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临床关系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416784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使用ELISA法检测101例3个月~20岁NHL和ALL患者初诊时sVEGF水平,并对其中获得完全缓解(CR)的61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sVEGF水平的比较.结果 81例初诊NHL患者sVEGF浓度为567.70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值(P<0.001),其中49例CR患者sVEGF浓度为253.90 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诊NHL患者sVEGF与临床分期、B症状、性别、PS评分、巨大肿块和血清LDH等临床指标无明显相关.20例ALL患者初诊时sVEGF浓度198.60 ng/L,与正常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2例CR患者sVEGF浓度为181.73 ng/L,与治疗前水平及正常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诊儿童青少年NHL患者sVEGF水平升高,CR后下降,NHL患者sVEGF水平与临床指标无相关性.初诊ALL患者的sVEGF水平无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成年人各型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P13K及其下游信号分子Akt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白血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AL初治组63例、缓解组10例、复发组7例,CML组14例,对照组11例。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P13K、Ak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13K在AL初治组、复发组、CML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CML组高于AL缓
期刊
目的 研究bcl-2、p53、Ki-67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33例行AHSCT治疗的患者淋巴瘤组织切片中Ki-67、p53、bcl-2的表达。并分析Ki-67、p53、bcl-2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生存率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p
期刊
目的 研究短发夹RNA(shRNA)对耐三氧化二砷(As2O3)的白血病K562/AS2细胞MRP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针对MRP1基因的shRNA序列,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K562/AS2细胞;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MRP1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RP1蛋白表达和细胞内柔红霉素蓄积量。结果经MRP1 shRNA作用24h后,K562/AS2细胞株中MRP1 mR
期刊
为进一步探讨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拟于2009年10月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就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研究中目前国际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专题报告,并就“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标准”进行进一步学术交流。本次会议被列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
期刊
慢性疾病性贫血(ACD)是指与慢性感染、炎症、肿瘤有关的一类贫血综合征,恶性肿瘤患者常出现贫血.近年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索(rhEPO),广泛用于贫血临床治疗方面,尤其在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避免了输血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防治化疗引起贫血的重要选择.因此,rhEPO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机制也成为研究热点。
期刊
目的 回顾性分析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间收治的19例ALCL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ALCL患者中,18例(94.74%)出现B组症状,14例(73.7%)早期出现结外侵犯.误诊率84.2%.化疗有效19例(100%),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率95%,1年及2年的无病生存率均为88.2%.早期复发1例
目的 研究MLL-AF9融合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THP-1细胞特有的MLL-AF9融合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靶向MLL-AF9的ASODN及正义核苷酸(SODN),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其转入细胞,RT-PCR法比较转染前后MLL-AF9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MLL-AF9蛋白表
目的 通过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迟发性非感染肺部并发症(LONIPC)的诊断与治疗并文献复习,提高血液病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病历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均得到有效根治.结论 LONIP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大大改善其预后。
目的 探讨伴有毛细胞的脾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2例伴有毛细胞的脾淋巴瘤,并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病特点为脾脏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或比例增加,出现数量不等的绒毛状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示该类细胞属B淋巴细胞,脾脏病理示以白髓浸润为主.如无临床症状可观望.单用氟达拉滨、脱氧助间型霉素或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有效.伴病毒感染的患者使用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