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膨胀的原因及治理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十年间,消费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程度相比,严重不协调年年都是前者高于后者。最高的高出17.6个百分点(1980、1986年),说明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差,而在消费上却普遍存在短期行为。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反映消费基金收支状况的两指标:职工工资总额和银行工资和对个人其他现金支出。有的同志用职工工资总额年增长率与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年
其他文献
<正> 最近,我行对衡水市55户企业调查发现,企业资金流散问题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1.新上项目挤一块。近年来,工业项目的新建、扩建及商业网点的扩大,多数都是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项目投产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往往造成原有资金被挤,调查发现新建工商项目5个,投产后需新增流动资金1800万元。
<正> 金融体制改革以来,金融理论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各种金融理论报刊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这其中,大多数机构和刊物名符其实,在金融体制改革中起到了
<正> 自1988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储蓄活动呈现出一种混乱状态,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吸储实物化。1988年来持续高涨的物价直接改变了城乡居民的储蓄心理和储蓄行为,同时也给银行储蓄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银行"实物储蓄",应运而生,并成为这一时期银行收储活动的显著标志。银行为有效地吸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竭力推出花样翻新的各种实物储蓄,其实物商品大到居民住宅、彩电、冰箱、机动车,小到宣传
<正> 汇率本身是一种价格,汇率变动反映的是一种货币现象,当一种货币稀缺时,该种货币的价格上升,反映在汇率上就是该种货币升值。从一国的角度看,货币的稀缺主要指外汇的稀缺,可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两种情况。绝对稀缺是指外币绝对量的短缺,如贸易上对国外商品需求量过大,而本国商品对外供给有限,因而缺乏足够的硬通货对外支付;再如当
<正> 同其他事物一样,货币政策目标也有一个质和量的规定性。其质的规定性就是判别货币政策目标是与非的原则、标准;其量的规定性则是货币政策目标的数量界限。无论是从其质的规定性来说,还是从其量的规定性来说,都面临着一个选择问题。本文试图根据一般经济政策目标设计原理,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问题,作一些进一步地探讨。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货币政策目标量的规定性——究竟是单一目标,还是多元目
<正> 中国的通货膨胀有着世界各国少有的特点,仅就其成因而言,除了国际共有的因素外,就有着绝无仅有的强迫机制。本文拟对这直接威胁货币稳定、酿成通货膨胀的强迫机制,从它的系列、基础及其铲除诸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货币过量供应,非央行所愿众所周知,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一般而言,货币供应的职能,非中央银行莫属,因此,社会就有其充分的理由,将通货膨胀的责任归罪于中央银行,而中央银行亦似乎无推卸责任的余地。然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如果货币供应的职能与货币供应的权力
<正> 企业兼并近两年来已在我国悄然出现,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广泛议论。有人甚至认为:企业兼并的出现是我国企业改革的第三次浪潮。1989年4月23日至27日,江苏省中青年金融理论研究会在江苏省南通县召开了第二次理论研讨会。出席会议的60余名代表就"企业兼并"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企业兼并的内涵及其可行性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兼并是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而并非市场经济国家所特有的产物。我国的企业兼并正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
<正> 困扰之一:国家产业政策受地方区域性利益驱动发生扭曲,产业政策地方利己化,加之国家产业政策不够清晰和缺乏一个权威部门具体督导宏观政策的贯彻实施,地方政府的意愿往往决定当地银行的行为。银行屈从于多方压力,资金多被用于加工工业和一般工业,使得"五小"企业刹而不止,基建投资失控,把基础工业、重点工程硬缺口留给国家。
<正> 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上千亿元的证券存量与各地证券交易业务的相继开办,标志着证券市场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不过,我们可以发现,实际运行中的证券市场机制,由于缺乏内在的、健全的生成条件,以及存在明显的人为性、行政性表层诱导,致使非市场化现象蔓延,严重制约着规范化、竞争性、有效性市场的发育。深刻辨析证券市场的现状特征,探寻其非市场化现象滋生的因缘及其后果,从而矫正其偏差,是使证券市场健全发育的现实方略。
<正> 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发行以来,流失问题日趋严重。加之,入境旅游者手持外币高价换成人民币和被直接套走的情况也有发展。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最近,我们对陕西外汇券和外币的流失情况作了一些实地调查,感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替代外汇券以前,应当改变外汇管理上软弱无力的状况,对管理办法作一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