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抒情散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八五”和“九五”两个美育研究的规划课题,提出了将美育向各学科教学渗透和各学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或模式。新大纲强调语文学科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绵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审美情感;体验;抒情散文;渗透
  抒情散文是一种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为其特色的散文,讲究语言锤炼,追求构思精巧,创设意境深远,具有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的鲜明特点。作者往往选取自然景物,寄寓着自己的主观感情而进行描述、抒写,与各种文体相比较,抒情散文的直觉性、模糊性、情感性等语感特征尤其清晰。因此,利用抒情散文强化语感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一条很好途径。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情境中。“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深入文本,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作家总是蘸着自己的心血写作。品味。才能透过文字的表面,领会作者思想,体会作者情感。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讓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我与地坛》是收在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史铁生的名篇。读《我与地坛》,我们深刻地感到:史铁生是一位语言高手。在许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下面,都饱含着作者滴血的心。且看下面几段文字: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几,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课堂上,我们一同讨论这些语言的含义。为什么说落日时分是最为“落寞”的时分?雨燕的声音为什么“苍凉”?孤立地看这些词语,的确没有什么品味之处.但是,只要联系文章,就会发现每一个语词后面都大有嚼头。
  “落日”本无心,但对一个身体残疾万念俱灰正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的人来说,用“落寞”就十分妥帖,那是此时“我”孤独寂寞心境的准确写照。雨后的燕子出来唱歌,应该是悦耳动听,充满活力,然而,在作者听来,却是“把天地都喊得苍凉”。作者的心灰暗绝望到了如此地步!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意境的体悟要能够虚实结合,切忌实打实的欣赏。有些意境甚至无法言传,只能意会。因此,教读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
  笔者在课堂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梁祝》)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只有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使散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
  参考文献:
  [1]徐宜平.在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情感方式摭谈[J].文教资料,2007(29):105-106.
  [2]林冬莹.散文教学中审美情感和体验的渗透[J].语文学刊(教育版),2009(14):23-23.
  [3]王植珍.审美情感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07(6):41-41.
其他文献
在全求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人离不开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是芯片。“中国芯”是指中国自主研发并生产的集成电路芯片。虽然我国有不少企业从事芯片生产,但生产的多是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最近,中国的多个大型企业由于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几乎到达破产的边缘,“中国芯”之痛,痛定思痛,主要原因是核心技术掌握在他国手里,我们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的中国,高尖精的技术竟然没有竞争力?因为我们缺乏高尖
期刊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英语的能力,只有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才能进入人类知识的宝库,广泛的猎取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及时获取信息。阅读理解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在试卷中占40分,是总成绩的27%。此题型考核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包括词汇、语法、常识逻辑推理、引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能比较集中的考核学生综
期刊
摘要:学贵有疑,疑则有进,疑问是学生探究的起始点,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端。要想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初中生可以在日新月异的文化大潮中始终占据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就是培养初中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法。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问题导学模式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初
期刊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条例》对班主任工作职责作出规定并归纳为八个方面:抓好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关心学生课余生活;指导少先队中队委员会的工作;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家长工作。其实班主任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班级管理。抓好思想品德教育是育人的基本途径;搞好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做好班主任工作能推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更
期刊
摘要:生物是一门与生命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生物后在“获得基础知识并学会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思维工具和学习方法,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已被广大教学工作者所认同。下面,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如何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这一问题作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
期刊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情况,因此,在实际开展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主题”“提出问题”,以及“开展合作”等形式,开展群文阅读的活动,促进学生丰富自身的阅读量,提高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主题;问题;合作  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是需要依靠大量的阅读来培养的,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也对学生做出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方法及其教育理念的开拓创新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我们如何才能借助这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等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呢?在此,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积累,笔者仅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理念 学习进步  一、在讲述中提
期刊
摘要: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实施教学,还需要借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引导,并促使学生在核心素养的五项历史培养方向中建立历史课堂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知识的有效掌握、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和历史素养的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和
期刊
摘要:计算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计算题教学,并采用效果显著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的效果。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的实践进行了一番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学习兴趣;审题习惯;专项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许多学生都对数学计算题教
期刊
摘要:处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新时代,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美术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不可小觑,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接触、学习、掌握美术的基础和萌芽阶段,需要我们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并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等多种研究方法,就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切实做好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具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