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y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各地进行的教学改革也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探究性学习由于它的目标和特点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而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好,但如何把探究性学习的理念、特点和方法引进课堂教学,以之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这仍是一个值得认真并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的感悟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在于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接受性的学习目标是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研究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实践的能力等等。从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来看,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是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试想问题都发现不了,何谈探究性学习呢!
  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单纯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中也赫然写着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但这一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很难实现。教师因要完成规定的传授知识这一任务而使得学生很难有时间和机会去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去领略创造新知的愉悦。就是今天被普遍看好的问题教学法中,所谓的问题也只是教师早已精心准备好的一个个预制的零件,学生的任务只是把这一个个的零件按照规定的要求把它们放到指定的位置上,从而搭建成一幢幢知识的大厦。学生扮演的是跟随教师这一中心运转的被动角色,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求,教师也是所知无几的,他们获得的最多是一些被动的、应试的能力。
  教学中,发现问题有力的培养要坚持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或者是教师、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把它们引进课堂教学中,以探讨解决实际的具体的问题,进而培养能力,否则我们常说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成了一句空话吗?
  怎样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呢?
  ①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提出问题为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并以学生提出问题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胆子是练出来的,提出问题的意识是需要一定的鼓励手段来支撑的。教师要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时机和权利,教师可在每堂课留下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为学生提问的时机。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必须认真对待,而不能敷衍塞责。更不能束之高阁。
  ②变提出验证性的问题为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在学生单纯接受式的传统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主要是验证性的,而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③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机遇和情境。对于在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要他们一下子能够提出许多有质量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机遇和情境。对此,首先教师要加强对现有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二、增加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研究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实践的能力等等。把探究性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要求学生把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用在研究计划的制定、大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实地的考察、缜密的比较分析、长篇的探究性论文的撰写上,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即在解决问题之前要象真正的历史研究一样,要有所筹划,有所准备,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过程和实践方法。课堂教学中的探性学习应注重讨论、辩论、质疑、析疑等方法的运用,而且要持之以恒。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普遍感到,学史贵在“通”上,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中隐含的道理还真不少。这些方法的运用,会花去较多的教学时间,而且是对教师的史识、史能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求得问题的解决及获得解决问题的亲身体验,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的效率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阅历的增加,认识的提高,从前高不可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而迎刃而解,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就会奠定。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在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失败,关键要让学生在失败中获得一种体验,积累一些经验,让学生在失败中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从而培养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三、转变角色,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是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力度应大为降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组织、协调、指导、帮助等的作用,由传统教学角色向现代教学角色转变,为学生做好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服务工作。这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可以放任自流,没有任何的约束,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认真精选材料,为学生创设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一定思维性的问题。这些材料和问题或能说明历史事件的关键,有利于学生学习上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或能够以假乱真,有利于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识辨能力,或能引起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推陈出新的;或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并引起争论、争鸣的。
  综观以上认识,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增加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亲身体验是关键,转变角色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是重要保证。这些仅是粗浅的看法,还有待理论的进一步指导和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相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定能为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大潮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育新世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神圣使命,是高校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增强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netvoxel Inco
摘要:本文分析了开放性实验室的实施对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针对当前开放性实验工作发展刚起步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了探析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的议题,提供了一些建设意见。  关键字: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工作;科学性;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C36  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操作动手技能
罗勒又名兰香,是一种观食俱佳的芳香植物,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栽培历史较长,在我国后魏时(公元6世纪)成书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种罗勒的记载(见该书《种兰香第二十五》:
随着“90”后的大学生被形象的比喻为“草莓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探索出一条具有针对性的新思路.本文从“草莓族”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入手,探讨针对这一群体的思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工程,高中班主任更是一个标准高、要求严的系统工程。实际上,从高一学生一入学开始我们就在盖楼房。下面我从班主任的自身要求、学生管理、家校联系及与任课教师的配合等方面简单谈一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老师应该是最有学问、最有权威的人。能教给他们丰富的知识、深奥的道理。老师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重要的标杆。它们不仅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观念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与方式也面临着重要变革。如何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中贯穿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使学生真正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掌握数学学习方式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本篇文章主要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的结构现状入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改善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希望其能够对提高我国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所裨益
目的:本研究应用软件对狭窄颈动脉进行重建修复,恢复至狭窄前的形态,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与正常侧颈动脉进行对比,探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因素,为治疗颈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必须深入挖掘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从课堂的教学模式到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
在电影《龙的心》里,成龙所扮演弟弟的这个角色,从小喜欢海洋,他梦想有朝一日成为船员在海上跑船。为了刻画人物对海洋的热爱,导演将他所住的房间设计成类似海员居住的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