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婕:饰演“林黛玉”是青春最重要的事情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zh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集鸿篇巨制的新版《红楼梦》在导演李少红的执掌下,经历整整3年的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在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陆续与观众见面了。青岛、宁波、上海等地区的播出成绩均刷新了当地首日开播电视剧的最好收视纪录。
  新版《红楼梦》开播以来,引起诸多争论,尤以“林黛玉”为甚。有观众赞扬蒋梦婕气质清纯、脱俗,适合当今的审美情趣;也有观众质疑她脸太圆,不适合演黛玉;还有观众批评她吐口水粗俗,念台词断断续续等。对于蒋梦婕来说,饰演林黛玉是她青春最重要的事情,她的一生也可能因此而改变。
  
  1.饰演黛玉令她脱胎换骨
  蒋梦婕,1989年出生在安徽芜湖,与赵薇是同乡。11岁时,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阵势,从几千人中杀出重围考取了北京舞蹈学院。小小年纪,便离开安徽去了北京,过着寄宿制的生活。因为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所以思想比同龄人成熟和独立。
  她一直觉得跳芭蕾很压抑人性,对于科班出身的她来说,学院派技术是一种折磨。老师以学生转多少圈、腿抬多高、跳多高作为考量,至于感情到不到位,感觉好不好,老师并不太在意。跳芭蕾很死板,上课时不可以说话,不可以笑,不可以做错表情,老师说什么你就要做什么,不许有自己的小动作,她觉得在框框里面生活,很不自由,特别憋屈。那些年令她备受煎熬,因为太小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想法也不能去实现。
  有一天,蒋梦婕在学校训练,有一些人过来,让她们在纸上写了姓名、年龄、身高、联系方式等,拍了照片后走了。她当时并不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突然有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说是《红楼梦》剧组的,让她去试戏,她过去了,幸运地被选为新版《红楼梦》的演员。
  在红楼剧组选角培训班时,蒋梦婕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由于是为古典名著选角,这些艺校的小女生不仅要终日浸泡在琴棋书画这类大家闺秀必备技能的训练中,还要学习形体、台词等演员的基础课程,负担之重可想而知。上培训班时,她从未想过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也不敢想。她唯一的想法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信任她的李少红导演,还有剧组其他工作人员。毕竟她是一个新演员,从来没拍过戏,他们那么信任她。
  之前,李少红导演物色大黛玉人选,花费了很多精力,接触了不少演员,其中包括知名的、不知名的。通过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具有古典气质的蒋梦婕,李少红遵从了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张庆善的建议,林黛玉由一个演员一贯到底演比较好,这样可以把角色表现得更完整,让蒋梦婕大小黛玉一肩挑。
  对于几乎没有接触过《红楼梦》的蒋梦婕来说,最难的是半文言半白话的台词。为了跨越这道坎儿,剧本还没发下来,她就把原著中每一句黛玉的台词全部背下来。“不管剧本里有没有,也不管是否能演到,我都背下来了。”她记不清到底看了多少遍原著,反正书已经被翻烂了,标签全贴满了。由于背台词太投入,她跟朋友说话的时候都会夹带着“何如、方才”之类的文言词语,有时候触景生情,她脱口而出的竟也是《红楼梦》中的诗词佳句。“人家说话夹英文,显得洋范儿,我说话就夹文言文,复古。”
  蒋梦婕从小跳芭蕾舞,所以从走路姿势等最基本的方面就要开始改变。林黛玉是个女诗人,很敏感,身世特殊,和大观园里的姐妹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把她的那种忧郁又带着浪漫的感觉演出来,很不容易。她是在大家的启发、帮助下,慢慢进入状态的。一旦进入了就很难走出来,拍完潇湘馆黛玉之死那场戏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上网、听音乐,很长时间不跟大家玩,因为那种难过的感觉还没消化。
  她没有演过戏,稚嫩在所難免。于是,NG不断,甚至很多次以后也仍然没法过关,这下没办法了,只能用最笨的——写日记。当天自己演不好的地方全部写在日记本上,后面还会附上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哪天要是犯了相同的错误,我只要翻看一下前面的日记,很快就能调整到位。”最后连导演都对她的演技刮目相看。
  拍电视剧需要通过一个团队的努力才能完成。摄影棚内温度很高,在这样的环境下穿着厚重的戏服表演对演员是一种考验,但在高处控制灯光的灯光师们要忍受比下面高十几摄氏度的高温,却没有一丝懈怠。“我们是一个团队,所有人的精神都集中在一个点上,就是要把戏拍好。这就像一张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脱节,这是我以前没有经历过的。”
  
  2.“魔鬼减肥计划”引保安盘查
