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口语交际方法谈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时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几年来,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点成效。
  
  一、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语训练
  
  新课标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和丰富的语言积累。因此,我从40分钟中开辟出一小段时间,每节语文课上,都精心设置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可以由图形想象说话,或出示几个小动物,创编童话小故事;也可说课外小知识、名人轶事、国事新闻等。让他们轮流上场。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说话的时间虽短,但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孩子们胆子大了,说话也流利许多。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不同的评议方式,通过肯定优点、指出问题,让其取长补短,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用教材进行口语训练
  
  有些课文的结尾语虽尽而意未了,这样就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充分地想象。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写道: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善良的孩子们可不想小羊就这样让狼吃掉,对课文这样的结尾不满意。于是我让他们分组讨论,展开想象的翅膀,给课文续编种种结尾。有的说:“正在这时,羊爸爸和羊妈妈来了,狼一惊,摔在河里,淹死了。”有的说:“一位猎人看到了,举起抢,正巧打中了狼的眼睛,狼疼得直叫,猎人又一枪,结束了狼的性命。”学生各抒己见,都得到了锻炼。
  
  三、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
  
  课堂只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的只是口语交际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因此,口语交际还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锻炼。要想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事、地点、人物等情况,灵活地处理。于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班队会活动”等课上,我常带学生进行购物,当小医生、小导游,去做客,去代人出售小货物等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能力。
  
  四、以阅读拓宽口语表达知识面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摘抄两三个好句子或好段,当成作业必须完成,做为硬指标来考核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效果。通过每日十分钟的故事、诗朗诵、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展会课,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把课外知识展示出来,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在平等交流中训练口语表达
  
  口语交际的特殊性在于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即使是平时口语流畅的学生,也难免由于环境、气氛因素而影响表达效果。其实,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与谁说。学生之间交流时,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与老师交流时,就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课下与他们玩乐,交谈;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会以放松的心情、自信的心态与人交流,逐步养成平等夺律的习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