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及部分社会相关因素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用标准化的量表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后的48 h、5 d、90 d进行3个时间点的随访评估,探讨决定患者功能预后的早期因素.方法 对初次发作的急性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118例的一般情况、相关危险因素、社会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运用包括Barthel指数(BI)、Rankin量表(RS)、Mortricity指数(MI)评定法、中文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在内的评估工具评测患者脑卒中发生时的自主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脑卒中本身的临床特征,脑卒中发生后第48小时、第15天、第90天时的神经、运动和精神心理因素.结果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后第48小时、第15天和第90天时BI、RS和MADRS评分不同(均P值<0.05).第48小时和第15天之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0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抑郁状态明显恢复(P<0.01).影响脑卒中患者第90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因素中,深感觉障碍、第48小时出现的肺炎和尿失禁为危险因素,第48小时的上肢肌力评分和第15天MMSE评分为保护因素.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第90天时临床因素、功能因素和社会因素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受到深感觉障碍、脑卒中后第48小时出现的肺炎和尿失禁、脑卒中后第48小时上肢肌力评分和第15天时MMSE的影响。

其他文献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ACL一旦断裂,可致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关节镜下重建ACL术是目前治疗ACL损伤的主要手段,使用的移植物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1],最常用的移植材料为自体的骨-髌腱-骨、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由于此类移植物存在取材区并发症及韧带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应用人工韧
期刊
目的 探讨早产脑性瘫痪(脑瘫)儿的脑瘫类型、胎龄、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共患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早产脑瘫儿进行智力评测、眼科检查、语言-言语功能检查、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脑电图检测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估等,分析早产脑瘫儿共患病、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水平、出生胎龄和脑瘫类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258例早产脑瘫儿中,痉挛型双瘫183例,占70.93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 MHz~300 GHz的电磁波,被用于农业、交通、通讯、医疗和军事等各个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通讯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体接触微波辐射的强度和时间与日俱增,微波对生物体的损伤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胸腰段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尿潴留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感应电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电针治疗.采用膀胱功能积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48%,对照组治愈率为2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变化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TN组)进行患侧和健侧TSEP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正常组)左右两侧TSEP进行比较.结果 TN组TSEP检测,患侧各波潜伏期延长,各波间期正常;部分伴有不同程度波幅下降;异常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关.患侧与正常组比较,N13、P19波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 观察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在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31例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采用关节松动术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并在训练后应用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固定关节于最大关节活动度2 h;对照组14例采用关节松动术加关节活动度训练.2个月后2组患者进行肘关节关节活动范围(ROM)评定和Mayo肘关节评分.结果 治疗组Mayo肘关节评分、ROM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热-磁-振疗法和噻托溴铵联合应用在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取平行、对照、随机研究.将3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T组)和噻托溴铵加热-磁-振疗法组(T+HMV组),研究周期为4周.在治疗前1天、治疗第2周末和第4周末分别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并通过Borg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总体
减重步态训练做为一种新兴的步态训练方法,目前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减重步态训练在治疗下肢功能障碍的同时,对精神、认知方面有怎样的作用,人们正在进行不断摸索,沈怡等[1]报道了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巾后抑郁情况的作用.本研究在观察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外伤伤患者下肢功能作用同时,发现其对记忆功能障碍和注意力缺陷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9例PD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以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以运动疗法为主的个体化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于入组当天(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和Berg平衡量表评定其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平衡能力.结果治疗后,对照组STE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修复钝挫伤致动物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方法 取Sprague-Dawley成年大鼠36只,制作右后肢钝挫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左侧末造模正常后肢作为正常对照.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肌卫星细胞,免疫荧光抗体细胞染色鉴定后进行荧光标记.用微量注射器抽取肌卫星细胞悬液0.2 ml缓慢注射于实验组右侧小腿腓肠肌的内、外侧头,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