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特征概述

来源 :教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hos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作为创造知识、创新观念、继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其宣传教育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结构,认识大学生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特征,进一步提高高校宣传教育工作质量以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特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思想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经济建设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这是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鉴于我国积贫积弱的情况,必须将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顺着时代潮流不断发展进步,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明人民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不断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需要党中央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宣传思想工作便是传播主流思想、加强群众教育的重要手段。马克思在1847年在共产主义同盟中便提出了“宣传工作”,其后在他的多本著作中都强调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历史和现实表明,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關乎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带领下建立了新中国,成功进行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我们历经挫折,例如由于错误思想的引导导致的文化大革命,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肯定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需要抓重点,高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其意识形态的巩固对于社会和谐、国家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阶级性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是一定阶级、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使一定人群形成其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里的“一定阶级、群体”就鲜明的表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表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由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因此向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维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忽视或者放弃对社会意义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则是助长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侵入,在大学校园当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也是打击敌对势力的重要抓手,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实践性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贯穿于整个宣传教育工作过程当中。首先从宣传教育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所写下的理论著作,因此实践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其次从宣传教育的手段来看,实践是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方式才能将教育内容最大限度的传播到学生心中,做到“入眼、入脑、入心”。最后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通过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目的也要落实到实践上来。总的来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如果脱离了实践就会变成“云端上的学问”,无法发挥其真实效用,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带入大学生群体当中。
  三、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世界在时时刻刻发生变化,中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要求全国各项工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不是一项新训守旧的实践活动,需要高校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首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不是单一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选择当下最热最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进行教育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当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最主要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其次,随着互联网不断改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传统宣传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大学生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将宣传教育活动与新科技结合,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法成为当前加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教育性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还包括教育内容、介体、环体等多个方面,其教育过程就是宣传教育工作者作为主体将马克思主义即教育内容灌输到大学生群体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宣传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形况、现实需求、道德水平等方面来选择宣传教育内容和手段,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朝着宣传教育方向不断调整思想状况,提高理论水平从而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由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具有教育性,因此在进行宣传活动时不仅要遵循党中央颁布的宣传原则,还要坚持国家以及高校的教育方针,以此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
  文献综述:
  [1] 何扬波. 高校宣传工作引领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00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中国政府以及高校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及其成效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保障;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学是情势所迫的集体性行动,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一些技术性困境;同时也促进了在线教  学模式的主动性变革。  关键词:教学模式;在线教学;  1.政策驱动的在线教学资源建设21世纪初,国际上兴起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纷纷加入以Coursera、edX和Uda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开展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开展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物理学
期刊
摘要: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大学体育课实施现状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教学模式的探讨也未曾停息。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数理分析等方法运行“项目化教学”的模式,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长期的实验对比,比较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参与度和身体素质变化情况,为高校公共体育课模式改革做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项目化教学;公共体育课  前言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未来中国建设的接班
期刊
摘要: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和考核方面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体系。随着新的教学理念提出及多种教学方法的推出,各个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都进行了符合校情及专业特点的教学改革,作为培养更精  更专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对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时代背景,目前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现状,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关键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研究实践,给出了基于新工
期刊
摘要:激励是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核心。在高校管理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管理激励机制,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管理部门在对教师的激励手段、方式和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必須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师管
期刊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程和任课老师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但是,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成效不明显,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1.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积极影响  1.有助于教育形式多样化。新媒体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网
期刊
摘 要:系统、科学、合理的法治教育目标定位,直接决定着法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精准、恰当、鲜活的法治教育内容安排,直接关系到法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实现程度。本文从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内容安排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目标定位上,要突出高职特点、符合法学教育规律、以纲领性文件为基础;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目的和教育性质等问题。这样,以利于更好提升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效果,同时对青少年法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犯罪问题越发严重,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研究青少年学生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的对策建议,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使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不去损害他人利益,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犯罪 预防对策  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当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具备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
期刊
摘要:目光接触是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312名大学师范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目光接触的现状与特点。研究发现:在大学课堂中,大多数学生与教师进行目光接触具有积极感受;学习成绩、座位分布以及班级容量是影响师生之间目光接触频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教学的启示有:高校教师应当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提高自身非言语行为的技巧策略,从而实
期刊
摘要:公共关系在高校学生中的实用功能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对公共关系的了解还停留在比较初浅的阶段,甚至曲解公共关系的内涵。本文也将从这个角度入手,通过研究公共关系教学的相关内容,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学生长远、可持续性地發展。  关键词:公共关系;促进作用;素质教育;  1.部分大学生对公共关系理解的误区及在处理公共关系时存在的不足  1.1对形象塑造的理解较为肤浅、狭隘。公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