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鸡足山寺前村景观设计方案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规划是针对鸡足山寺前村的整体景观设计。主要以“自然、生态、文化、景观”为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包括“寺前河滨水景观设计、寺前村主干道景观设计、寺前村次干道景观设计”三部分,通过植物景观设计、道路景观及铺装设计及建筑小品景观设计,本规划主要目的是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度假村形象。
  关键词:鸡足山寺前村;景观设计;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内涵
  一、寺前村概况和规划背景[1]
  寺前村位于鸡足山麓,是进山主通道上的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村,以往发展完全依托鸡足山宗教旅游的带动,村史与鸡足山佛教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寺前村拥有土地面积100公顷。生态林有67公顷,经济林有20多公顷,耕地6.45公顷,居住用地1.6公顷,农民居住区为每家平均占地300㎡,其它用地4.1公顷。
  鸡足山下的寺前村是个农业和旅游兼营的自然村,其中94%为白族,6%为藏族、纳西族和汉族。因此,未来转向现代旅游服务业,尚待加强中高等文化的旅游专业人才培训。
  二、规划依据
  (一)相关政策文件[2]
  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河改革规划纲要》(2009—2020年)等。
  (二)国家法律法规[2]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鸡足山管理区条例》(2004)等。
  (三)上位/相关规划依据[3]
  《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鸡足山景区详细规划》(2008-2025年)
  《宾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年)(宾川县旅游局,2008年)
  《宾川鸡足山镇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5年)宾川县鸡足山镇,2008年)
  二、规划理念和指導思想
  景观分析图
  1.强调文化韵味,体现文化传承的思想
  鸡足山是地灵人杰之所,钟灵毓秀之地。尊重环境与历史,吸纳地域人文环境的启示和信息,将文化融入到寺前村景观设计中,使游人在富于文化内涵的环境中,去理解和认识寺前村的文化和历史。
  2.强调自然景观性,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此规划主要体现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以及具有动态的水体景观,同时搭配一定的建筑小品。不论是植物景观还是水体景观,都是取材于自然,模仿于自然,吸取自然之精华,运用自然之规律,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 ”的思想。
  3.强调景观丰富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本规划包括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如春天的樱花、桃花景观,秋天的秋色叶景观,冬梅、冬樱景观等,满足了游人的视觉享受,又有休息娱乐设施,如木栈道、木凳、休闲广场等,满足游人的活动要求,从各方面来看,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功能结构及景观分析
  在综合分析了寺前村的道路地形特征和外部条件后,规划采取了“季相丰富,突出水景”的构图方式进行规划布局。
  节点效果图1
  (一)寺前河滨水景观道的植物景观设计
  由于寺前河是带状水体,其周围的植物配置主要也是带状植物景观。其植物配置主要体现了“季季开花,春花秋叶”的意境。
  1、樱花景观道:景观道靠近农田的一侧主要配置了冬樱、云南樱,桂花、小叶榕等乔木,以及红花檵木球及假连翘球等灌木。冬天可观冬樱,春天可观云南樱,秋闻桂花香,使景观道成为名副其实的樱花景观道。
  2、季相丰富的滨河绿地:景观道靠近寺前河的一侧植物配置比较丰富。由于宽度不一,所以植物景观各段也有不同。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景观带:历史文化区、夏花秋叶区、五彩地被区等三个景观带。
  1)历史文化区:此景观带位于景观道的入口段。主要配置的植物有季相明显的乔木如垂柳、银杏、雪松、黄槐、红枫、小叶榕、滇朴、观赏石榴等。主要灌木有龙柏、花叶柏、加纳利海枣、海桐球、红花檵木球等。主要地被有、黄娟、锦绣杜鹃、八角金盘、红叶石楠、天门冬、麦冬等。
  2)夏花秋叶区:在此景观带主要观赏丰富的植物景观,如春观杜鹃、山茶,夏观黄槐、石榴及叶子花,秋叶植物有银杏、红枫及滇朴,冬有雪松、小叶榕、龙柏及花叶柏等常绿植物。
  3)五彩地被区:此景观带的特色是色彩缤纷的草花地被景观,主要包括石蒜、鸢尾、四季海棠、长春花、紫色鸭趾草、瓜叶菊、银叶菊等,配植成自然式的花丛,再加上上层的乔灌木搭配,形成独特色五彩地被区。
  (二)寺前村主干道景观设计
  寺前村主干道贯穿于整个寺前村,宽度在两米左右,铺装全部是卵石石板路。从寺前村入口开始,左侧是一条宽度在六十厘米宽的小河流,贯穿整个主干道,在有高差处设计跌水景,并稀疏种植部分水生植物,如鸢尾、水葱、莎草等。除了道路铺装和小河流景观外,从植物配置上可以将主干道分成几个景观段:
  1、桃花路段:此路段位于入口处,景观要求比较精致。行道树主要树种有桃花树、桂花、花叶柏,绿荫小广场主要选用小叶榕,春天主要观赏桃花,夏天有浓荫的小叶榕,秋有桂花,冬有花叶柏等。此路段的铺装除了主干道是卵石石板路以外,其它的绿荫小广场和水景前的小广场选用浅色的面砖。
  2、茶花路段:主要选用了红花油茶、云南山茶,龙柏,并穿插了桃花,桂花、紫玉兰等乔木,地被有红叶石楠、杜鹃、八角金盘等。此路段主要是在春天观赏茶花、桃花及杜鹃等开花植物。   3、桂花路段:道路两侧主要选用了桂花、梅花、小叶榕,紫叶李,紫薇等乔木以及叶子花、迎春花、鸢尾、杜鹃等草灌木。春有迎春,夏有紫薇、叶子花,秋闻桂花,冬有梅花,使这段景观四季有景可观。
