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课堂互动 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里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正是学生课堂参与互动。因此,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参与互动教学势在必行。
  一、借助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去激发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着长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数学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数学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会使学生心扉敞开,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振作他们的精神,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互动。
  二、利用教材的问题情境去激发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互动首先必须让学生入境。而入境必须通过合理、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绝对值的概念非常抽象,难以理解,新课导入时,设计在车站有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三、抓住孩子们原有的知识水平进行互动
  数学有其自身的特性,许多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铺垫和后期的巩固复习深化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铺垫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很好的学习新知识。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加工,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可够到。也就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例如:教学“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仿照“ ”的方法进行思考,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孩子有效互动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互动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为学生参与课堂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菱形的性质”这一课,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先让学生对自己准备的菱形纸片进行观察,再引导学生把菱形沿两条对角线分别对折,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得到以下结论: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借助以上的设计思路,将观察,思考,语言表达等多种活动集于一体,不但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教师可在遵循《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例如:在方程的教学中,可对学生介绍储蓄额、保险、股票、债券等知识。
  五、进行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互动
  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关注到个性的差异,差异是存在的,因此教师就要做到分层备课,分层教学。让优等生能够吃饱吃好,让差等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在教学中,要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分层练习。如教学“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时,可以同时出示下面3个题:“①m(a-b)+n(a-b);②m(a-b)+n(b-a);③m(a-b)+n(b-a)+ a-b”。引导C层学生探究①题,B层学生探究②题,A层学生探究③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得到训练。
  六、利用数学游戏去激发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富有智力价值的数学游戏,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七、利用多媒体教学去激发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互动。如在学习《图形欣赏与操作》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美丽图案做成动画,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案的画法,并且学生会惊奇地看到:六角雪花图案绕中心旋转,速度由慢到快时,可产生各种各样效果奇特的图案。在美的熏陶中,学生感到几何图形变换无穷,妙不可言,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国外,普遍认为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属于社会冲突理论的研究范畴。随着社会运动发展的日益扩大,西方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角度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并创造出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国内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还是运用不同研究方法丰富扩展了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把群体性事件称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
期刊
幼儿急疹多见于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引起幼儿发烧。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2~3天后,皮疹会自行消退。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
养成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要相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过程中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定形。从小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养成教育思想古已有之,如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有句彦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等,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由于家庭环境
每天吃一个鸡蛋,是一种饮食好习惯.然而,很多人认为“我”的胆固醇含量高会影响健康,只吃蛋白,把“我”丢弃了,餐馆、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见到“我”.有关专家不止一次地帮“
期刊
逆境中,乐清工业稳步提升的原因何在?答案是:当地政府及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提升软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what is t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民族大家庭的共同繁荣,使得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我国社会经济
任何真正的哲学,它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并非仅仅是“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这集中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性和理……
摘 要 国家的本质和消亡理论是马克思国家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阶级是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时阶级也决定了国家的本质和消亡。本文在阶级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  关键词 阶级 国家 本质 消亡  一、国家的本质  国家以共同体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从构成形式上看,现代国家由领土、主权、政府和居民构成。从国家治理来看,国家通过官吏来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统治,这些官吏只是统治阶级的部分成员,
摘要:论文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内城市的发展条件,论述了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优势.又分别从辽宁沿海经济带资源环境的缺乏,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协调,辽宁沿海经济带缺乏高端人才,论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内城市发展的阻力;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内城市发展的阻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总结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对各方面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辽宁沿海 经济带 沿海经济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