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看好中游装备类投资品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duo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跌到2300点之后,对底部的讨论似乎已经有了更多的估值依据,至少比在2500点时讨论要更加可靠。但是,底部不仅仅是个低点概念,也同时是一个起点的概念,也许此时离低点可能不远,但是何处是起点却没有十足可信的证据。2008年的底部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本次的底部必定不同于2008年,它基本不可能是一个V型的底部,V型底部只可能出现在特定的长波阶段。而对于此次的二次去库存,其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性调整的过程,所以,我们在2009年就已经指出,2008年末的低点,在今后几年内不可能触及到,当今的市场底部需要的是一个新的增长点,而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个底部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滞胀的三季度
  
  就当前市场情况而言,2010年三季度的态势还不能令我们认可市场调整趋势的终结,也许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经济的下降趋势,但是趋势下降的程度是否超预期还得不到肯定的答案。在我们看来,三季度的基本面还有两个关键的问题不能解决,首先,按照中信建投的预测,通胀维持高位一直要延续到9月,在通胀没有回落之前,任何的政策调整似乎都缺乏足够的理由;其次,6月出口已经出现高点,而三季度的出口数据必然不如人意,所以,即使单看经济的表面现象,也很难期待令人欣慰的情况发生,2010年4月我们就曾提出,三季度是个典型的滞胀阶段,这就是我们认为底部尚未到来的直观解读。
  
  三季度政策选择观望
  
  在滞胀阶段,形势一定是复杂的,政策的短期取向可能就是程度的权衡,我们认为,至少在2010年四季度之前,经济增速都不可能低于8%,通胀是否会仅因基数效用回落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政策在三季度选择观望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当然,这个过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会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因为除了滞胀的问题外,对地产泡沫的治理是经济调结构的前提。我们前期提出,对既得利益集团的打破是经济转型和创新的前提,所以,既得利益集团一定会与针对其的调控政策形成博弈,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方向是很清楚的,任何的博弈都只会是一朵小浪花。进行资本市场投资,必须对未来做出理性的假设,这个理性的假设就是,如果仍对泡沫化的手段还抱有幻想,那么就难于找到市场的底部,所有的冲动都只可能是一个反弹。
  
  价格是底部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短期政策的松紧对实体经济而言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地产的调控政策已经作为“最后一根稻草”触发了经济的内在调整机制,即二次去库存,该调整一旦触动,其方向不是政策松紧能够改变的。按照我们的研究,二次去库存最早要到2010年四季度到达低点,那个时点之前,也许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先行触底的行业,进行左侧投资。目前来看,哪些行业会先行触底,价格显然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相对2008年的一次去库存而言,二次去库存是一个典型的价格去库存,进而是一个去产能的过程,所以,伴随着库存的下降而回落的价格,才是典型的领先指标,这是我们观测低点的重要视角。在价格触底之后,供需规律的逆转将展开新的再库存过程,一个新的起点萌芽由此发端。
  
  新起点看好中游装备类投资品
  
  在二次去库存触底之后率先反弹的一定是投资品,所以,市场想以投资品为突破口在方向上没有错误,只不过,时点可能不会与真正的底部相匹配。在未来的库存周期低点,我们选择投资品的基本思路是,未来投资品的反弹必定会带有中周期繁荣的逻辑,也就是说,在底部反弹的投资品能够维持长远的,肯定是与随后的周期新起点相关的投资品。而在投资品领域,未来最有可能与新起点相关的,就是中游的装备类投资品,因为这是机器替代人和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的大概率事件。而最不可能持久的投资品,是上游的原材料类,这也是我们依据长波规律做出的判断。所以,近期市场鸡犬升天的投资品反弹,显然是一个技术性、无甄别的反弹,这也折射出超跌反弹的基本特征。
  
