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将获取文本知识、感受文本情感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获取、肤浅体悟的层面,还需要开展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真正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基。
  一、用信息练能力,彰显教材范例效能
  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只注重内容层面的教学弊端。很多教师都将了解课文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认为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文本所传递的知识,就算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文本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更不等于课程内容。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资源,从而借助于信息来发展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太阳》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以严谨而精准的语言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很多教师花费一整节课的时间,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怎么远、怎么大、怎么热”上,让学生了解具体数据,活脱脱将一节语文课演变成为了一节科学课。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太阳的特点当然是必要的,这既能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又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获取了文本信息之外,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搭建统整和表达的平台,借助信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表达平台:(1)创设“天文研究新闻发布会”的情境,组织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发布对太阳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文本知识与搜集来的资料进行统整,以锻炼学生整合信息、归类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2)制作“太阳小卡片”,尝试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改写,体悟文本语言表达的不同风格和各自的表达效果。(3)开展“太阳的自述”主题演讲活动,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将自己看成太阳,向听众介绍“自己”。
  语文教学提倡从“教課文”向“教语文”的过渡。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停留在获取知识的层面,而是通过三项活动,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推动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用情境搭支架,促进教学任务转化
  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可以用任务的形式呈现,但这种呈现方式切不可过于生硬,否则不仅无法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还会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产生。为此,教师要加强教学任务推进的设计感,不能仅仅局限在形式上,而需要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引导学生朝着更加深入的层面聚焦,推动语文要素落实,最终借助情境达成目标。
  如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的教学,依托单元设置的“简要复述”这个语文要素,一位教师并没有直接将复述的任务抛出来,而是紧扣文本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语段,厘清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环节:救新娘、惩首恶、吓官绅;其次,关注主要人物西门豹的言行细节,感受西门豹在惩治恶人时的聪明与智慧。很多教师教学到这一环节时,开始直接要求学生尝试用复述的方式来讲讲这个故事。这样直接呈现教学要求的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结合这篇课文内容,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复述的情境:“假如那些原本逃离邺县的老百姓,现在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想要你来讲讲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你会怎么讲呢?”
  同样都是复述故事,但设计了可感的情境,就让学生有了鲜明的对象感,虚拟听众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表达乐趣。这种情境感也让学生有了自己表达的定位,旨在讲述故事给别人听,这对于学生吸收和统整文本信息以及融入自己的想象、感受,都起到了必要的推动作用。
  三、用方法扩效益,凸显课堂教学精髓
  在语文教学积极倡导多元化解读的基础上,教师要从重“结果”向重“方法”的层面转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充分理解单元语文要素基础上,找准与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结点,相机渗透学习方法,重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统编本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的教学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语言文字是文本外显的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语言细节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本的意思,还要让学生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与人物进行直接对话。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在阅读中圈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和关键词语,并进行交流,殊不知,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所需要着力的地方是“如何从这些细节中感受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在这里教师却没有对学生进行点拨与引导。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这篇课文描写的事件和场景,向学生渗透三种基本策略:其一,分层次。根据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将整篇文章分为“听到消息”“斟酌葬地”两个层次,旨在从事件中感受毛主席的情感变化。其二,想画面。真正会阅读的学生就应该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可感而直观的画面,在自身意识中树立鲜活的形象,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中体悟情感。其三,做批注。学生对语言的体悟一般都会经历从感性积累到理性理解的过程,转化为画面会帮助他们在内心意识中形成丰富的积淀。教师还可以利用批注的形式,组织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深度的理解,比如紧扣“岸英!岸英!”这种喃喃的呼唤,学生可以想象主席当时的表情、动作,继而以批注的文字,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有了这样的教学,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充实的,更是有效的。他们不仅深入语言,感受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更为关键的是掌握了“分层次”“想画面”“做批注”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能够带得走的能力。