  拍戏中令蒋梦婕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拍黛玉第一次见贾母的戏,那天晚上十点多才轮到她,拍了很多遍,还是哭得不够悲伤,导演很生气,当着所有人的面骂她。她很急,但是,她是个特别理智的人,所以理智地告诉自己,这是导演的激将法,没事的。骂完后,导演问她可不可以演,她点点头,其实她的情绪还是没有到位。导演坐回监视器前,喊了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就哭出来了,原本是要跪在地上,然后起来的,但是她整个人哭到完全起不来,全身麻木,头脑空白。
  她从小就不是一个爱哭的人,因为知道哭也没用,遇事时,大多是慢慢去把它想明白,所以从未感受过那种大悲大喜的情感释放,但是那场戏让她开始懂得什么叫释放感情。回到酒店后,她在房间里把这段经历写到日记中,又把事情分析了一遍,突然觉得好像对演戏有点开窍了,知道怎样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演给别人看了。
  第一次哭的时候比较有难度,怎么也进不了状态,后来慢慢表演经验多了,入戏了,就很容易哭了,哭到后来,就觉得站在镜头前面,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便是减肥。
  蒋梦婕其实并不胖,但是为了更好地诠释出林黛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她为自己制定了严苛的“魔鬼减肥”计划。
  北京盛夏的“桑拿天气”,很多人避之不及,蒋梦婕却把它看做是减肥的绝佳时机——全身裹满保鲜膜,外套厚厚的羽绒服,头戴帽子,下穿减肥裤,脚踏运动鞋,只将眼睛和鼻孔露在外面……这身让人看了都会中暑的行头,是蒋梦婕实施魔鬼减肥计划的必备武器。
  在新《红楼梦》的演员培训基地拉菲特城堡酒店,蒋梦婕第一次打扮成这样在户外跑步时,连熟悉她的保安都没认出她来,愣以为是“可疑人员”。跑了不到半小时,蒋梦婕就接受了三次盘查,急得她大呼“我是这里的客人”。
  那样严苛的减肥经历,让蒋梦婕充满了委屈。接受完保安的盘查,看到他们没认出自己觉得很搞笑,蒋梦婕边跑边一路狂笑,但笑过后又很想哭。
  减肥三个月,每天只吃一餐饭,有时在片场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吃一片水果。她瘦了10斤。
  蒋梦婕说:“这是一种状态,我要有亲身的体会内心才有东西,观众看了才能受感染。我要体会的就是林妹妹那个时期的状态,如果光靠演,只能是做表面功夫,根本入不了戏。”
  第三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跟于小彤拍对手戏,演宝玉闻黛玉身上的香味,导演设计的是从头到脚很仔细地闻下来。没想到,于小彤那天中午竟然吃了生大蒜,结果在闻她的时候,她就憋着气尽量不呼吸,都快崩溃了,心里默念着“忍忍忍”。
  
  3.在剧组过了三次生日
  扮演黛玉的蒋梦婕,在剧组里完成了她18岁成人礼,虽然那天她嘴里依旧吃着导演送她的棒棒糖,但蒋梦婕心里清楚,从今天起一切将变得不太一样。
  18岁之前,蒋梦婕一直都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芭蕾舞,直到被李少红导演选进《红楼梦》剧组,扮演黛玉,平静而略显枯燥的生活一下子离她远去了。闪光灯、红地毯、影棚、采访逐渐取代了练功房。
  蒋梦婕开始拍戏的时候是18岁,于小彤(小宝玉)更小,16岁,没有人可以像他们这样幸运,用这样的方式把那段时光记录下来,是特别珍贵的。蒋梦婕有写日记的习惯,但并不是每天都会写,而在剧组的那段时间,不管拍戏多累,她每天都会记日记,现在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还是会有很多感触。
  2009年12月7日,是“林黛玉”蒋梦婕的生日。现场除了导演李少红、制片人李小婉和诸多演员,如少年宝玉于小彤、少年宝钗李沁等之外,还有一群狂热的粉丝——蒋梦婕后援团近三十位粉丝代表,也拿着鲜花和礼物赶到剧组,为心仪的偶像庆生。
  在演员们吃晚饭的时候,忠实的粉丝们布置出“I love you”红色蜡烛造型,并举着印有蒋梦婕头像的KT板耐心等候偶像的到来。当蒋梦婕返回影棚时,立刻引来粉丝的阵阵尖叫,粉丝们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KT板,有人献上鲜花,有人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跃动的红色烛光将“林妹妹”的脸颊照映得格外漂亮。看到眼前的一切,在粉丝簇拥下的蒋梦婕欣喜不已,眼含热泪连连向粉丝们鞠躬致谢。
  整个生日party由导演李少红亲自上阵主持。点燃生日蜡烛后,蒋梦婕许下了生日愿望,大家共唱生日快乐歌,祝福小寿星生日快乐。随后,李少红拿出了一件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一把系着红色丝带的金色小锄,并寄语蒋梦婕:“希望你能够辛勤耕耘自己的演艺生涯,并且能在《红楼梦》中用这把小金锄来演绎‘黛玉葬花’!”导演的良苦用心和小礼物蕴含的美好意义,获得现场热烈的掌声,其他演员和粉丝们也纷纷祝福蒋梦婕拥有美好的前程。
  
  4.面对如潮的批评
  有网友表示少年版黛玉演员因为衣服效果“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养尊处优的深闺中慵懒的中年怨妇”。
  李少红认为原著中只是写林黛玉有“病”,“病”不一定等于“瘦”。她说:“林黛玉给我的最深印象,她就像一个精美的瓷器。”蒋梦婕的皮肤特别好,白白嫩嫩的,似乎一碰就碎。这就很像黛玉,黛玉的脆弱应该更多地来自精神和内心。再说,黛玉、宝玉所处的那个年龄,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如果黛玉病得气都喘不过来,那恋爱还怎么谈呢?
