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书话·小约翰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2003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本书是一九五○年初我在天津买到的。宛如新书,道林纸印,非毛边。封面不知谁做,海滨悬崖,一钩新月在浮云中,有小孩在海岸奔来。在悬崖下部题书名、“荷兰望·蔼覃著,鲁迅译”。扉叶题“未名丛刊之一”,“鲁迅重译”。版权页只题“未名丛刊:12,小约翰,实价八角,不许翻印”一行,其下即为“丛刊”十九种的细目,有的有定价,有的题“即出”或“在印”“待印”。后两行云:“北京马神庙西老胡同未名社发行,有*号者北新书局发行。”
  鲁迅在书前有长长的译序,写得汪洋恣肆,实在是一篇绝妙的文字。可惜未收入别集,不大为人所知。此书自初译,继而出走厦门,转去广州,终于到处碰到“学者”,无奈逃进白云楼,用了一个月的时光,整理完毕。同时还不忘同译的齐寿山君,又时时说及自己语学的不足,和斟酌译文字句的艰难。并随意提起“正人君子”的陈源教授,真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杂文的效能。
  我在买到此书后,曾在扉叶上写了一段题记:
  
  一九五○年元旦日,重返天津。离开这个城市已经十三年。一切似乎已不再认识。从前的温馨旧梦,在冰雪之中似乎都已经溶化,不再存在。重返南开,重过梨栈,重游中街,都如此生疏。第二天又到天祥市场遛旧书摊,看了几种明抄善本,这些从前只能望望然,现在则可以进而购取了,似乎是一种“进步”。然而新文学的旧本却极少,只在书摊上得此未名丛刊初版本小约翰,尚可满意。寒风凛冽中走入起士林,居然客满。绅士淑女,衣香鬓影,热闹之至。吃着杲良所十分称赞的蛋糕,果然不错。这蛋糕还是侍者给“匀”了来的,他说:“这是今天,要是昨天……”言外好不容易,颇有得色。于是称谢。人情温煦,亦复有趣。因记此一段。一九五○·一·二,下午五时,在中街起士林。
  
  在天津我前后住过近十年,我觉得这是第二故乡似的地方。从上面短短的题记中可以看出我对她的留恋之情。在梨栈左近,有好几家戏院,是我接受京剧教育的地方,我曾看过那许多名优的歌舞;那里有劝业场、天祥、泰康商场,吸引着我的是那些书店、书摊,我几乎出一本买一本新出版的新文学书本,足足有一箱,今天看来,无一不是“珍本”了,可惜给日寇一把火烧掉了。今天重翻《小约翰》,真不能不引起我说不尽的相思。
  
