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对不同大小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DZL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采用18F-FDG PET/CT技术对不同大小的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18F-FDG PET/CT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外病灶将患者分为PET组和CT组,每组各40例。结果 CT组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ET组患者。结论 采用18F-FDG PET/CT技术对不同大小的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可以对该类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可以使该类患者的病情对的确诊率进一步提高,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有效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关键词】 18F-FDG PET/CT;孤立性肺结节;诊断
   肺部结节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大小不足3cm的在患者的肺部出现的实性病变,该类患者在临床上的定性诊断相对而言比较困难,该病症的影像学表现也相对比较的复杂,影像学是否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会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愈后产生直接的影响,结节病变的边缘发生具体的形态变化是对该病患者的病变进行定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1]。为了对采用18F-FDG PET/CT技术对不同大小的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找到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更有效方法,使患者的病情在就诊的最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诊断,使该类患者病情的漏诊和误诊率进一步降低,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有效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外病灶将患者分为PET组和CT组,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这五年时间内,抽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有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4岁,年龄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54.7岁;患者中有43例男性患者和37例女性患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痰中带血、咳嗽、发热、胸痛;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采用18F-FDG PET/CT技术对抽样中的80例患者进行诊断,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外病灶将患者分为PET组和CT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CT组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ET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比较(%)
  3 讨论
   肺孤立性结节指的是一些不伴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肺不张或肺炎的肺实质内圆形或椭圆形而导致出现的密影,该类肿瘤的的直径在3cm以下。临床上一些严重的恶性肿瘤及其它肺内良性病变,如结核瘤、球形肺炎、炎性假瘤、霉菌感染、机化性肺炎、动静脉畸形、血管瘤、细支气管囊肿、圆形肺不张等均可以表现为肺孤立性结节症状[2]。对患有肺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质在早期进行准确的鉴别对于临床的决策的及时准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临床对患有肺癌的患者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及时采用手或其他有效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达到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和生活质量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必要的开胸手术的台数进一步减少,使患者治疗的痛苦感明显降低,使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也随之减少[3]。由于18F-FDG PET/CT诊断技术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 是否可以将18F-FDG PET/CT应用在对患有肺孤立性结节的患者进行一线鉴别诊断的过程中在临床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据相关文献报道, 18F-FDG PET/CT可以被选择性的应用在具有60%左右概率可能发生为恶性肿瘤或高度怀疑恶性拟进行手术的患有肺孤立性结节的患者中[4]。
   总而言之,采用18F-FDG PET/CT技术对不同大小的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可以对该类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可以使该类患者的病情对的确诊率进一步提高,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有效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丁其勇,滑炎卿,管一晖,等.PET和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对照研究[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8,25(15):262-263.
  [2] 苏勇,赵充,谢传淼,等.CT、MRI和PET/CT对鼻咽癌局部肿瘤检测差异的初步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5):249-250.
  [3] 黄钢,赵军,刘建军,等.客观评价18F-FDG PET/CT肿瘤显像误诊现象[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7,27(13):129-130.
  [4] 张冬萍,吴湖炳,王全师,等.肺癌骨转移病灶18F-FDG PET/CT图像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11(16):437-438.
其他文献
一、文本涉及内容庞杂  高中新课程将高中教材分为必修五个模块和选修三个模块,必修每册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兼顾了语文教学所要做到的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问题是在有限的课时里要去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语文老师不知所措,做一个语文老师好难。  语文必修教材在“致同学们”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们步入新的课堂,又一道美丽的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慢性获得性血管内溶血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其病变基础与血细胞膜上缺乏糖化磷脂酰肌醇(CPD锚蛋白有关,CD55、CD59就是一种GPI锚蛋白。以流式细胞仪检测GPI缺陷的血细胞,较前以补体溶血为依据的试验方法更为特异。CD59检测尤为可靠。本文报告了CD59在PNH及AA-PNH综合征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D59检测在诊断PNH及AA-PNH综合征上的,脑床意义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采用改进的TURP术治疗176例BPH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出院时、随访3个月的前列腺症状评
本文对颅脑损伤持续昏迷病人全胃肠道外静脉高营养(TPN)的实施方法,从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基础研究、理论分析与临床介绍。阐明了TPN对颅脑损伤持续昏迷病人在能量、
早在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就说过:“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于是有人就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作为少数民族语文老师,我认为我们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学生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元素渗透在学生的作文里。  我们所教的学生有百分之八十五都是少数民族。这里有积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
摘 要:慢性胃炎一般起病慢,潜伏期长,病程迁延持续时间长,且一般不能完全治愈,只能缓解或控制其症状,而护理干预是慢性病人护理的重要方面,因为病人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感受和反应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所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结果。本文通过对25例住院慢性胃炎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探讨倾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疏导、强调正确的知识和观点、鼓励和暗示、争取家庭支持等在治疗慢性胃炎病人中的作用。  
在新课标理念下,对中学生作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作文中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在整篇作文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特别是在描写人物时,可以将文中的人物表现得更为传神,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动作描写技巧,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就成语在动作描写中的使用技巧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以提高中学生的成语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一、紧贴生活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越来越多
临床上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使用非常普遍的抗生素,我们在用药过程中发现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有配伍禁忌。
宫腔镜检查可以了解有无导致不孕的宫腔内因素,在检查过程中,实施充分的心理护理、手术配合、防止并发症等对帮助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顺利性是重要有效的。
中学语文课堂是传承鲁迅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鲁迅作品不仅教人如何作文,而且教人如何做人。这些对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情操都有重要意义,对其人格的生成和修养的提高也会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语文学习中,青少年学生与这位文学界伟人存在较大隔阂,很难与鲁迅进行精神的沟通,甚至不愿走近鲁迅,疏离排斥他。  一、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其一,学生与鲁迅作品的距离感。鲁迅作品容纳了博大深邃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