  4、杜英路段(包括主干道及连接石板桥的岔路):主干道上主要选用了杜英、小叶榕、紫玉兰、贴梗海棠等乔木及杜鹃、八角金盘、红叶石楠等草灌木,岔路上选用了黄槐、紫叶李、龙柏、迎春等乔灌木。此路段主要是春天景观丰富,可观海棠、杜鹃,红叶石楠及杜英等花叶植物,夏天有黄槐、玉兰,秋叶景观有紫叶李,冬天有龙柏、小叶榕等常绿树种。做到了季季有景。
  (三)寺前村次干道景观设计
  寺前村次干道长度不及主干道,宽度一致,均为两米。铺装也是卵石石板路。在道路一侧也设计有宽度在六十厘米的溪流。主要景观树种有桃花、云南樱花、小叶榕、金竹、紫玉兰等乔木及红花檵木球、假连翘球等灌木,地被植物有杜鹃、三叶草、银叶菊、葱兰等。在次干道一侧有两处休闲绿地,由于面积不大,主要以植物景观为主。
  四、规划布局
  1.规划布局的特点
  节点效果图2
  寺前村景观设计主要景观为植物景观,在设计上从季相变化的角度采用了大量的季相树种,如春天的迎春、桃花;夏天的石榴、紫薇;秋天的银杏、红枫,冬天的雪松、梅花等,形成四季开花,季季有景可观的自然景观。除此以外,还点缀设计了部分建筑小品,以满足游人的休闲、旅游、活动需要。在入口节点设计集散小广场,配有水墙、花架及园林植物,使入口景观成为寺前村景观设计的标志性节点。
  2.空间组织
  校园的规划应该是校园各组成部分的合理空间构成,宛如一曲和谐动人的乐章:
  (1)“入口空间”——序曲——引人入胜
  在滨河绿地散布着带有寺前村历史文化的景观牌,吸引游客视线;
  入口处的桃花景观和樱花景观引人入胜。
  (2)“道路空间”——过渡——“丰富多彩”
  滨河景观道有丰富的樱花景观及色彩丰富的秋色叶景观;
  寺前村道路边有溪水长流,同时各段有彩花植物或香花植物作为行道树。
  (3)“栈道空间”——高潮——幽深别致
  木质栈道悬空于寺前河上,既满足人的亲水性,同时提高水景的丰富;
  长长的木栈道是观赏对岸植物景观的好的观赏点。
  五、道路系统规划
  寺前村滨河景观道河主干道及次干道主要满足本村居民的日常活动和游人的游览活动的需要,在功能上主要步行的要求。
  主要包括滨河景观道、寺前村主干道、寺前村次干道,为了形成统一的风格,在道路设计上全部采用了中间为石板、两侧为卵石的道路铺装方式。
  除了景观道以外,在靠近寺前河一侧还铺装了两个休闲的观景平台,平台形状自然活泼,流线状设计,在铺装上采用冰裂纹片石。
  六、建筑小品规划
  主要的建筑小品有木桥、木栈道、木凳、木质栏杆,木质指示牌及自然景石等。木質小品均选用防腐木制作,色彩保持自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自然景石配置南天竹、金竹及草花等植物,形成独特的“景石”。
  以上就是鸡足山寺前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本规划设计以传统和民族为风格,项目设置以历史文化为线索,景观设计以园林景观为主,道路景观和建筑小品景观为辅,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使游客在娱乐过程中领略独特的白族文化和中华大地的灿烂文明。同时以个性化、国际化的品牌理念,打造寺前村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集观光、娱乐、宗教、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度假村。
  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参考文献:
  [1] 《鸡足山志》 高奣映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
  [2] 《城乡规划法规文件汇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2011.6
  [3] 《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鸡足山景区详细规划》(2008-2025年),宾川县鸡足山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2009年。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飞速前进,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随之崛起并得以快速发展。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抗侧刚度和抗震性,目前很多建筑都采用框架结构,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根据房屋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的特点,对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基础拉粱;多层框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
期刊
摘要: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多样化和审美性特点,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类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需求,并创造宜人宜居的城市环境。本文从设计观念、艺术风格、空间利用和色彩效果几个方面探讨了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和思路。  关键词: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观念;风格;空间;色彩  人类衣食住行无不与环境有关,建筑环境就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建筑物周围环境以及室内环境。建筑环境艺术是对人类生存的各种环境赋予艺术表现力的一种形式。
期刊