  【编者附记】
  今年新开的专栏“爱书家和书”,我们已介绍了多位知名人士,本期出场的嘉宾是黄裳先生。他有诸多头衔: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等,如果挑最为突出的来说,公认是藏书大家和散文大家。
  黄裳说:“我是从小就喜欢弄笔的,更有强烈的发表欲。”他已出版的著作中,收入了1935年在南开中学撰写的《旅绥杂记》,这年16岁。今年89岁了,仍然笔耕不辍。70多年写的几百万言的作品中主要是散文,散文涵盖面极广,不少是与书有关的文字。这类篇章有搜书、访书的回忆,有书前书后的题跋。丰富的阅历和文化的积淀,使他的文章飘逸典雅,意态纵横,既有学识又有才华,既有历史感又有书卷气。
  编者这里选了《拟书话·小约翰》,与读者共赏。
  书话,指关于书及与书有关的人和事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早在上世纪40年代,唐弢先生就着力于书话写作。他主张把书话当散文来写,说:“书话的散文因素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气息。”黄裳与唐弢早就是购书的同道,他赞同唐弢的主张,也写书话,并谦虚地说自己是在模仿:“仿弢公笔意,少少记之,因题为《拟书话》。”
  《小约翰》是荷兰作家望·蔼覃(1860~1932)的长篇童话。望·蔼覃是医师,又是作家。书中写了金虫的生平、菌类的言行、火萤的理想、蚂蚁的理论,充满了象征意义,已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鲁迅说:这本书“叙约翰原是大自然的朋友,因为求知,终于成为他所憎恶的人类了”。
  文中说的“鲁迅在书前有长长的译序”,指的是书的《小引》。鲁迅在《小引》中不只是叙述了他与友人合译《小约翰》的经过,而且说了他离开北京去厦门,又由厦门到广州的一个时期的观感,表现了对当时(1927年)社会黑暗、政治威压的郁闷与愤怒,以及对文化教育界某些人的厌恶与鄙视,如同一篇杂文。黄裳说:“写得汪洋恣肆,实在是一篇绝妙的文字。”
  黄裳是山东人,小时候随家人去了天津,在南开中学读书。后到上海,考入交通大学电机系。抗战爆发,1942年辗转到重庆继续攻读。学业未竟,应招入伍,任援华抗战的美军翻译。胜利后,到《文汇报》当记者。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他作为《文汇报》记者到北京采访。途中由青岛至天津,回到他度过美好的少年期时光的城市。文中的一段“题记”,记下了他对第二故乡久别重逢的感受。黄裳认为:“写《书话》不妨稍详,甚至说些题外话也不要紧,也就是说不妨写得随便些。”
  黄裳的书始终有一大批铁杆读者,点一点读书网就可以看到“黄迷”之多,而且年龄有老有少、层次有高有低。读他的书话,如晤清风朗月,林中甘泉,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份行云流水的洒脱。台湾书评人傅月庵一篇写黄裳的文章,题目就是直截了当的三个字:爱黄裳。(余 冰)
其他文献
“置若罔闻”与“熟视无睹”    “商品这个东西我们天天见它,有些人却置若罔闻,不去研究它的规律。”这句话是把“置若罔闻”和“熟视无睹”混用了。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满不在乎,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予理会。罔:无,没有。闻:听,听见。例如:①交通协管员再三叮嘱行人过马路,不要闯红灯,可是那些人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大摇大摆,照闯不误。②如果你们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
期刊
“晨光”与“辰光”    请看下丽的例句:  ①他看了眼窗外,发现晨光微曦,这才知道,竟已是第二天的清晨了。  (《健康时报》2007.5.14)  ②冬天的晨光洒满大地。  (《人民日报》2006.12.11)  ③贾府烈火烹油的好辰光托她的福又延了几年。  (《京华时报》2004.6.30)  ④因为这一年,我为工作之事与先生的联系较多,探访稍勤于前,自然也就留下了一些“无比的辰光”。  [《
期刊
五、判断句     就是名词谓语句。常见的有五种形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2.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3.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5.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2008年考查了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这实质上是“者”“也”表判断
期刊
北京站北面不远的地方,如今高楼林立,25年前这里是胡同交错市民聚居的平房。有一条小胡同叫丰收胡同,21号是诗人艾青的住宅。  我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艾青夫人高瑛。早几天电话联系拜访艾青,高瑛女士安排在今天上午。她为人热情,一见面就说,刚来了几位客人,一道到客厅谈吧,艾老喜欢热闹。客厅就在大门旁边,坐南朝北。我从客厅的窗户向外望,这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小院,北、东、南三面都有房屋,西边好像就是院墙了
期刊
到海外之后,有两个诗人的名字,常常给我力量,或者说,有两个诗人的名字,总是在帮助我解脱。一个是歌德,一个是陶渊明。人们通常认为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但对于我,他们两位的名字都很积极,都很精彩,都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歌德通过他的浮士德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和魔鬼较量的战场,唯有坚韧不拔的前行者能够获救。浮士德最后超越了世间的苦痛,正是仰仗于他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前奔的精神。他死时拥着他升入苍穹
期刊
从今年开始,《咬文嚼字》杂志社编写的年度语文档案《咬文嚼字绿皮书》中,将逐年发布上一年度的“十大流行语”。  “十大流行语”的推选并认定,遵循三个条件:第一,时尚性。要能够体现每一年度新闻媒体语言和社会交际语言的特点。第二,大众性。至少是经常阅读报刊的人群所熟悉所认可的。第三,具有某种表达效果。或言简意赅,或形象生动,或追新趋异,或突显语意,或发人深省,或引导联想。  根据这些要求,《咬文嚼字》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段话清楚地让我们认识到写作和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联系,也更清楚地让我们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如何真正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成了教师的一项重要科研课题。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广东湛江师范学院的刘海涛教授开设这一栏目,带你走进新写作课程,有针对性地探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
乡镇上有一种“来扇馆”,就是茶馆,客人来了,才把炉子里的火扇旺,炖开了水冲茶,所以得了这个名称。每天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来扇馆”却名不副实了,急急忙忙扇炉子还嫌来不及应付,哪里有客来才扇那么清闲?原来这个时候,镇上称为某爷某爷的先生们睡得酣足了,醒了,从床上爬起来,一手扣着衣扣,一手托着水烟袋,就光降到“来扇馆”里,泥土地上点缀着浓黄的痰,露筋的桌子上满缀着油腻和糕饼的细屑;苍蝇时飞时止,忽集忽散
期刊
古代武术中,据说有一种“回马枪”。表面看来,武术并不高明,往往战不数合,便虚晃一枪,落荒而走。但当后面追近时,却能突然反过身来,一枪把对手挑于马下。在文艺创作中,也常有这种“虚晃一枪”的手法,使作品收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这里就谈谈诗歌创作的“回马枪”吧。  有这么一个传说,说的是几位秀才,冬天赏雪吟诗。其中一个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众人不知其妙;接着第二句是:“两片三片四五片”,有人开始
期刊
30年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育效果很差”“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15年前,北大中文系朱德熙教授说过:“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简直是摧残儿童!”  5年前,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语文教育面临一个悲哀,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中国语文高峰论坛”与会的许多教师和作家承认:“语文教育效率不高”,“学生对语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