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路上的书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在华盛顿的街上,突然看到一个又一个装满了书的“鸟巢”时,会是什么新奇的感觉?
  这似乎已不是一个阅读的年代,网络时代不少人喜欢上了电子书,用手机或上网本阅读。而这些书巢,却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图书馆风:一个个迷你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供大家免费借阅。不仅风行全美,甚而流传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些迷你图书馆没有卡片目录,还晚了也不用交逾期费,只有一个原则——“取走一本书,放回一本书”,所还书籍可以是原先借走的那一本,也可以是其他书籍。
  “上周,这里出现了11本新书。”华盛顿北郊贝塞斯达居民凯文·沙利文专业描述自己的图书馆。沙利文2011年5月在自家车道的尽头搭架了一个屋形木箱作为迷你图书馆,“屋顶”上贴着一句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名言:“悬念是可怕的,我希望它一直延续下去。”
  沙利文说:“这是给我妻子的礼物,她非常喜欢阅读。”他一周放入大约30本书,其中一半为儿童读物,因为附近有一所学校,夫妇俩希望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能在图书馆驻足一下,带走一本书”。
  沙利文家的迷你图书馆形状比较常见,也有一些人别出心裁,把迷你图书馆建成大钟、机器人、剧院等形状。华盛顿图书馆馆长金尼·库珀说,“看到书箱在这座城市流行起来,真让人高兴。”
  华盛顿居民菲利普·瓦哈比今年1月也在自家屋前建了一个迷你图书馆。他发现,迷你图书馆里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新鲜书籍,大部分关乎政治,因为这里是首都,“很多人从政”,也有一名邻居捐了一本女性文学作品。
  瓦哈比坦率地说,分享阅读并非主旨,更希望以此促进邻里之间的联系。他在迷你图书馆旁边搭了一张长凳,方便大家坐着看书或者聊天。“这座城市如此冷漠,图书馆就像社区居民的一个社交场所”,瓦哈比说。
  在亚利桑那州,约翰·福特家的迷你图书馆内,多数为烹饪书。福特在书箱旁挂了几把剪刀,方便人们借书时顺便剪一把书箱下种植的香草。
  2009年,第一个迷你图书馆诞生在威斯康星州,是托德·博尔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建的,博尔的母亲是一名爱好藏书的教师。他把自家室外邮箱建成教室形状,里面放满书,让邻居免费借阅。邻居们前往借阅书籍,顺便进博尔家聊聊天,享受沟通乐趣。博尔家逐渐成了邻里聚会地点。
  博尔的好友里克·布鲁克斯非常喜欢这一创意,在麦迪逊地区的家中建了几个木书箱,也受到欢迎。
  受此启发,博尔和布鲁克斯随后创建了非营利机构“迷你免费图书馆”,建立网站推广木箱图书馆项目。他们制作多种风格的木书箱,售给有意创办者,售价从25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木箱从基础款到英国电话亭式,共同的特点是抓人眼球,而且能够保护书籍免受日晒雨淋。有意加入机构的人可以访问机构官网,注册自己的木箱图书馆地址。
  2013年10月,博尔在非洲西部国家加纳建起了20个迷你图书馆,他还在印度与慈善机构“走进学校”合作,计划在3 500所学校建立迷你图书馆。
  如今,这种分享式“书巢”正为越来越多组织和个人欢迎,迷你免费图书馆已经流传至全球至少36个国家和地区。“它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令人不可思议。”博尔说,到2014年初,“迷你图书馆”有望走进55个国家和地区,总数将达到1.5万个。
  也许某一天,当你一个人走在路上,随处都可看到这些像鸟巢一样的书的房子,你的寂寞,就有了最好的安放之地。
其他文献
钢筋水泥的城市,待得久了,心也跟着冷硬,就连月光,也是惨淡,好不容易才能在楼与楼的缝隙里透出来一丝,不易被人察觉。最近的梦里,隐隐约约全是关于童年的记忆,落英缤纷、芳草鲜美。  于是,这个四月,我想,应该出去走走。    一、我在鸟啼里醒来    驱车驶出成都三环不多时,一片春意便扑面而来,虽然晨曦微茫,但桃的红、李的白,却是分明得很。偶有鸟啼,不知是何种类,只觉悠扬婉转,说不出的愉悦动听,唤醒了
韩李李是个追求自然和感性的人。和许多从事设计创作的人一样,小时候也同样喜欢画画。有所不同的是,在画画之余,李李的另一大爱好是收藏玩具。  玩具对于李李存在着莫大的吸引,从小就收集各类玩具:塑胶、铁皮、毛绒、发条……这个玩具情结伴随李李长大,一直到现在李李的玩具库仍然在不断加入新成员。也正是这样的爱好促使李李考进了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唯一的憧憬是以后可以自己做玩具了。  2005年,李李接触了当时国外
