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20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勘查技术手段也在逐年更新进步,怎样才能高效地对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中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存储、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越来越向數字化方向发展。
  引 言:所谓的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就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变更等数据)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CAD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该技术体系用系统工程观点,把勘察、设计的图纸、图像、表格、文字等以数字化形式存贮,供各专业设计使用。
  一、勘察资料收集
  (一)勘探深度及勘探间距
  基础形式及结构形式不同,勘探深度不同。如:一般5层~6层砖混结构住宅,勘探孔深15 m基本可满足要求,而5层框架结构商场由于柱网的柱荷载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则勘探孔深度15 m一般不够。可依据原则为一般性钻孔的勘察深度应能控制主要受力层,不应小于5 m;对高层建筑面言,一般性勘察孔应达到基底以下0.5倍~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下分面的地层,并满足控制性钻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的计算深度。对于钻孔间距除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要求外,对于若采用端承型桩基础,若相邻两个勘察点揭露的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或持力层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时应适当加密钻孔加以控制。
  (二)野外地层划分
  野外地层的正确划分是室内资料整理的关键因素,对较大型的工程由于施工多采取多钻机平行作业形式,技术人员较多,各勘探班组往往各行其事,最后资料汇总后难以统一,给室内整理带来很大困难。为避免这种间题应将所有技术人员首先集中到一起共同勘探一至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并派专人现场负责勘探区域整体野外分层连线,发现异常及时研究处理。
  (三)地下水位观测
  实际地下水位量测存在以下几个间题:第一,应同时观测地下水位,量测时间须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24h后;第二,地下水位观测应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情况的影响,若量测时间正好处于附近抽水井抽水下降漏斗时,所量测到的地下水位肯定偏深;第三,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座标、标高回测相结合。我们知道勘探孔口周围地面实际不是一个水平面,水位量测参照孔口位置不同,水位埋深也不一样,因此而产生的误差几厘米是难以避免的,这根本无法满足按规范要求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为±2 cm的要求,也更无法测定地下水的正确流向。解决方法是孔口座标、标高回测同时以标高回测时的孔口位置为准向下量测地下水位深度。
  二、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应用实现的关键技术探讨
  (一)岩土工程数字化建模方法
  1.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的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表面模型法,表面模型法(也叫数字表面模型)的历史较早,它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精确的表示出工程地质体的外表面来表示均质地质体的建模方法,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建模方法。表面模型法的数据来源是通过测点获得的一系列离散的测点资料,包括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然后利用数据解释结果重构地质体界面。可以抽象为把一系列同属性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构成网状曲面片,进而确定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有很多方法用来表示表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和图示模型法,本论文主要讨论图示模型法。常用的图示模型法有边界表示法、规则格网法、等值线法、不规则格网法等,其中不规则格网法是本系统选用的模型表示法,将做详细分析讨论。
  2.不规则格网法(TIN)是将区域内有限个点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任意点不在顶点上,则该点的数字属性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所以TIN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在整个区域内连续但不可微。有许多种表达TIN拓扑结构的存储方式,这里采用一个简单的记录方式是:对于每一个三角形、边和节点都对应一个记录,三角形的记录包括三个指向它三个边的记录的指针,边的记录有四个指针字段,包括两个指向相邻三角形记录的指针和它的两个顶点的记录的指针;也可以直接对每个三角形记录其顶点和相邻三角形。每个节点包括三个坐标值的字段,分别存储X,Y,Z坐标。这种拓扑网络结构的特点是:对于给定一个三角形,查询其三个顶点属性和相邻三角形所用的时间是定长的。它在沿直线计算地形剖面线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当然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其它变化,以提高某些特殊运算的效率。
  (二)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基于GIS的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的原始数据主要为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数据来源包括:
  1.基础地理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
  (1)自然区划图。该图反映被研究区域的地理区划、河流、道路、居民区、山川、公共设施等等自然地理信息。
  (2)地形、地貌图。该图反映被研究区域的自然地貌情况。
  2.岩土工程勘察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所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经过筛选、处理的各勘探点包括地理、环境、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在内的所有信息。各类建筑场地的地层信息,比如液化等级、液化指数、特征周期、年代、沉积相等。结合上述分析,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构建:
  (1)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数据密集、处理复杂的数据库应用问题,为了能获得反映信息世界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将与实体和联系相关的功能与行为剥离出来,仅从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数据侧面来建立模型即研究数据对象与属性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表结构。
  (2)数据库建立实现。岩土工程一体化系统的数据有三类: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系统生成的中间数据及最终数据。原始数据由测点数据组成,而测点数据又由测点几何属性数据(位置)和测点信息属性数据;中间数据包括根据原始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地层层面等值线模型、三维表面模型、剖面模型等,根据这些模型可以生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图件,还可以进行各种信息查询操作;最终数据种类繁多,主要是根据用户需要由中间数据生成,包括图形资料和文档资料(如地质勘察报告等)。
  三、结束语
  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实施改进,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技术,并推广其广泛应用,这是勘察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其中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因为其中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尚未完全攻克,而且我国目前在数字化勘察、勘探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很匮乏,因此,必须加大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加快该技术的研究应用,以真正实现岩土工程的数字化勘察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大忠. 岩土工程在勘察设计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09,(18).