  增长总是从结构开始
  
  作为纯粹的结构主义经济学的奉行者,我们决不是悲观主义者,因为结构主义的两大逻辑就是结构变动和经济波动,所以,当对总量悲观的时候,结构的机会反而是很明显的。熊彼特曾经说过,“任何的结构变化也许就是从几个不相关的部门展开,任何的增长都是从结构开始的”,所以,我们没找到的不代表将来不会出现,而且,只要有经济的波动,就有趋势性的机会,其区别只是在于机会的级别和推动力。我们目前要寻找的首先是结构变动的必然逻辑,也就是结构变动的方向。有了必然逻辑的指引,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我们目前需要的是为未来的布局寻找逻辑,而不是为了当前的反弹寻找噱头。
其他文献
“政策真空”下,第三方支付完成了原始的野蛮成长。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未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将面临行业高度集中与差异化优势并存的格局,既有盈利模式也将迎来变革。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将于2010年9月1日起施行。同日,公安部披露,世界杯期间,犯罪分子频繁借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网络赌球。至此,长期处于潜伏状态的第三方支付慢慢浮
期刊
经历了入世后十年大浪淘沙的“中国制造”,  就像一只被孵化十天的鸡蛋。  在它过去十年的成长中,受精固然幸运,发展当然可喜,  破壳而出却不是板上钉钉。  “中国制造”品牌的孵化,下面十年是关键,其间的制造业生态环境保护,  尤赖政策的引导和企业家的努力。    在《从优秀到卓越》中,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媒体和社会对一个伟大公司从优秀到卓越之转变的认识往往滞后,滞后的时间常
期刊
借助新能源的东风,风电行业近年来一路高歌。然而,高速列车也会遭遇减速拐弯。金风科技H股发行折戟香港显示行业发展遇到瓶颈。下一个路口,风电列车驶向何处?  2010年6月14日,风电整机生产商金风科技(002202,02208.HK)宣布搁置在港上市。公司表示,鉴于市场环境恶化及近期市场意外地出现剧烈波动,现时进行全球发售并非明智之举,因此搁置在港发行H股的计划。  不提两年前风电高峰时期的盛况,相
期刊
2010年上半年,A股市值大幅缩水。以巨潮A指为代表,自1月4日到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呈现先跌后涨的格局;截至4月16日,巨潮A指已基本反弹至年初位置(-0.31%)。然而自4月19日起,在股指期货上市、楼市调控政策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多重影响下,股市急转直下,上半年巨潮A指重挫23.73%,   2010年1月4日至7月9日,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累计收益率为-25.22%,同期巨潮A指
期刊
波司登的创始人高德康从一个乡村间的小裁缝到身家过百亿元的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用了32年的时间,而其背后的商业故事更是耐人寻味。  与沙钢等企业相比,同样出身苏南模式的波司登,显得对国有的“红帽子”情有独钟。其改制的道路一波三折,1997年脱离集体企业身份之后,又主动寄居于国有上市公司—华联控股旗下,直到2004年才彻底变身为民营企业,将看似不起眼的羽绒服事业做到了极致。在这一过程当中,其发展进化的
期刊
面对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需之间的缺口,借鉴北美地区经验,页岩气有望成为天然气开发的下一站,而众多民间资本也将获得一条预期明朗的投资渠道。  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提价幅度高达24.9%,同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国内天然气资源匮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是此次提高天然气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
期刊
继对底部的探寻之后,随着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趋势  得到进一步确认。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向和新动能,  大行们给出了各自的分析与设想,展开了对未来产业投资方向的探寻。    安信证券高善文  首席经济学家    2009年刺激政策的效力基本消退,2010年紧缩政策的效力正在显现。在二季度的经济数据中,经济与工业的回落幅度超出预期,通货膨胀情况基本稳定。随着经济刺激的“潮水
期刊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向何在,如何升级以及升级路径是否可行,将是经济决策者和投资者未来需要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也是一个探索摸索的过程。    未来关注“新型工业”    根据社科院国情调研研究,目前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因此,未来5年中国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会继续上升,预计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顶点,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
期刊
在2010年中期策略中,我们提出阶段性看好中游投资品的观点,并首推水泥、钢铁、造纸板块。在一片看好消费品的呼声中,这似乎是一个另类之音。确实,自2009年8月以来,消费品板块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特别是在指数暴跌的2010年上半年,不少消费品公司还取得了正收益,因而受到了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娇宠,以致机构整体对消费品的超配程度远远偏离了标准状态,对投资品的态度则是避之不及,基本上处在严重低配的状态。  
期刊
随着中国重工业化进入后期,人力成本占比较大的服务业将快速发展,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将会上升,企业盈余占比则会下降。    重工业化是导致收入分配偏向资本的主因    关于收入分配中劳动力薪酬在GDP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的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劳动力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83年的56.5%减少至2008年的42%。相应地,企业盈余在GDP中的占比则不断上升,这些年都超过了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