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驯电人”李征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有本科学历,却是一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拥有国家专利43项,专著1部,发表论文33篇。上班18年,却被称为有“21年工龄'这些“大数据”,都集中在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运维室主任助理李征身上。
  今年40岁的李征戴着眼镜、文质彬彬,说话时总带着微笑。变电运维是一项极其枯操的工作,既要日复一日的在变电站巡查,又得时刻准备,及时排查解决出现的异常。李征说:“大学毕业至今,几乎—直在一线,变电站实行三班倒,没有节假日之分。这十几年来,所有的春节和大多数节假日,都是在变电站里度过的。”
  有人曾帮他统计过,从参加工作至今,加班时间最保守能折合成1000多个工作日。同事稱,算上加班时间,李征虽然上班18年却相当于有了“21年工龄”。
  鸟类在电力设备架构上筑巢——这是威胁电网运行安全的一项老大难问题,市面上有以声波、风力等为原理的各类驱鸟器,但鸟类容易产生适应性。为了解决这一“顽疾'李征借鉴飞机场激光驱鸟的思路,着手研发变电站专用的激光自动驱鸟装置。李征反复试验,仅软件编程达3500多行,单片机用坏了30多片。经过几个月努力,他研制出了一种变电站专用的激光自动驱鸟装置,实现了激光驱鸟技术首次在变电站实际应用,研发的鸟类习性匹配系统是这一领域首创。
  李征说:“新技术在分享中才能应用和提高。”2013年,由李征领衔的“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从创新个体到“人才链条”,从小发明到“大特色”,他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传授给大家。“实现制造强国,中国需要更多的高级技工。,,李征说,建议单独设立一个针对高技能技工的全国性荣誉称号,激励更多的工人投身到技术革新中。 邢大军据《新华每日电讯》整理
其他文献
格非,本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映》、《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_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会提起的作品。本文的作者朱伟是资深媒体人,原《三联生
期刊
我們家乡有个城市叫怀化,现在是个交通枢纽、大城市了。一次,从家乡来了一帮青年,有画油画的,有画国画的,有画抽象画的,他们在北京办了一个展览会。说真的,他们的画都很好,而且不是普通的好,是相当好了。  但是到了写展览会的前言时,却写:我们这一群年轻人要摧毁那个旧的艺术,建立一个什么新的东西,怎么怎么,势不两立。  过了几天,这一帮人到我家里来了,我说:“你们这帮乡下人嘛,头一次到北京,之前就没有来过
期刊
“你们来这里干什么?来这干什么?”一名犯人在铁门的另一端大喊大叫,叫声甚至盖过了莱斯利监狱里的嘈杂声。他发现了笔者戴着麦克风,想知道笔者来这里干什么。皮哑·辛哈监狱长那会正带着笔者进行参观,她停了下来跟这名犯人聊了一下。但是,这名男犯人却情绪失控,他激动地喊道:“这个监狱简直糟透了!”  44岁的亚洲女性  44岁的辛哈负责管理莱斯利监狱已经一年多了,当这个身高不那么出众的亚裔女性出现在人们面前,
期刊
印象中,大佬们的早餐基本上是这三个路数:  要么丰盛,像王健林一顿早餐30个菜;要么健康,像刘强东,酸奶配水果;还有一种是接地气的,像雷军跟周鸿祎,面包、果汁,普普通通的一顿西式早餐。  而马云,却开辟了第四种吃法!  阿里上市三周年那天,在一套高档西餐刀具之间,马云埋头吃起了泡面,旁边还搁着两碟咸菜。  照片传出后,500万围观的网友都惊呆了!首富的早餐,难道是如此的寒酸以及不健康!  不对,这
期刊
1961年,张正芳得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为师。她终身铭记荀慧生的艺术指导:表演要“一切从人物出发”,以会、好、精、绝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由她浓缩精炼而成的花旦戏《挂画》,亦成为经典剧目。2012年,张正芳被授予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荀慧生先生的戏,1961年正式拜师。”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京剧名家张正芳日前接受采访时,回忆了跟随恩师荀慧生学戏的点滴经历。在她眼中,荀慧
期刊
日前,我与老公抽暇去郊区原厂区宿舍,看望在那雖住的公公婆婆。  这一曾经辉煌了几十年的企业虽然倒闭了,但是,这里的居民素质很高,楼道很整洁,职工们见面的亲和力依然。婆婆1931年生人,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她生活俭朴,精神矍铄,寝室里收拾的干干净,尘不染。宽大的客厅中,婆婆正在用枯瘦的右手,吃力地举着略显沉重的放大镜,看书看报,整理一些旧物。  她在那已有些泛黄的纸张上轻轻地来回抚摸着,沧桑的眸子里
期刊
陆游是南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词人和历史学家(影响力可能仅次于辛弃疾),说到他,人们往往爱在他的头顶上加一个“爱国诗人”的桂冠,倒也十分贴切。因为通观其_生的经历和创作,你就会感觉到,他甚至还不仅是一个“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个“爱国英雄”。  前文我们说到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年方十六岁的陆游,第一次去临安参加“春铨”,失利后,回到山阴,读书更加发愤,特别是在拜了当时名满天下的江西派大诗人曾
期刊
1850年,狄更斯创办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话》。在这本杂志上,狄更斯大力宣传由《柳叶刀》杂志牵头做的一项食品调查。  查尔斯·狄更斯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美食作家,他最深远的影响是,他相信每个人都有权一起坐下来享受同样的食物。  笔下饥肠辘辘的孩子  “你就是你所吃的食物”在西方已经成为谚语,意思是说,把什么样的食物放入我们的身体,决定着我们的外表、感受、思想和行动。因此,人们才去吃更少见的食物,从而造成
期刊
张爱玲写过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取材自她听到看到的一些真人真事,比如她的第一本小说集《传奇》,张爱玲便举其中《红玫瑰和白玫瑰》为证,说明其中每篇人物故事,大多“各有其本”,其中另一篇《连环套》,写的则是炎樱一位朋友的故事。张爱玲也曾坦言,小说集《惘然记》中的《色·戒》《相见欢》和《浮花浪蕊》都是曾使她震动的小故事。这些原本会随着时光湮没的尘埃往事,因张爱玲的生花妙笔变得鲜活起来,—次次
期刊
“传承”一词,原指某种学问、技艺在师徒间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当下,工匠精神、非遗传承、大师匠心,成为媒体热词,甚至不少大师成为网红。然而,冷,寂寞,清心寡欲,生死相随,才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因由。这是笔者采访“燕京八绝”非遗传承人的最深切的感受。  钟连盛手里拿着一卷设计图稿走来,我们握手,没有寒暄,直入正题。他是那种谦逊内敛的人,声音舒缓低沉,有时须侧耳细听,但无一句浮皮潦草的话,很像景泰蓝的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