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大型客机首飞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h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C919是中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和主流市场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干线飞机,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全经济舱布局168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增大航程5555公里。截至2017年12月,C919的订单达到785架。
  点评: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贺电中所说,C919首飞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7年,对于全球民用航空制造业来说,是精彩纷呈的一年。3月29日,巴航工业新一代支线飞机E195-E2完成首飞;3月31日,空客A319neo和波音787-10完成首飞;5月28日,俄罗斯伊尔库特公司MC-21飞机完成首飞;10月21日,空客A330neo系列飞机中的首架A330-900完成首飞。如此多的型号在一年内首飞,实属罕见。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


  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5月22日,中国商飞(COMAC)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的合资企业——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RAIC)在上海成立。CRAIC主要负责中俄联合研制新一代远程宽体飞机项目的运行工作。
  9月29日,CRAIC举行宽体客机项目命名发布仪式,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CR929中的C和R分别是中俄两国英文名称首字母,代表两国联合研制商用客机,9的寓意是合作长长久久。目前,双方已经确定了远程宽体飞机系列化发展方案,完成了飞机级指标初步定义,明确了基本型的航程(12000公里)和座级(280座)。
  点评:民机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联合研制或者组建合资公司在业内都很普遍,也有不少成功的先例。空客公司、CFM国际公司都是跨国合作的成功典范。中俄联合研制宽体客机,不仅能在技术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市场上也有很好的前景,CR929未来可期。


  空客入主庞巴迪C系列飞机项目
  10月16日,空客与庞巴迪签署了关于在C系列飞机项目上进行合作的协议。根据协议,空客将向制造和销售C系列飞机的实体——C系列飞机有限合作公司(CSALP)提供采购、销售、市场以及客户支持方面的支持。空客将获得CSALP公司50.01%的股权,庞巴迪和魁北克投资公司将分别拥有31%和19%的股权。未来,CSALP公司总部、C系列飞机主要总装线以及相关的功能配套设施将会留在魁北克。此外,空客还计划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建立新的C系列飞机总装线。
  点评:庞巴迪C系列项目可谓是历尽艰辛,在经历项目延期、订单情况不理想、与达美航空的大宗交易被美国商务部处以300%的高额关税等一系列打击后,空客入主C系列无疑是一个利好。然而,双方的合作可能遭遇一系列挑战,波音已经对此提出了质疑,未来C系列的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
  ARJ21-700飛机批生产和系列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7月9日,中国民航局在北京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ARJ21-700飞机生产许可证(PC)。这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的生产质量保证体系满足局方适航规章要求,ARJ21项目正式进入批生产阶段,同时为未来其他机型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ARJ21-700飞机已开通7条国内航线,安全运送旅客33000人次。
  与此同时,ARJ21-700飞机的系列化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11月23日,首架ARJ21公务机在上海完成首飞。ARJ21-700公务机内饰设计方案还获得2017德国“红点奖”。红点奖是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奖项之一。在航空领域,曾经获得过红点奖的有空客A350XWB和波音777-300ER。
  点评:作为中国民机产业的探路者,ARJ21-700飞机创造了我国民机发展史上的多项第一,其对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一架飞机这么简单。提升产能,对于波音和空客这样的老牌民机制造商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联合技术并购罗克韦尔柯林斯
  9月4日,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宣布,将以2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航空电子设备和内饰供应商罗克韦尔柯林斯。交易达成后,UTC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根据收购协议,UTC和罗克韦尔柯林斯称双方的航空系统部门将合并,组建一个名为Collins Aerospace Systems的新业务部门。交易达成后,新公司市值将达到1150亿美元,年销售量将达到340亿美元,仅次于波音、空客和洛克希德·马丁。
