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热点句式类析(下)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判断句
  
  就是名词谓语句。常见的有五种形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2.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3.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5.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2008年考查了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这实质上是“者”“也”表判断的一种省略式。
  如: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浙江卷15题)
  这里“况,吴人”便是,这实质是“况,吴人也”或说“况者,吴人也”的一种省略式。译文:(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六、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称凝固结构,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
  1.“莫如”“莫若”
  意思是“没有……比得上”“莫如”“不如”。
  如: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全国I卷11题)
  译文: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是以”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为这个”“因此”,这里“是”是指示代词。
  如: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北京卷8题)
  译文: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3.“得无……乎”“得无……耶”
  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意思是“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如: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北京卷8题)
  译文: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恐怕会有伤教化吧?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
  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如:①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天津卷15题)
  译文: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广东卷9题)
  译文: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5.“何……之有”
  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呢?”,“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天津卷15题)
  这句中“此何难之有焉”,即“此有何难焉”,意思是:这样有什么困难呢?“以为”即“以(之)为”,介词宾语省略。
  译文: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6.“若……然”
  相当于“像……一样(似的)”,如“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或相当于“像……这样”。
  如: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上海卷19题)
  “非若吏人、百姓然”中的“若……然”,即“像……这样”。译文: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
  七、 其他
  下列几种固定句式,近两年虽未考查到,但也不可忽视。
  ⒈“有……者”
  常用于叙述的开头,以突出叙述的对象。
  如: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有……者”有时候是定语后置的一种形式。这里“有涉江者”是“人”的定语。
  ⒉“无乃……乎”
  表委婉的商榷语气,意思是“恐怕……吧?”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奈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部队精疲力竭,远方的对手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⒊“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
  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个(厉害)?
  ⒋“不……亦乎”
  表示委婉的反问,意思是“不是……吗?”或“岂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⒌“何以……为”“何……为”
  表反问,意思是“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
  如: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⒍“有以……”“无以……”
  就是“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所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名词性短语,作“有”“无”的宾语。意思是“有什么可拿来用来……”“没有什么可拿来用来……”。
  如: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译文: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⒎“有所……”“无所……”
  “有”和“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短语,作“有”和“无”的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
  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有所近”直译为“有接近的东西”。
  ⒏“如……何”“奈……何”“若……何”
  这种句式用来询问办法,可用“对……怎么样”“把……怎么样”来对译。
  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⒐“非惟……抑亦”
  表遞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⒑“庸……乎”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哪里(怎么)……呢?”
  如: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⒒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要……呢?”“还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
  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将颛臾》)
  译文:这是我们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⒓“……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句式,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译文:听到许多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固定结构,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只有江西卷作为考查点,今年则不同,有全国、北京、天津、上海4家考查了6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忽略了固定结构,往往会理不顺句意,译不准句子“大意”,更谈不上字字落实了。
  正确理解句式,必须把握“两个意识”:
  一是语言标志意识:如固定句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用“得无……乎”“得无……耶”。如文言文中被动句,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用“于”“受……于……”“为”“为……所……”“见”“见……于……”等。
  二是具体语境意识:如动词表被动的句式,即主动句式表达被动内容的句子,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如之前曾讲到的“罪细且不容”(见本刊今年第11期第46页)句中的“容”便是,这里动词“容”表被动。
  可以预测,2009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就句式而言,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等仍将是考查的热点。
其他文献
作家简介  勒·克莱齐奥(1940~ ),法国小说家,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他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他7岁起便开始文学创作尝试,23岁时以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诉讼笔录》荣膺勒诺多文学奖,惊动了西方文坛。1980年,克莱齐奥获得保尔·莫朗文学奖。1994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作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克
期刊
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③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迎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④矣
期刊
那场火是突然烧起来的。  所有的人没能记住起火的准确时间。其实,这个时候的报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搞清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那晚,惊慌失措的人都大喊大叫地往小房里跑——当然,去救火。  早晨,太阳很刺眼地过早来临。我和同学们像倒伏的稻穗一样,在空旷的草地上成片躺下。大家的眼神露出不安,谁也不说话。我看见被烧剩的残墙断壁兀自在哭泣,空气中依然有浓重的焦煳味儿。  没有人能提供线索,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期刊
在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中,赫然地出现了文言文作文的身影,非常令人振奋的是,其中还不乏满分佳作。像2004年江苏一考生写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2005年江苏一考生写的满分作文《善始之论》,以及四川一考生写的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2006年河南一考生写的满分作文《出师表》,2007年江西一考生写的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等,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满分作文。  如果你的文言文水平很高,也不妨用用
期刊
辑录/田 淡    片段选读一  子曰:“饭熟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生水,弯着胳膊作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不正当的财富和官位,对我,就像浮游在天上的云彩一般。”  【注】  《吕氏春秋·慎人篇》:古之得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  【读】  天际浮云,与我无关也。一个人活着,只要具备最基本的
期刊
新月弯弯/像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吗/我在你梦中靠岸  ——沙鸥  在上天王母处桃花盛开的季节,月宫里的桂树又添了一叶新绿,仙人王子乔的笙曲隔着彩霞传来——  日落的黄昏,偷偷走着,我捧着一缕夕阳,洒在青山绿水间,山浓,水清,夕阳恰若碎了的金盘。踩着山间青苔,坐在高高的岩石上,一隅翠竹,偶尔轻摇。我痴痴地望着山巅上,一朵彩云朝这边走来,云里还有条小溪,
期刊
1.正月十五(打语文篇目一)  2.糟糠之妻不能忘(打语文篇目一)  3.曹冲如何稱象(打语文篇目一)  4.小孩子不会说话(打语文篇目一)  5.论《梁山伯与祝英台》(打语文篇目一)  6.说话要注意团结(打语文篇目一)  7.许(打语文篇目一)  8.老北京(系铃格,打语文篇目一)  9.山顶闻禅诵(打语文篇目一)  10.消费者论坛(系铃格,打语文篇目一)  (答案请在本期找)
期刊
紫翎文学社 铿锵·蓝焱    1月1日 晴  我是一条狗,一条无家、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为何流浪?流浪何方?依稀记得是自己迷路了,亦或被主人抛弃了,似乎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风说,忘了吧,我已用泥沙将她埋葬。雨说,忘了吧,我已用泪水将她洗净!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一只流浪狗好!  为了一只落魄狗好,天大的笑话,别以为甜言蜜语就能糊弄我!还不是觊觎我这一身曾打过香水的狗皮吧!披上它,又可以骗更多的
期刊
“置若罔闻”与“熟视无睹”    “商品这个东西我们天天见它,有些人却置若罔闻,不去研究它的规律。”这句话是把“置若罔闻”和“熟视无睹”混用了。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满不在乎,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予理会。罔:无,没有。闻:听,听见。例如:①交通协管员再三叮嘱行人过马路,不要闯红灯,可是那些人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大摇大摆,照闯不误。②如果你们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
期刊
“晨光”与“辰光”    请看下丽的例句:  ①他看了眼窗外,发现晨光微曦,这才知道,竟已是第二天的清晨了。  (《健康时报》2007.5.14)  ②冬天的晨光洒满大地。  (《人民日报》2006.12.11)  ③贾府烈火烹油的好辰光托她的福又延了几年。  (《京华时报》2004.6.30)  ④因为这一年,我为工作之事与先生的联系较多,探访稍勤于前,自然也就留下了一些“无比的辰光”。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