看来,茅盾文学奖是无法摆脱矛盾了。  自8月6日公布81部入围作品之后,“参赛”的作家们每晋级和出局一次,总会惹来无数的是是非非,其中,动静最大的当属N多人抡起板砖狂砸作协主席们的高概率入选。  猜忌归猜忌,怀疑归怀疑,某种意义上而言,主席们的高概率入选,其实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81部入围作品里,没有一个主席的身影,茅盾文学奖才真正有了大问题。  尽管近年来,作协的口碑并不见得有多么好,公众
育碧蒙特丽尔工作室,这个拥有1500多名员工的庞大开发商,2008年底将再次为热衷于飞檐走壁的动作冒险类游戏玩家献上一款气势磅礴的恢宏巨作,这就是充满了天方夜谭式神秘色彩的《波斯王子:预兆》。  这是一个一分为二的世界。被侵蚀的地方充满了黑暗和悲哀,黑色的浓雾和油状物质“堕落”萦绕四周,浮在空中的黑色灰尘(代表着被腐蚀的世界),吹过大地的风沙和光影,一切一切都烘托着阴暗和腐蚀。而尚未被侵蚀的地方,
海外留学生活,就像一个千层蛋糕,层层叠叠,看上去很美,但个中滋味,只有真正吃过的人才知道。  大四那年,我以交换生身份去了法国的保罗·塞尚艾克斯一马赛第三大学(简称为马赛三大),学习管理学基础,为了更快地适应语言,同时也申请了一个大学预科课程。第二年回国领取毕业证后,经过了一系列的材料申请和面试,终于读到了硕士,学习文化机构行政管理。  离开法国前,我重游以前走过的每一个角落,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米哈
近日,某网友发帖称目睹7名南京中学生在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此帖一出,引来多方热议。在许多网友轮番抨击孩子的素质问题的同时,也有人为之鸣不平:书包实在太重了,孩子们也太累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去年我行经某地,在那里的公交车上,年轻人争相为老人让座的情景,令我难忘。也许是当地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濡染,
当初填志愿的时候,我是铁了心要做奥运会志愿者,所以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踏上了北上的道路。当然,其中也掺杂了些青春期的叛逆和逃离的念头,在18岁的我看来,青春就应该如同天际的云朵一样,飘向远方,去体验在别处的生活。  我曾经找不着北  初到京城,最让我郁闷的是方向感,据说京城坐北朝南,殿宇接天。路上向人问路,也是信手一指,满嘴京腔地告诉我应该往南或者往北。可惜一点儿方向感都没有的我实在是不辨东西
周日晚上11点,刘小姐依然挂在网上,耐心地等候着买家。身为“70后”的她在一家国际贸易公司上班,一到公司就会偷偷打开淘宝,作为江一燕的粉丝,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流浪的爬行者”店主。这家店由江一燕亲手打造,你能在其中找到她拍戏、参加通告时的服装、书籍甚至是明信片,张歆艺、陈道明等圈内好友的贴身物品也会偶尔出现在店里,进行拍卖。  网络的发达让偶像变得越来越亲民,明星开淘宝店也不算新鲜事。无论是出于公益
一  几年前,当罗伯特·皮克(Robert Pick)来到时,映入眼帘的只有棕榈树。  马尔伯勒学院马来西亚分校(Marlborough College Malaysia)校长皮克,在校园里接受采访时说:“建筑师告诉我,这块地很不错,但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努沙再也还是块处女地。”  努沙再也分校现在是马尔伯勒学院第一个国际分校。马尔伯勒学院是一所成立于1843年的英国寄宿学校,现在的英国王妃凯特·米
Millet,1987年出生的小兔子,典型的处女座完美主义者。生在山城重庆,现就读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海事研究专业,已经有些离不开新加坡的美食和艳阳了。喜欢画画、看电影、旅游、阅读和幻想,喜欢在旅途中细细体会先人留下的瑰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是大都市的时尚动感以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  2008年暑假,Millet获得了WATUSA(美国工作与旅行计划)提供的机会,在美国新泽西六旗游乐场度过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