  而在2017年年初,赛峰集团也宣布将出资100亿欧元收购卓达宇航集团。合并后,公司的营业额将达到210亿欧元。
  点评:2017年,“并购”无疑是世界民机产业的一个重要关键词。近年来,一些零部件供应商和材料供应商表现出强烈的“做大”欲望。这种欲望源自两方面因素:一是完善产品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二是主制造商对利润丰厚的一些零部件和材料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开始向下游发展,抱团取暖对于供应商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波音首个海外工厂落户舟山
  9月26日,波音公司与中国商飞公司合资的舟山波音完工中心有限公司和波音·商飞联合项目中心正式签约揭牌。该中心主营波音737MAX系列飞机的内饰安装、喷涂、维修、维护、交付支持以及与上述业务配套的相关服务。预计2018年5月完成首期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并具备投产条件。2018年底,第一架“舟山产”737MAX飞机将交付国内客户。
  点评:这是百年波音设立的第一个海外工厂,殊为不易。由于种种原因,波音对在海外设立工厂长期持谨慎态度。与此相比,空客天津A320总装线已向中国交付超过330架飞机,A330总装线也于今年建成投产。面对中国这个未来全球最大的飞机市场,波音自然要迎头赶上。   空客收获史上最大订单
  11月15日,空客与美国投资机构Indigo Partners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向后者投资的4家航空公司(边疆航空、墨西哥Volaris航空、欧洲Wizz航空以及智利低成本航空公司JetSmart)提供430架A320系列飞机(273架A320neo和157架A321neo)。这是空客历史上最大的一笔飞机订单,以目录价格计算,该订单价值接近500亿美元。
  同一天,波音宣布迪拜航空购买225架波音737MAX客机,这是中东地区航空公司签订的最大一笔单通道飞机订单。这笔订单包括175架737MAX飞机和购买50架飞机的选择权,订单目录价格达到270亿美元。
  点评:如今,空客和波音手中分别握有大量的A320系列和737系列飞机订单。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今后一段时间的关键在于:如何迅速提升产能,将变数重重的订单变为实际飞机交付量。毕竟,到手的银子才是真的银子!


  在研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
  2017年,主制造商在加快新机型研发的同时,发动机制造商也在加快新一代发动机的研制。
  GE公司正在研制的世界上最大发动机GE9X将在波音747-400飞机上开展试飞试验。按计划,GE9X将在2019年交付,為波音777X提供动力。罗罗公司遄达XWB系列最新和最大功率衍生型发动机——遄达XWB-97获得EASA型号认证。遄达XWB-97是空客A350-1000配备的唯一发动机。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完成PD-14发动机第二阶段飞行测试。赛峰集团开始对首台开式转子发动机验证机进行地面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油耗比LEAP发动机低15%。
  点评:作为GE公司苦心打造的一款先进发动机,GE9X令人期待。不过,可能对未来产生更大影响的是开式转子技术。比当下最先进的LEAP发动机低15%的油耗,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进步!
  波音公布新型中等尺寸客机(NMA)计划
  在第52届巴黎航展期间,波音公司正式公布了新型中等尺寸客机(NMA)计划以及新客机的部分细节。波音NMA飞机是一款复合材料机身和第五代复合材料机翼构成的双通道客机,座级涵盖220~270座,航程5200海里,市场容量预计超过4000架。波音计划2018年或2019年正式启动NMA项目,2023年首架机下线,2025年投入航线运营。
  点评:这是787项目以来,波音推出的首款全新机型。在波音757、7 6 7逐渐淡出市场之际,作为填补波音窄体客机与宽体客机之间市场空白的产品,NMA无疑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尽管喊了很多年,波音的中型机计划始终是“光打雷不下雨”。面对空客A321已经占据先发优势的局面,波音如果想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必须加快步伐。


  X-plane超声速客机模型开始进行风洞试验
  2月24日,洛克希德?马丁宣布,其设计的X-plane超声速喷气式客机等比模型(9︰100)已开始首次风洞试验。2016年2月,洛克希德?马丁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X-plane超声速客机初步设计签订合同。随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布“安静超声速技术”(QueSST)客机设计方案。
  QueSST的外形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包括破除弓形激波的细长尖头机身、可屏蔽噪声的三角翼、翼上安装单发动机、用于控制激波的垂尾顶部小平尾以及位于细长机身最后端的升力平尾等。
  点评:近年来,欧美在超音速客机研制上投入不少精力,在新的飞机构型和发动机技术上获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空客公司的全新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方案获得了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发明专利。如果能解决噪音和油耗问题,“协和”重生并非不可能。
