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述评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90年代“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状况展开述评,认为:就如何看待社会道德现象而言,“代价论”没能辩证地看待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问题,“滑坡论”与“爬坡论”的分歧在于对市场经济本身伦理向度的认识不同,“道德失范说”则在逻辑上隐含着对道德规范建设与道德制度建设的探讨的可能;就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活动中人的特性而言,“滑坡论”将“经济人”与“道德人”分离开来,“爬坡论”则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体公民概念是现代伦理的支柱之一;就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而言,“外灌”和“内引”两种观点都包含着片面的真理,现代社会应详细审视公正原则和功利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给经济伦理原则与其他社会伦理原则以合理定位;就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道德原则而言,应当使个体性的利益追求与社会普遍利益追求相一致,倡导一种市场集体主义;就目前所面临的伦理新课题而言,应重视对道义原则即人道主义原则和公正原则,经济、政治、伦理三种制度制衡原则,以及多元主体和多元价值原则的研究
其他文献
苏联剧变已十余年,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关于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与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衰败竞如此迅速,出乎世人所料,二是它事关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走向.
高校教书育人的实质和核心内容是科学价值观教育.由于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依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从而形成了科学价值观教育对知识教育的依赖性.在高校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把知识教育和以科学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相结合,自觉遵循"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的规律,是提高教书育人实践的自觉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由李景治、王正泉、陈新明、徐之明四位学者撰写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一书已于近期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它对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论述的系统性、深刻性和创新性,得到了理论界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好评,并受到读者的赞许.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疆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在于正确地选择了实施的时机,坚持了“慎重稳进”的原则,对新疆各族人民进行了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并照顾到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能充分享受到各自的民族自治权利。
随着信息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资金的融通趋于虚拟化.本文把虚拟金融划分为电子金融和虚构金融两种类型,探讨了金融工具和资金流通虚拟化的过程,分析了虚拟金融的运行机制,从而揭示了当代金融的特点和趋势.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国关于知识创新和生产、科技创新和转化、知识传播和应用的制度系统。如果一国创新系统运行不畅,创新体系各角色之间缺乏相互作用,知识流转存在瓶颈,我们则认为该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存在制度失效或系统失效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制度失效的原因,既有系统内部微观和宏观层面因素的制约,又有国际经济技术环境的影响;校正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失效主要靠制度创新和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制度创新,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是目前加快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经济学看来,凡是影响效率的麻烦就是一种成本。这种成本或许不一定表现为财务报表上的实际支付,但却因为延误了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所要实现的目标,从而影响了生命的时间价值,或者叫做在有限时间内应创造的价值,因而也就构成了个人以至社会的运行成本。
本文认为:两极格局终结后至今,以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为主体的世界多极格局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1993年前,各大力量为争取构筑冷战结束后新格局的主导权或主动权,制定和实施了各自不同的战略构想,即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欧洲的大“欧洲邦联”与“世界中心”战略,日本的日、美、欧“三极”战略,中国的“多极”战略,俄罗斯(苏联)追随美国以维持其大国地位的战略;1993年后,经过前一时期的较量,美、欧、俄、日相继对各自的战略作了较大调整,唯有中国始终坚持构筑“多极”并为其中“一极”的一贯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