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踝后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较小创面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内踝后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较小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对7例跟腱区较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以内踝后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移位修复,皮瓣大小为6.0 cm×3.0 cm~9.0 cm×4.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8个月,皮瓣血运良好,外形无臃肿,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踝关节活动无障碍.所有患者对术后功能、外形均感满意.结论 以内踝后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疗程短等优点,是修复跟腱区较小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两种鼻翼基底缩窄术(alar base suturing,ABS)控制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效果.方法 55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均接受了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或分块截骨术,按随机数表分为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口外入路ABS,对照组采用口内入路ABS.采用3dMD立体照相测量法,于术前、术后3个月拍摄患者面部三维照片,定点测量鼻部形态变化,测
目的 探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2年4月,对20例末节断指患者,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指侧方静脉动脉化,用近端优势侧指动脉与远端优势侧指侧方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吻合非优势侧指侧方静脉作为回路.结果 所有患者的再植指均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18例获6 ~12个月随访,再植指外形良好、指腹饱满、指体无明显萎缩;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平均为(15.
中国女性的乳头美学标准为:乳头平均高度为8 ~ 10 mm,平均直径8~12 mm[1].除了直径和高度均增大的乳头肥大类型外,在临床中还常见肥大的乳头形态各异,尤其乳头部,会因哺乳变得形态很不规则.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我们采用标准量化的保留乳腺导管的乳头缩小缩短术,矫正各种形态的乳头肥大36例,效果良好。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双翼皮瓣成形指蹼修复先天性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在并指根部背侧设计凸V形尖端、蒂部两侧带三角形皮肤的双翼皮瓣与掌侧锚形切口对应缝合,成形指蹼同时关闭指根部创面.并连的远端指体采用锯齿状皮瓣分离,侧方创面减脂后缝合,7例远端指体并连较紧、指侧方创面不能完全缝合者移植全厚皮片修复.结果 所有病例指蹼及指根部均未植皮,7例指侧方所植全厚皮片均成活,创面均一期
目的 探求一种新的修复口哨畸形和鼻底凹陷方法,提高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前唇上方皮下组织双侧C瓣修复鼻底凹陷畸形,两侧口轮匝肌向中线对合,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同时前唇下方皮下组织Λ瓣向内下翻转再造唇珠.结果 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上述方法修复双侧唇裂继发口哨畸形和鼻底凹陷30例,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经3 ~18个月随访,鼻底、唇部形态明显改善,唇珠明显,上唇形
目的 探讨大鱼际部穿支皮瓣在拇指及虎口局部狭长瘢痕挛缩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例拇指近节及虎口狭长瘢痕挛缩患者,行挛缩瘢痕切除松解后形成的8 mm×20 mm~15 mm×30 mm皮肤缺损,于近创面大鱼际两侧设计10 mm×25 mm~15 mm×35 mm的穿支皮瓣转移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
下睑缺损尤其是大于眼睑全长1/2的缺损,多半累及眼睑全层,传统的方法是以睑板前徙、睑板睑结膜瓣修复眼睑后层,再应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前层;或者以睑板替代物修复后层,前层采用眼周的滑行、旋转皮瓣或者带蒂的皮瓣移植修复[1].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我们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下睑植片作为睑板替代物用于修复大面积下睑缺损11例,取得良好疗效。
期刊
1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因双侧面颊部凹陷16年于201 1年11月入院.患者主述自7岁始不明原因出现双侧面颊部消瘦,随年龄增长面颊部萎缩凹陷明显加重,上肢、躯干消瘦,但双侧大腿明显增粗,青春期后病情进展稳定,冈不影响生活一直未予治疗。
期刊
目的 探讨Medpor和刃厚头皮片在先天性小耳畸形Nagata法耳廓再造耳颅沟成形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参照Nagata二期法耳廓再造程序完成一期手术,即肋软骨耳廓支架成型和移植,一期术后6个月后行二期耳颅沟成形:于患侧颞枕部获取与再造耳上部皮肤连续的刃厚皮片,翻起皮片,在再造耳外耳轮外5 mm切开达皮下层,向耳甲腔方向分离并掀起软骨支架;以C形Medpor支架支撑于再造耳支架后方,再造耳支架
泪槽畸形是眶周老化较早出现的标志,泪槽凹陷处的阴影通常被认为是眼睛下的黑眼圈,很难被化妆品掩盖[1],并导致面部疲劳、老化的外观[2].眶周其他老化表现如:眶脂由眶隔薄弱区假性疝出引起的下睑袋外观,局部皮肤的老化改变如皮肤松弛、皱纹形成、日光性老化、色素沉着等[3-4],都凸显了泪槽畸形.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泪槽的解剖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丰富了泪槽区域的解剖学知识及理论,同时也促进了治疗效果的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