其他文献
“来了,来了!”  焦急等待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一声。我抬头仰望,只见C919像一只苍鹰穿云而出,雄健的身姿一下子映入眼帘。  300米、250米、200米、150米、100米、50米……接地,人群沸腾了。欢呼声中,C919稳稳地降落在浦东机场第四跑道。首飞成功了!  来不及庆贺,我们随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不到7分钟,东航MU565航班从浦东机场第一跑道腾空而起,航班起降迅速恢复正常。  这一天
期刊
2017年10月,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与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先后签署的《适航实施程序》(IPA)正式生效,实现了两国民用航空产品的全面对等互认,内容涵盖适航审定在设计批准、生产监督活动、出口适航批准、设计批准证后活动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该协议的签署为两国民航当局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两国民用航空产品的交流和工业部门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双边环境。  双边适航协议的目的和作用
期刊
空客A320被称为“永不失速”的客机,也就是当飞行控制电脑发现飞机空速下降时,会自动下压机头姿态并增加发动机推力,让飞机改出失速状态。但是这一次,德国XL航空888T号航班就没有那么幸运,飞机失速后并没有正常改出失速状态,而是一头扎进了海里。  A320的“失速保护系统”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莫名其妙的失速  执飞888T号航班的是新西兰航空出租给德国XL航空公
期刊
作为全球第二大洲,非洲幅员辽阔,一直被业界认为是发展民航运输业的“蓝海”。但过去几十年来,非洲地区民航运输业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发展,该地区是公认的机票最昂贵、最不便于飞行的地方。但如今,随着一项计划的落地,这一现状将有望发生改变。  2018年新年伊始,第30届非盟峰会在位于埃塞俄比亚的非盟总部召开。会议期间,非盟宣布将启动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计划。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欢迎,并将其定义为影响全球民
期刊
作为一名试飞员,我飞过的各型飞机不下30种。其中,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700支线飞机的首飞给我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  2008年11月28日,上海大场机场,中外嘉宾云集,共同见证ARJ21-700飞机首飞。12时23分,耳机中传来现场指挥放飞的指令,我略微平静了一下心情,启动发动机,飞机开始滑行,加速,前轮离地,轻巧地腾空而起。尽管这样的操作程序在飞行模拟器上已经练习过不知多少次,但真的飞
期刊
10年前,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启动,宣示中国再一次迈出征服蓝天的步伐,同时也带动一批国际供应商来到中国投资设厂。如今,C919大型客机已由设想变成现实,并且成功实现了首飞,那些眼光长远的中外供应商也分享着项目进展的喜悦,逐渐步入收获期。  2017年11月3日,爱励铝业镇江工厂举行仪式,庆祝累计发货25000吨航空板材暨第25001吨航空板材交付中国商飞公司。在仪式上,爱励铝业还与经销商签署了2
期刊
近期,英国《飞行国际》杂志公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航空公司排行榜》。榜单分析表明,在合并重组以及长期向好的经济周期作用下,全球民航运输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2017年全球百强航空公司的整体利润小幅下降,但营业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0家。  10亿美元俱乐部  此次入围的100家航企的營业利润较上一年(2016年)下降3%,约为570亿美元。造成利润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北美地
期刊
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小,以追赶为特征的后发优势逐步丧失,自主创新正逐步取代引进,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在北卡罗莱纳州基蒂霍克的一处海滩上,驾驶简陋的“飞行者一号”完成了首次飞行。12秒,36.5米,莱特兄弟率先迈出了一小步。  此后,容克、杰克·斯坦纳、乔·萨特、图波列夫……一代又一代飞机设计师志无休,行不止,用智慧、汗水和勇气浇灌着日益绚烂的“现代工业之花”,只为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世界航空史也就是飞机设
期刊
C919成功首飞,引起世界各国媒体的高度关注。《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费加罗报》等一些世界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大多数报道认为,此举印证了中国领先的工业实力,展现了中国倡导新技术时代的梦想,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业水平迈入新阶段。  中国中央电视台对C919首飞进行了现场直播,超过140万人通过该新闻机构的社交媒体观看了这次飞行。这次处女航代表着某种其他东西:中国从一个一度依赖工厂产出的贫困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