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皮肤组织非消融性光热损伤过程

来源 :激光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qm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OCT技术观察活体小鼠皮肤组织在非消融性激光作用后光热损伤及其修复过程,得出皮肤组织在此过程中形态卜的变化规律.利用OCT散射模型得出皮肤在激光作用前后光学参数中衰减系数的变化,根据所获得的光学参数的变化量来判断热损伤程度,并分析引起散射参数变化的原因,作为临床上无损的判断光热作用下皮肤内部损伤情况的依据.结果表明OCT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活体监测光热损伤及其修复过程的工具.
其他文献
研究食物中含有的天然抗氧化剂对光动力疗法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在常规培养的K562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染料木素、鞣花酸、山竹黄酮这几种天然抗氧剂,用戊氨基乙酰丙酸-光动
首次揭示了调制点光源在均匀散射介质中的传输规律。只要调制光信号的中心角频率大大于其带宽且小小于光速与介质吸收系数的乘积,那么调制点光源在均匀散射介质中的峰值能流率
探讨新型光敏剂ZnPcH1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杀伤机制。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DNA片段化分析、TUNN
研究了激光照射下猪肝组织传热过程温度场空间分布的动态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利用激光分布公式获得猪肝组织的温度场空间分布,并采用K型热电偶和热电偶放大器来测量猪肝组
为了了解湖南长沙某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AmpC 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及其基因型,收集了该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104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