她转介绍客户。“这是一种成人达己吧,唯有感谢”,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库晓惠在平安的事业步步向前。
  “从我加入平安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帮助更多需要保险的朋友,为他们的家庭送去一份保障。”库晓惠说,在平安工作不仅让她收获了事业,同时更交到了各行各业的朋友,现在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而有意义。“快乐工作,平衡生活”这是库晓惠对自己事业的诠释,也是对平安这个大舞台发自内心的认可,她期待有更多有梦想、有相同理念的朋友能够加入平安,加入到她的团队中,共同打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从而成就更好的自我。 ■
其他文献
单正阳把保险称为“天底下最阳光的事业”,作为平安五星导师的她将自己则定位为讲师:“讲师是一脉香火,把智慧的光芒渐渐点亮;讲师是一颗火种,息息相传着寿险营销的真谛。只有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工作能力,才能成为员工心中的航标。”  年轻就要闯,遇上朝阳的力量  1997年4月1日,单正阳正式加盟平安。在此之前,她是南通市通州区最大的国营企业——通丝联纺织厂的一名管理员,端着“铁饭碗”,有一份相对稳定
期刊
把人关进鱼缸    在美国,为了修建一座有特色的鱼类博物园,决策者举行了一个专家会议,讨论怎样才能让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欣赏到海底的美丽世界。有人提议办个潜水培训班,这样人们可以潜水到海底去参观;也有人建议购置最大、最精美的鱼缸,以便逼真地模仿珊瑚礁海底生态群;还有人建议购买退役的潜水艇载人到海底去……这些建议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也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决策者依然感到不满意。  这时,一位建筑学家站了起来
期刊
自信笃定的眼神、优雅从容的气质,是平安人寿烟台分公司高峰会总会长姜淑爱给人的深刻印象。姜淑爱在保险行业追求专业的路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为保险人的“修行”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快速提升专业能力  2006年,一个偶然的機遇让姜淑爱认识到,保险行业其实也是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心中激起加入其中的热情。于是,她说服家人和自己跳出“舒适区”,从一名传统行业的会计“零基础”迈入保险行业。姜淑爱坦言
期刊
平安人寿紧紧跟随客户需求变化和把握前沿技術发展的脉搏,从基础保单业务办理和权益兑现,到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生活管理,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智慧服务”范式,融合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创新,为海量客户提供贯穿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保障。  引爆保险业智慧科技“炸弹”  对业务增长和客户体验双重痛点,平安人寿持续用科技驱动业务模式升级,引领行业“智慧化”服务升级。  李先生需要办理一个保单贷款的业务。这是代
期刊
近日,在第八届对话系统技术挑战赛(DSTC8)中,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人工智能研发团队斩获“端到端的问答预测任务”“基于Schema的对话状态追踪”以及“面向多领域端到端对话系统”三项赛事第一桂冠。透过此项赛事“管中窥豹”,或可窥得中国平安整体科技转型、拥抱AI的战略决心及发展样本。  三项赛事第一,平安人寿AI领域秀肌肉  1.“端到端的问答预测任务”赛事(NOESIS II: Predicti
期刊
被誉为“惠州保险第一人”的寿险精英肖世勇,曾是一名为社会提供法律保障、主持公平正义的法官。作为惠州保险行业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肖世勇将22年的青春投身保险行业,为5000多名客户送去保险保障,连续十年入选MDRT,2015~2019年连续五年入选MDRT内阁会员,其中2018年达成顶尖会员。在个人成长的同时,他还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绩效、高产能的优秀团队。  审时度势,跨行发展  肖世勇加入保险行业
期刊
2003年4月入职平安人寿泉州分公司,2015年入围平安人寿全国高峰会分会长、连续16年入围平安人寿百强保险营销员、连续16年度荣获百万圆桌会员称号MDRT及国际品质IQA会员,惠安营销服务部保险营销员谢桂芳入司16年来,在赢取荣誉方面拿出了“全勤”的表现,堪称平安人寿泉州分公司的销售常青树。  不让客户跑腿  采访邀约谢桂芳期间,临近中秋佳节,她忙着四处拜访客户,一直在规划拜访行程。“我不能让我
期刊
在许多荣誉表彰会上都曾听闻过张连香,她与一串“漂亮”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平安钻石会员连钻至今199个月、连续13次入围平安高峰会、MDRT终身会员、2019年开门红上海寿险分公司团队达成率第一名……  此刻站在面前的张连香,穿着一条修身的蓝色花裙,搭配一副暗红色的边框眼镜,化着淡妆,言笑款款,有着一份上海女人独有的自信气质,漂亮又干练。她娓娓道起自己19年来在平安的成长之路,无论是做服务,还是带团队
期刊
加入中国平安的1997年11月1日,在耿克艰的回忆里仿佛就是昨天,懵懂,忐忑,但满心希望。而一个月后的12月1日是她转正的日子,那天她正式成为第4605名光荣的平安人,在平安大家庭里与伙伴们并肩逐梦而行。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如今平安已经拥有超过140万保险代理人,而耿克艰也在不知不觉间走过22年的寿险之路,成长为平安人寿吉林分公司一名行销经理。一路走来,回忆历历在目,感悟沉淀于心,耿克艰觉得时
期刊
“路有多难走,关键看自己攻克困难的决心有多大,努力勤奋,脚踏实地的干工作,结果一定不会辜负你。”谈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和收获,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碑林第三营业区主管狄立华这样表示。正是这份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让他成为了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的优秀代理人,也让更多的客户爱上了平安的服务和品牌。  成为平安人是一种幸运  1979年出生的狄立华,在2019年刚好步入了“四十不惑”的年纪。这些年的经历让这个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