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作格结构的生成语法解释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alian1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像“冰融化了”“门开了”之类的句子,过去都被误解成“无标记被动句”,这种只考虑语义,不考虑句法的思路是有问题的。这类句式应该被看成“作格结构”。转换生成语法在对作格结构进行研究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从最新的“最简方案”理论入手,以“特征核查”等为手段,我们可以为现代汉语作格结构的句法生成提供一个全新的解释。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颜氏家训》语气副词系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将其与先秦时期《孟子》中的语气副词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总结出其特点和发展趋势。并进而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揭示
摘 要:《素书》相传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兵书,该书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阐述了极其深刻的军事、哲学、伦理原理。反义词的大量使用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也正是通过反义词的运用,使文章句式整齐,说理透彻,揭示矛盾鲜明有力。本文从语义对立情况等角度分析《素书》反义词的构成,从中看出古今汉语存在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素书》 反义词 语义    一、引言    《素书》相传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旧本题汉代黄石公撰写
“己”“巳”“已”三字字形相近,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亦有相似之处,是汉字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实“己”“巳”“已”三字之纠葛由来已久,“巳”“已”古本一字,而“巳”“己”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