  四、用统整建框架,设置课堂教学结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相对完整和充分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不宜将一节课分得太碎,而需要形成聚合之力,运用逻辑思维,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策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这一单元的说明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如何才能让其成为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范本呢?笔者没有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展开认知探究,而是设计具有广阔认知活动空间的教学结构:首先,紧扣数字快速阅读。为了清晰而具体地展现事物特点,作者常常会运用清晰、具体的数字加以呈现。这篇课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以从慢到快的顺序,展现了不同事物的速度。因此,提取数字信息,就能快速地感知文本内容。其次,紧扣关键句快速阅读。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语句与语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这篇课文为了凸显逐层递进的特点,每个语段都有一句结构相同的“什么事物比什么事物速度更快”的句式,把握了这一点,教师就把握了文本内容的结构。
  教学中,教师将内容理解、速度阅读和思维训练等诸多训练融合起来,推动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语文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范例作用,善用教材、用好教材,扭转只关注内容的做法,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从2019年9月开始,全面使用统编本教材。我们发现很多经典的课文再次入选了统编本教材。但由于编排的年级不同,这部分再次入选的课文将面临着“二次教学”的情况。在教学中,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是要重新审视这些“旧”课文,进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值得我们思考。教师可以借助统编本教材的编写用意以及学生学段的变化,对这一类课文进行重新考量,让其发挥应有的教学价值。  一、把握語文要素,重新确立教学方向  一篇纯粹的
摘要: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隶以来,队伍职能由应对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大应急”跨越,面对愈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灾害事故更需要配好符合实战需求的高、精、尖装备,实现人与装备的结合,才能顺利完成好各类灭火救援任务。而交接班、车场日作为指战员熟悉车辆装备器材的重要方式,需要进一步改善实施方法和提高执行效率。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队伍交接班、车场日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高效实施交接班、车场日的方法,为提升指战员装
摘要:相较于中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隐患更为突出,并且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十分严重。在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过程中,需要充分根据高层建筑的消防特点,科学有序地开展防火监督工作,努力消除火灾隐患,建立系统化高层建筑火灾预防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本文在高层建筑消防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重要性,并且明确了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继而提出了强化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并对疑惑的解决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结合自己执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就运用提问策略阅读方法的指导与各位同行进行分享。  一、 预习旁批问题,培养提问意识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提问”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旨在让学生学习提问方法,尝试自主提问。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首先抓住预习环节,要求学生预习时从理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培养包含了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感知解构、吸收内化等多个方面。古诗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往往寥寥数语就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培养学生语感意识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词展现的意境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深度辨析,在品味中捕捉语感资源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善于捕
摘要:隧道是当前交通道路环境中的重要构成,建筑结构较为复杂,环境封闭,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车内人员无法及时逃生,且隧道通风条件较差,火灾浓烟会在隧道中聚集不散。因此,对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应急救援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针对隧道火灾的原因与隐患以及隧道火灾事故的特征進行研究,提出隧道火灾的预防策略与应急救援策略。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应急救援  我国对于公路隧道建设的人力和财力投入越来越多,公
海洋有机碳存量估算对研究碳循环过程和预估气候变化趋势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有机碳存量可以通过遥感反射率、水体光学特性等参数反演得到。根据东海水域的水体特性,对比了多种有机碳反演算法,并结合东海有机碳垂直分布情况,得到一套完整的东海有机碳存量估算模型。利用2010年MODIS提供的遥感反射率数据和Argo提供的温盐数据,对中国东海区域的有机碳储量分季节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全水柱有机碳储量在1.53
摘要:近年来我国冷库火灾频频发生,这不得不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我们要根据已有的案例,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解决冷库的消防安全问题,有效落实火灾的具体防控措施以及冷库的规范化建造和相关管理层的监管工作,进而最大限度杜绝火灾的发生。  关键词:冷库火灾;防控措施  一、冷库火灾事故起因分析  (一)冷库建筑以及设备管道的保温材料  1.保温材料效果差  众所周知,保温材料的使用是冷库贮藏的关键,而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