摘要: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协调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永续和谐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其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与否。因此,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管理作基础的认识,然后浅析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中凸显的两大问题,最后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今后城市规划管理的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是阐述了小型水工建筑渗漏类型以及渗漏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施工措施,确保水利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工建筑;渗漏成因;措施  一、小型水工建筑物渗漏的常见类型  小型水工建筑物,主要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施工为主,广泛运用于防洪、排涝、灌溉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从渗漏发生部位及形式上来划分,小型水工建筑物常见的渗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裂缝渗漏  指混凝土因出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分析  当前,房地产经济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但由于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住宅工程不断出现质量问题,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楼板裂缝导致渗漏是目前最为严重的建筑问题之一,不但解决难度大,而且引发的后果严重。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当持续到一定程度还会降低混凝土结
期刊
摘要:俗话说“安全大于天,生命重于山”,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日益朝着绿色化、人性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物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抗震防灾性能、消防安全、电气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因子。本文主要从建筑整体规划设计、建筑结构安全设计、建筑电气安全設计、建筑物消防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工程防雷设计这几个方面,略谈浅识。  关键词:建筑设计;安全  引言:随着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建筑
期刊
摘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方案不仅关乎到建筑建设的进度问题,还关乎到其质量问题。本文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概念予以了阐述,接着提出了在设计建筑方案时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并最后对建筑方案设计中所需注意的一些要点予以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概念;原则;设计要点  1.引言  在进行建筑建造时,设计一个具体合理地建筑方案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对设计方案再加以系统地讨论和研究,会取得更为理想的建造效果。
期刊
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老旧工程施工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文章就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措施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1、气候因素  由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造就了不同地域面临着不同的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是列举某水库工程,简单阐述了水库输水隧洞改造工程的情况,并分析了水库工程在改造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关键词:水库工程;输水隧洞;出险加固  一、输水隧道工程概述  1.1 水库概念  水库的存在为人们生活、工农业用水、消防用水以及防洪安全提供了保障,在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病险缺陷也不容忽视,这也是造成水库运行效率降低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是介绍了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保护层开挖的三种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日后同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建筑;岩石基础;开挖方法  一、水工建筑基面开挖的3种方法  手风钻水平预裂加水平主爆孔爆破法手风钻水平预裂加水平主爆孔爆破法是传统上使用较多的也是目前施工中采用较广的开挖方法,比分层开挖法效率高。施工时预留2m左右的厚保护层,钻孔设备为手风钻,距顶部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