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作文中照应衔接手段使用偏误分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篇能力是语言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语语篇教学在当今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有关写作,特别是语篇教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借鉴语篇衔接理论,选取16篇汉语初级水平留学生的习作作为语料,分析他们在使用照应衔接手段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并提出相关教学意见,旨在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更全面地发展,同时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留学生作文 照应衔接 偏误分析
  一、引言
  语形衔接也称衔接性,是表层话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连接的方式。表层组成部分通过语言形式相互衔接。韩礼德和哈桑(1976,1985)把语形衔接手段分为两种,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语法衔接手段包括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接(conjunction)。词汇衔接手段则包括重复(repetition)、同义/反义(synonymy/antonymy)、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hyponymy/mer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本文选取16篇汉语初级水平的留学生的习作作为语料,主要探讨他们在作文中对照应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
  二、偏误分析
  汉语语篇中具有照应功能的主要有名词、代词和零形式。汉语的照应原则是:在保证语言表达清楚明确的前提下,能用零形式的一般不用代词,能用代词的一般不用名词①。
  此次研究对象是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其汉语水平达到HSK4级,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照应表达方式,在写作时也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但是仍出现了一些偏误,其主要偏误类型如下:缺失、冗余和不当,现就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探讨。
  (一)照应缺失
  照应缺失是指在应该使用照应衔接手段的地方却没有使用,由此造成的语义联系不紧密,从而影响表达。
  1.人称代词缺失
  (1)要是有空儿的话,就跟朋友一起学习汉语。一般在咖啡店一边学汉语一边听中国的歌。(崔珉准,韩国)
  (2)那时候,我觉的奇(骑)自行车又好玩儿有意思因为给我和我的爸爸机会谈谈。(Rebecca Mendelsohn,澳大利亚)
  例(1)中,“就跟朋友一起学习汉语”前缺少了人称代词“我”。同样的,后半句前面也缺少主语,应在“一般在咖啡店……”前加上“我”,使句子完整;例(2)的后半句,应断开为两个小句“我觉的奇(骑)自行车又好玩儿有意思”和“因为给我和我的爸爸机会谈谈”,第二个小句前应补上第三人称代词“它”来指代上文提到的“骑自行车”一事,这样前后才形成照应关系。
  2.指示代词缺失
  (3)我的国家是葡萄牙有很好看的海边。(Arantes Virginie,葡萄牙)
  (4)我很喜欢上海因为有很有意思历史的地方。(Arpaia Claudia,意大利)
  (5)我每天早上去公园跑步。对身体很好。(Kathnn Anna Rene,德国)
  例(3)中缺少了指示代词“那里”,正确的句子应为“我的国家是葡萄牙,那里的海边很好看”;例(4)中缺少了指示代词“这里”,应添在“因为”的后面,这样句子前后才衔接连贯;例(5)中应在第二句的开头加上“这”,用来指代上一句提到的“早上去公园跑步”这件事。
  3.名词缺失
  (6)因为我的专业是电子学,所以应该回国。虽然很难,但是也很有意思。(车荣赞,韩国)
  例(6)中“虽然很难”缺少成分,指代不清,表义不完整,应在“很难”的前面加上“电子学”,与前文一致,才不会让人误解。
  (二)照应冗余
  照应冗余是指在该使用零形式的地方却重复使用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或名词,造成语义的繁复,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1.人称代词冗余
  (7)我在四(西)班牙的时候,我常常做(坐)公共汽车去图书馆买英文的书。(Coccorese Giovanna,意大利)
  例(7)中人称代词“我”冗余,把前半句或后半句的“我”删掉,语句更通畅。
  2.指示代词冗余
  (8)因为听外国歌是不但听好而且可以学外国语。所以这儿在中国我有空的话,就听中国歌。(崔珉准,韩国)
  (9)从小学我很喜欢学习外文,因为这是很有意思。(维多利亚,俄罗斯)
  例(8)中根据句义,第二句中的“这儿”应指代的是“在中国”,但如果二者并列出现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应删去“这儿”;例(9)中“这”指代的是前文中提到的“学习外文”,删去“这是”不影响句子的整体意思,反而更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
  3.名词冗余
  (10)那是(次)我跟朋友一起外边为了打台球。大概打三个小时台球了。一个泰国朋友打台球打得太棒了。(甲田拓,日本)
  例(10)中一连出现了三次“打台球”,应保留第一次出现的“打台球”,删去后两句的“台球”,以使句子更加简洁凝练。
  (三)照应不当
  照应不当是指虽然使用了照应来衔接语段,但是形式结构不正确或内容不清晰、不明确,从而影响了上下文的衔接。
  1.人称照应不当
  1)人称代词指代不明
  (11)我在家里每天看电视和电影。每次它们吸引我的心。(甲田拓,日本)
  (12)冬天的时候我根(跟)我爸爸妈妈一起游行。因为在俄罗斯天气很冷,可是我们都喜欢游泳和打鱼。(维多利亚,俄罗斯)
  例(11)中虽然使用了“它们”来指代上文提到的内容,但是指代内容不清楚,不知是指代“看电视和电影”这种活动,还是指代“电视和电影”中的内容,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指代后者更为合理,故把“它们”改为“它们的内容”更恰当;例(12)中“我们”指代不清,既可以指代“俄罗斯人民”,也可以指代“我和爸爸妈妈”,所以“我们”改为“我们俄罗斯人”或“我们全家”更合适。   2)人称代词误用为名词
  (13)这件事一般让我的父母头痛。高中毕业以后我父母建议我去设计大学。(林莉娇,印度尼西亚)
  (14)然后下课以后我女朋友叫我没(汉)语,现在我女朋友的班是中一。(代文,印度尼西亚)
  例(13)中第一句中已经出现了“我的父母”,第二句承接上句展开说明,同样的指人成分可以用人称代词指代,所以第二句中的“我父母”应换成“他们”;例(14)中,第二个“我女朋友”应换为“她”,使语句更简洁通顺。
  2.指示照应不当
  1)指示代词误用为名词
  (15)我不喜欢去公园看书因为在公园里有很多人玩儿。(Coccorese Giovanna,意大利)
  (16)这是我的第二次在中国,第一次我去过北京,我觉得北京人很友好。(Arantes Virginie,葡萄牙)
  例(15)中,“公园”重复出现,不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第二个“公园”应改为指示代词“那里”;例(16)中第三小句仍在谈论“北京”,与第二小句叙述的内容有承接,所以把“北京人”换成“那里的人”更合适。
