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15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建平县医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564例,其中诊断为黑变病15例,总结分析如下。
其他文献
多年来,她用双手托起了无数生命,以妙手回春的医术解除了许多患者的病痛,被广大患者亲切地誉为“生命守护神”。她就是2006年北京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称号获得者——
对地面气象站测报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针对自动站计算机故障、停电时处理方法、大风天气时蒸发量的观测、对时以及日照上传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正> 我在下台站检查工作,发现有的台站在雨后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现在天气报21(或25)时,常常漏记轻雾。有的观测员认为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记轻雾没有什么意思。现就此
期刊
奥地利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显示,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死亡率相对较高。此前一般认为,缺乏维生素D对人体骨骼生长发育不利。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多数医生认
新课程理念突出以生为本,突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针对参振质量及其约束影响的模糊认识,讨论了参振质量的时空可变性与约束内力的力学属性.结合两个典型案例研究表明:参振质量是决定六连杆机构基频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呈现周期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初中生学习英语,初一没有变化,初二开始分化,初三已经老化。那么,应如何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之于教学的价值?如何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来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然后确
活动目的:1.以了解&#39;张之洞在武汉的建设成就&#39;为例,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39;洋务运动&#39;的延伸,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的“发生”和“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师必须要遵循这些规律,使教学流程的推进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合拍共振。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打造高效课堂在于抓住各个教学流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发生点”,现例举如下,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打造课堂导入的“生长点”  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的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构建和主动生成就成了空话
临床药学在中国举步维艰,而作为药理生,初下临床或许会遭遇到很多阻碍,但如果没有临床经验,药学的进步就只能是闭门造车。那么,究竟药理生下临床对不对,怎样下?一直是从事临床药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