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历史复习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取得2010年最佳高考成绩?下面,我结合我校历史教师在2009年复习备考中的做法谈一些体会,与同行研讨。
  一、注重能力培养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历史出题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纯粹考查基础知识阶段,侧重考查记忆能力。在这一阶段,只要把书背好,一眼就能找到答案。(2)前几年,命题范围更加细化,开始考查平时老师和学生不注意的地方,如教材中的小字和注释部分。(3)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设置新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提升能力考查的层次,既立足于主干知识,又超越主干知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但是,也有部分试题学术性太强。(4)目前,高考命题在突出基本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鉴于目前的高考历史命题趋势,我们在平常的复习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些新场景新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各种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坚持了一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做一些改变
  为使学生的复习更为有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2008年9月—2009年3月仍是传统的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把握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经过、内容、结果、影响、意义等,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和特定时期的阶段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使课本知识结构化、体系化。针对本校大多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受文理分科情况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相对薄弱、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的实际,我们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在细致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隐性知识。(2)在2009年3月—5月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相结合,以专题复习为主,辅以综合考试训练。(3)进入2009年5月,我们将剩余的20多天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回归课本,整理以前做过的习题,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三、关注文史常识
  从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考查皇帝谥号开始,文史常识被引入命题领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是高考历史的一大亮点。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针对这一命题趋势,在2009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们专门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史常识的讲解和训练。因此,我校学生在应对2009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姓氏起源这一题目时能游刃有余。
  四、注重历史观的培养
  过去的历史观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包括:阶级分析法,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用辩证的眼光看历史问题。现在的历史观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还出现了新的观点,如:(1)文明史观。人类社会逐渐走向进步、文明、开放,历史既是人类社会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社会的演进史。(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统一性去考查历史。(3)以人为本。把人类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人文主义、理性思考。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与复习备考中,融入这些历史观,开展各种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其以新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历史问题。
  五、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备考,无疑是“无米之炊”。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高考绝不可能脱离基础去考能力。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力求做到“面全、线通、点透”。面全,就是对各个历史阶段特征力求宏观把握;线通,就是对历史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点透,就是对每一个知识点做透彻的分析,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力争让学生做到既知其一、其二,还要知其三、其四。
  六、密切联系现实
  鉴古察今是学习历史的基本作用,贴近时代潮流、不避社会热点是高考历史试卷的一贯传统,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确定新的历史专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用历史的眼光留意生活中发生的日常小事,更要注意观察影响世界趋势的国家大事,从而引导学生传承惩恶扬善的人文精神,承担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理念,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将热点和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七、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
  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是提高得分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专门总结了《历史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技巧》、《答题规范》、《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等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专门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另外,通过学生互评、老师面评的办法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八、精选试题
  现在市场上历史资料种类众多,许多资料质量很差,其中偏题、难题、怪题、错题、重复题比比皆是,严重脱离教学实际。为此,学校规定禁止各备课组订资料和试题,而是自编自组学案和试题。在选编试题时我们严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命题原则上,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素养。(2)在试题内容上,强调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3)在试题设计上以高考试题为样板,不偏离教学大纲、高考考纲。(4)题型以新情境题为主。(5)不用网上现成套题,一般从二三十套题中筛选出一套题,注意联系学生实际,追求质量和实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思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更注重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备战2010年高考历史时应结合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加倍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数字图像的信息隐藏技术,同时对JPEG图像进行Arnold变换,提出了变换域内实现数字图像水印嵌入的改进算法研究根据JPEG图像信息变化的各种特点。这个算法的特点是图
2008年河南省高中全部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像一场及时的春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改革和发展的机会。然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新教材的课该怎么上?学生该怎样学?我认为,课堂教学依然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舞台,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在政治课教学中,最迫切和最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教学方式要活泼生动,与生活贴近    “人们解决世上所有的问题,是用大脑,而不是用书本。
衢州为浙江省主要产粮区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粮效益低下,大量年青人涌进城市去打工,在田间干活的都是一些老人。抛荒半抛荒的土地逐年增加,因此,不断有承包大户流转土地进行集中耕种
<正>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于2016年3月调查了川、湘、鄂、赣、皖、苏、冀、鲁、豫、津、秦、晋、新、甘、辽和吉15个省市区90个定点县、2631个定点农户,发布植棉意向
一、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为改革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催化裂化(FCC)汽油催化精馏硫转移-加氢脱硫工艺技术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进行了工业试验,完成两种原料工况下的工业试验标定。
2011届的河南省高三学生有幸成为河南省第一批使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学生。在这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2011年高考备考,就必须应对更多的未知变数
<正>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一大批既有经营能力和国际眼光,又善于大胆创新并勇于任事的企业家.但从“世界经济论坛”对中国企业家现状的评论可以看出:中国还缺乏强有力的企业家.
针对C8芳烃异构化反应中二甲苯等6种反应物在催化剂内的扩散过程,建立一种气相有效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根据此方法计算得到不同反应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C8芳烃异构化反应体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别检测LBP在48例OSC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