  2)近指代词与远指代词混淆
  (17)今年因为我在中国我要去杭州,所以我可以爬上(山),一个中国朋友说这个地方很好看。(Arantes Virginie,葡萄牙)
  (18)我去过在英国,在这里我看了很多英语的书。(Arpaia Claudia,意大利)
  例(17)中,近指代词“这个”和远指代词“那个”混淆使用了,根据句义,“这个地方”应指的是“杭州”,但作者还没去杭州,只是打算去,所以“杭州”对于作者来说属于远指,应用远指代词“那个”指代更为合适;例(18)中,“在这里”应指代的是“在英国”,因为“去英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从时间上说算是远指,应用“那里”表示远指。
  3)指示代词与指示对象不一致
  (19)排球俱乐部的人都很好。平时边我喝(和)那个人们一起去玩儿。(坂本阿华里,日本)
  例(19)中作者误用了“表示人或事物”的指示代词“那个”来表示“处所”指示代词“那里”,所以“那个人们”应该改为“那里的人们”,这样句义才清晰。
  3.比较照应不当
  (20)在学校里我喜欢画画儿比学习。(林莉娇,印度尼西亚)
  例(20)使用的是具体比较,把“画画儿”和“学习”进行比较,正确的形式应为“比……+形/副”,她漏掉了“形/副”的部分。
  上述实例及图表中的数据显示出,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照应偏误主要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出现总次数较为平均,但三种大类型下细分的小类型中的偏误出现次数却有所差异,这说明留学生的偏误在某些方面较为集中,例如人称代词的缺失和冗余、指示照应不当等,这些偏误对今后进行对外汉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教学建议
  本文从教材和教学两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减少留学生语篇衔接中出现的偏误,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水平。
  (一)教材方面
  教材是语言学习者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编写者在编写汉语教材时,应重视语篇教学。在选取课文的时候,应避免选取不使用显性衔接手段的文章,而应选择表达形式规范的、标准的文章。要以话题为线索尽量选取不同体裁的课文。这样做不仅弥补了当前教材中对于语篇衔接知识涉及不多的缺陷,而且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方面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由讲解某一具体偏误扩展到讲解某一类偏误。语篇教学需要依靠各任课老师的协作,共同完成。除了写作课以外,其他课程也同样可以进行语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语篇意识。
  注释:
  ①肖奚强.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偏误分析丛论之三[J].汉语学习,2001,(1).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朱永生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肖奚强.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一偏误分析丛论之三[J].汉语学习,2001,(1).
  [5]赵成新.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方式偏误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5,(2).
  [6]付漪川.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分析及语篇写作教学建议[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黄雅清.留学生作文中语篇衔接手段运用特点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汪菲.留学生汉语书面表达词汇衔接偏误考察及教学建议[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张述娟.语篇章中主要的衔接方式及留学生偏误考察[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陈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00083)
其他文献
世界自然基金会 (日本 )的一份最新报告表明 ,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着许多地球上最宝贵的生态区域。该报告首次特别提出了未来数十年内 ,气候变暖对那些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独特
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主要担负着核爆炸学、核试验的安全防护、核试验效应及防护、核武器参数测试、核试验的控制与技术保障,抗辐射加固和高技术的跟踪等任务。一年来,研究所
在21世纪初厦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厦门市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营造滨海生态城市,该文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发展方略。
由于填空题处于这一特殊位置,因此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这也从基础题上把学生的成绩拉开了档次.具体在解答填空题的过程中,要充分抓住填空题的本质,从“准”、“巧”、“陕
通过对限期治理企业治理前后的投入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全面分析,客观正确地评价限期治理企业限期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其经验。
1996年8月21日至24日,“兵器大学分校、辅导站经验交流及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继1995年“学以致用成果及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之后又一次全校范围内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驯化出一株能降解对苯二甲酸(TA)的诺卡氏菌属(文中称细菌A),经复壮后,接种于TA液体培养基中。研究证明,该细菌对TA废水CODCr的最大去除率可达49.46%。综合考虑不
管理也是科学。管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管理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学习管理科学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经验与科学
根据实践提出运用市场经济机制保护环境的观点,说明推进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有利于提高环保投资的效益,强化环境管理,实现“一控双达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