  对于林黛玉,蒋梦婕有自己的看法,黛玉不一定是表面上看起来病恹恹的样子,她表面上柔弱,骨子里却很韧、很叛逆,是很有个性的女孩,她是那个时代的“先锋少女”。蒋梦婕外表文静,内心狂热。她的爱好跟同龄人不同,喜欢听摇滚乐,性格中也像黛玉一样活跃着某种叛逆独立的因子。她认为自己饰演的林黛玉和陈晓旭饰演的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不能拿来比较。
  蒋梦婕从小一个人去北京舞蹈学院念书,比较独立,不是很喜欢哭,有了不愉快也只是写日记或什么的来释放自己。而林黛玉则算得上是中国最出名的爱哭鬼之一了,所以她的同学都问她:“你演林黛玉,你哭得出来吗?从来没见你哭过。”但现在演哭戏对她来说比演其他戏还要简单。不太容易哭,这点跟林黛玉不像。相同点是,她们都是“文艺青年”,很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李少红说她是一个太过理性的人,就算去用感性思维演戏,但感性完了她还是会回到理性思维去分析角色。所以她現在演戏,感性思维占20%~30%,理性思维占70%~80%。演林黛玉的时候,她每天吃一餐,不用电脑、不接电话,强迫自己与世隔绝,给自己创造一个感性思维的空间。但演完戏之后,理性思维让她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从角色中恢复过来。
  蒋梦婕进入剧组时不到18岁,尚未在现实生活中涉足过爱情,便穿越到另一个时空诠释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她按照原著去诠释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但私底下她对爱情却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她认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不是一个悲剧,林黛玉爱得勇敢而激烈,但她更欣赏林徽因式的才女:“不仅拥有美丽与才华,还有着清晰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且又恰到好处。虽与徐志摩惺惺相惜,却明白对方所爱的只是诗意所创造的她……最终嫁与梁思成。这正是我所钦佩与欣赏的……一个极富知性才华的美丽女子!”
  借着《红楼梦》里黛玉的角色,蒋梦婕现在在圈内算是小有名气的新人,由基努里维斯担任制片人的《功夫侠》将由她来担当主角,她扮演一个与林妹妹性格完全不同的英文教师。为了演好英文教师,蒋梦婕现在天天抱着英语书狂练习英语会话,而这些是成为一个职业演员最基本的素养。
  编辑 / 雨 雪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1994年~2000年期间军训致下肢长骨干骨折354例临床与X线资料,根据其发病机理及临床X线表现进行分型。主要分3型,Ⅰ型骨折:应力性骨折;Ⅱ型骨折:急性骨折;Ⅲ型骨折:应力性骨折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9-21日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将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
文中着眼于教育信息化给虚拟实践教学所带来的新变化,分析了云平台下虚拟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对解应用题感到头疼。其实,只要教学得法.训练有方,是可以根治学生对应用题的恐惧症的。下面谈谈我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方面
广州市某医院科室主任与一位开工厂的富婆玩婚外情,富婆有了身孕,富婆提出:情郎如与原配离婚,将付3000万元给其原配。如果是你,离不离?目前腾讯就此展开调查,参加的人数中,7773人;绝对
朋友聚会,各行各业的都有,大家高谈阔论,从潜规则谈到了职业道德,纷纷感叹坚守不易,老实人总吃亏。唯独一位律师朋友不说话,我问他,难道你们这行没有诱惑?他说,有,当然有。  那是好几年前的一个案子。一个农民工兄弟,傍晚从建筑工地下班回家,在回出租屋的路上,不小心被一辆小货车撞倒,断了一条腿。伤者住院治疗,每天要支付大笔医疗费,车主担心赔不起,干脆一分钱也不出。伤者家里很穷,现在又失去了劳动能力,急得
建立了二阶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解的一些新的振动准则,所得准则改进和补充了文献中的结果。
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安全鉴定时,发现裂缝是各种质量问题中常见的现象。而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对裂缝进行分析、鉴定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是安全鉴定工作
对北京地区1414名健康人进行Hb、RBC参考值调查,Hb男121~190g/L,女114~185g/L;RBC男3.77~6.06×10~(12)/L,女3.52~6.11×10~(12)/L。明显高于现有的参考值,可能与近年来
无论小狗是太胆小、太懒,还是忌妒心太强,他都有办法让它们变得乖巧。无论是爱欺负人的吉娃娃,还是胆小的大丹狗,他都能用不可思议的技巧和这些小狗进行交流,并通过它们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他就是在美国“狗界”大名鼎鼎的华籍狗医生李胜利……  谋生创业,接招流浪狗  1983年6月,李胜利出生于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大草原的蒙古包里,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爷爷的牧场里度过。那时候,牧场中的一群小狗成为他最亲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