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微观解读是开启有效阅读教学大门的钥匙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从根本上解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内涵,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师生围绕文本的对话,首先需要师生正确的进行文本的微观解读这个坚实的基础。从教初中语文多年,笔者充分感觉到语文学科和理科的区别很大。理科所教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是大家公认的,是天经地义的。而语文学科的阅读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是对这个道理最生动的诠释。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文本的微观解读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文本的微观解读不仅需要教者运用语言学的知识去解读文本,更需要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情绪情感、生活经历,甚至要教者运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个案的特殊方式解读具体的文本,这样才会读出属于自己的认识,属于自己的理解,属于自己的启示。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本身,才能让教者清清楚楚的认识到“到底该教什么”这个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才能正确而科学的进行文本解读的阅读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可以从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关键段落和文章结构等四个维度来有效地开展文本的微观解读,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进而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关键段落
  
  一、从关键词语的层面微观解读文本
  文章是由词语、句子和段落等内容构成的有机的整体,词语是构成文章最活跃的因素,关键词语更是文本意思传达的最基本的载体,抓住关键词语就是找到从微观的角度解读文本的一个极便捷的途径。
  那么在文中应抓住哪些关键词语进行文本微观解读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可以抓住文章关键句中关键词语,可以抓住文章抒情议论段中关键词语进行文本微观解读。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是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文,“往事”是过去的事情,课文中指的是小时候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学生时代读《千家诗》,听新旧两位国文老师上课等三件事。“依依”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形容留恋,不忍分离。结合文本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意思。往事千千万,为什么作者独钟情于这三件往事呢?原来这三件事都发生在作者早年阶段,这些事情,每一件都曾经让她那么痴迷,对她的人生产生过多么有益的影响,留给作者的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回忆。循着“往事”、“依依”这两个关键词语,细读文本之后,一切便了然于胸了。
  当然,除了抓住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之外,还可以抓住文章中心句、总起句、总括句、抒情议论句等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抓住这些关键词,可以很好的进行文本的微观解读。
  二、从关键句子的层面微观解读文本
  文本中的关键句,指的是文本中集中体现文本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作者写作目的,集中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在文中常常表现为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等。抓住关键句进行文本的微观解读,就是抓住微观解读文本的神经,达到一触神经八方皆应的奇妙效果,这样从微观层面解读文本的道路就豁然洞开。
  三、从关键段落的层面微观解读文本
  自然段是构成文本的直接单位,文本就是由一个个的自然段,紧紧地围绕文本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融合而成。构成文章的这些基本的段落的功能是否相同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不妨先打个比方。如果说一篇文章就是一道烧牛肉,那么主菜当然是牛肉了。如果一道烧牛肉全是牛肉,没有别的,那么它就不能叫做烧牛肉了,那应还叫做牛肉。因为有了青菜、香菜、辣椒、盐、糖、酱和汤水等,经过特定的烹饪,它们就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烧牛肉了。文章虽然不是一道菜,但是它和菜的道理有着惊人的相似处。文章的各自然段,有的是文章主要内容的直接体现,是文章抒情议论的基础,那就相当于牛肉。有些自然段,是在文章前部分叙写基础上的抒情议论,浸染着作者浓郁的主观感情,表达出作者独特个人感悟,闪烁着作者的思想光辉,启迪着读者的心智。这些自然段,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自然段进行文本微观解读,就是抓住了关键,细读自然段,用心的思量,反复的玩味,文本的微观解读就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好效果。
  综上所述,文本的微观解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每一位从事阅读教学的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必须练就的硬本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凡事讲效率的今天,在素质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微观解读文本就是追求阅读教学效率最大化的牢固的基石。高效微观解读文本可以从关键词语的层面展开,可以从关键句子的层面展开,可以从关键段落的层面展开。当然,还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层面和文章的题目和小标题等层面展开。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心中有微观解读文本的内在要求,有微观解读文本的自觉行动,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不断的进行反思与总结,微观解读文本的本领就会越来越强大,追求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最大化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高徐中学)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建立冻伤搽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冻伤搽剂中樟脑的含量;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10%,柱温160℃。结果樟脑在0.5-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煤层含气性是煤层气资源评价的的重要参数。豫西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发育,本文依据大量的煤田地质资料和含气量测试、瓦斯涌出量等数据,分析了含气量测试数据的可信度,深入
本文通过对分馏引起的Sm-Nd模式年龄扰动与源岩Sm-Nd模式年龄对比发现,两者模式年龄差值远大于由Nelson和DePaolo(1985)给出的Sm-Nd分馏所致的模式年龄误差公式计算出的值,经重新推导,发现原公式有误,正确的Sm-Nd分馏模式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主要是抑制病菌繁殖,消除炎症,主要选用制霉菌素、咪唑类、三唑类抗真菌药,虽然近期疗
根据全岩P2O5含量的多寡可将华南富氧花岗岩分为高磷亚类和低磷亚类,它们之间具较大的地球化学差异。高磷亚类以低硅、强过铝和低的REE总量为特征,而低磷亚类则相反。在长石、云母等矿
笔者对采自青藏高原西北部塔什库尔干县城西侧卡日巴生花岗岩体和苦子干碱性花岗岩体的7个不同高程的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自5Ma以
内蒙古黄土窑及其毗邻地区孔兹岩系已有一些1800 ̄1900Ma的锆石U-Pb年龄数据,但因孔兹岩是高级变质的沉积岩,其锆石U-Pb年龄往往代表峰期变质年龄而不是原岩沉积年龄,因此孔兹岩系属太古宙还是古元古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主阵地,因此,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自身的因素,也有课程资源的因素。在老师的因素中,除了学生水平外,最主要的就教学方式的设计了。    一、坚持以三维目标为主的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不是简单的考虑知识与技能,还要考虑知识获得的方法与过程,此外还要考虑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正确培养,这就是常说的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