  [2] 戴俊斌. 探讨岩土工程勘察及基础设计的若干问题[J]. 科技创新导报,2009,(16).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协调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永续和谐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其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与否。因此,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管理作基础的认识,然后浅析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中凸显的两大问题,最后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今后城市规划管理的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是阐述了小型水工建筑渗漏类型以及渗漏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施工措施,确保水利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工建筑;渗漏成因;措施  一、小型水工建筑物渗漏的常见类型  小型水工建筑物,主要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施工为主,广泛运用于防洪、排涝、灌溉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从渗漏发生部位及形式上来划分,小型水工建筑物常见的渗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裂缝渗漏  指混凝土因出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分析  当前,房地产经济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但由于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住宅工程不断出现质量问题,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楼板裂缝导致渗漏是目前最为严重的建筑问题之一,不但解决难度大,而且引发的后果严重。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当持续到一定程度还会降低混凝土结
期刊
摘要:俗话说“安全大于天,生命重于山”,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日益朝着绿色化、人性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物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抗震防灾性能、消防安全、电气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因子。本文主要从建筑整体规划设计、建筑结构安全设计、建筑电气安全設计、建筑物消防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这几个方面,略谈浅识。  关键词:建筑设计;安全  引言:随着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建筑
期刊
摘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方案不仅关乎到建筑建设的进度问题,还关乎到其质量问题。本文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概念予以了阐述,接着提出了在设计建筑方案时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并最后对建筑方案设计中所需注意的一些要点予以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概念;原则;设计要点  1.引言  在进行建筑建造时,设计一个具体合理地建筑方案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对设计方案再加以系统地讨论和研究,会取得更为理想的建造效果。
期刊
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老旧工程施工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文章就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措施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1、气候因素  由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造就了不同地域面临着不同的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是列举某水库工程,简单阐述了水库输水隧洞改造工程的情况,并分析了水库工程在改造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关键词:水库工程;输水隧洞;出险加固  一、输水隧道工程概述  1.1 水库概念  水库的存在为人们生活、工农业用水、消防用水以及防洪安全提供了保障,在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病险缺陷也不容忽视,这也是造成水库运行效率降低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是介绍了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保护层开挖的三种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日后同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建筑;岩石基础;开挖方法  一、水工建筑基面开挖的3种方法  手风钻水平预裂加水平主爆孔爆破法手风钻水平预裂加水平主爆孔爆破法是传统上使用较多的也是目前施工中采用较广的开挖方法,比分层开挖法效率高。施工时预留2m左右的厚保护层,钻孔设备为手风钻,距顶部1.2
期刊
摘要:本规划是针对鸡足山寺前村的整体景观设计。主要以“自然、生态、文化、景观”为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包括“寺前河滨水景观设计、寺前村主干道景观设计、寺前村次干道景观设计”三部分,通过植物景观设计、道路景观及铺装设计及建筑小品景观设计,本规划主要目的是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度假村形象。  关键词:鸡足山寺前村;景观设计;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内涵  一、寺前村概况和规划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建筑砌块的优点,分析了建筑砌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砌块墙体开裂现象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砌块;施工技术  砌块使用及运输中应注意的事项很多,砌块墙体开裂的原因也较多,要从各方面考虑注意事项及应用措施,加强砌块生产管理保证材料质量,对裂漏原因按规范要求严格施工,提高砌块的使用效率及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1 建筑砌块的优点  1.1 种类多  原来使用的砖种类很少,取而代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