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环保知识教学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321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地理新教材在编排传统的地质结构理论或其他方面的概念知识的同时,融入了资源、人口、环境这几部分,并以此为主线贯穿进各个单元的知识点中,从而在整体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环保教育,构建学生的环保理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树立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正确认识。那么在实际教学指导中如何有效地渗透环保意识呢?本文就针对初中地理教学环保理念的教育进行相关探讨和说明。
  【关键词】渗透环保意识;初中地理教学;环境危机感;提升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065-02
  一、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我们都知道地理主要是一门生活性学科,多半都是在研究我们的生活环境,换言之也就是这门研究环境的科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不应当忽略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要充分结合时局联系文本进而为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并使得学生真正将环保思想融入进实际行动中。
  比如说我们在讲解“世界的气候”一文时,除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还可给学生拓展对当下全球气候的认识,像是气候变暖已成为国人共同面临的一大气候问题,而“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温室效应”可能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灾难又有哪些?联系教材给学生一起讲解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世界气候,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中推动“低碳行动”,多步行少乘车,还可为学生分析非洲热带雨林区为什么空气要比城市里好,加强学生对绿化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在教学“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时,除了让学生见识到课本内物产丰富、山清水秀的壮丽风景图,还可为学生展示一些我国各个地方正在遭遇严重环境破坏问题的图片,像是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学生一边在为祖国的大好山河惊艳的同时再一看我们的环境现状,便能从心底生出对环境被破坏的可惜之情,进而其环保意识也能有所加强[1]。还有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像是水资源匮乏这些也要再三对学生强调,只有真正了解到不足后才有望在今后得到改善。
  很多教学实践都证明了: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课本展开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脱离了两者中的一样都不行,要想为学生打造比较完整的知识概念体系,就需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对这些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
  二、渗透环保意识激发环境危机感
  为了有效达到渗透环保意识的目的,在教学指导中教师要能激发学生的环境危机感,让学生能够自主的产生强烈环保意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环境破坏对我们人类生存带来的危害,建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对环保的想法,和今后在环保活动中会有哪些行动等。
  比如說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给学生多普及一些环境污染会给我们生活环境带来哪些灾难?像是泥石流、滑坡等视频,让学生在被视频内灾害现象惊讶时,也进一步意识到环保多么重要,正是由于植物被砍伐,导致大量水土流失,才会出现山体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为了防止这类灾害影响到更多人,学生在日常用纸时也要规范自身行为,要节约用纸,多使用回收纸,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在每年的植树节也可积极参加,平日多为绿化做贡献。通过视频和音效,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怕一面,并对大自然心怀敬畏之情。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保护家园环境理当人人有责。教师还可举出其他国家在环保方面做的较优秀的例子,以此告诉学生环保不是只有我们在行动,例如说加拿大的环保制度,让学生能够憧憬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环境,并能够为环境打造规范自己行为,做出努力。
  在初中地理指导中,光是渗透环保意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要激发学生的危机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当下我们生活的环境资源早已匮乏,绿化也都岌岌可危,为了防止以及避免更可怕的资源破坏情况发生,要鼓动学生保护我们的地球。学生为环境破坏情况而愤怒时更要反思,进而在今后生活行为里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每一颗花草,规范以及改变学生习惯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
  三、理解并认识破坏危害,提升忧患意识
  要想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光是教师一张嘴说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反思,从现实中领悟,从老师所举的例子中提炼。这里教师就能利用教材中所举的实例,给学生分析环境被破坏的危害,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学生自己能够清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且环境被破坏了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责任避免这种现象继续恶化。
  比如说教材里提到了“泥沙埋没了古文明”的资料,这讲的是古巴比伦在早期还是座繁荣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文化,还发明了文字、数学、天文等,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文明进步,倘若仍保存至今不知道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多大改变。但正是因为当地人乱砍乱伐,导致大量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少了植物不能固化风沙,最终导致整座城市都被埋在了泥沙之下。这种悲剧的发生还不止这一例,也有很多在原始时期风景秀丽的地方因为污染和环境破坏都变成了如今的臭水沟。在强调环保重要性的同时,老师可举沙漠的例子,早期我国的沙漠面积远没有现在这么多,但是近几年沙漠范围在不断扩大,同学们可以想象,如果破坏环境的行为还不及时遏制,那么很有可能有一天沙漠会吞噬整个地球。还有比如说我国的黄土高原地貌,曾经那里也并不是黄土遍地、满目疮痍,在早些时候那个地方也是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但是由于当地养殖业的不加管束,毁草弃牧,破坏林地种植耕地而使得绿化面积被大量破坏,而耕地种植又不适应当地地形地势,所以造成了很大面积的生态失调,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而这种灾难又是不可逆转的,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局面。
  此外,教师还可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课堂学习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带着学生去户外学习,通过户外实践,直接接触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让学生有更强烈的现实感。像是哪些河流附近仍在排放周围工厂废弃物,还有哪些植物仍在被破坏,哪些人用水仍放任水龙头哗哗地流。老师可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课外活动,同学生一起发现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案例,不仅以一个反面教材警示了学生,也能同学生一起动手遏制这些行为恶化。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课本上的知识也是一重点,对学生环保意识构建和生活习惯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关淑红. 浅析“医治”地球——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有效渗透[J]. 新课程(中),2017(01).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 Th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中的意义。方法按照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 SLE分类标准
1988年,美国化学协会的化学文摘服务处(CAS)将全世界474545件化学方面的出版物编入文摘并作了索引,其中日本的科学论文与专利占了这一总数的将近20%。美国的论文及专利占了总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表达及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两者在DN早期的作用.方法 选择单纯糖尿病(DM)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健康对
目的:探究 sCD93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 TNF-α等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8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科确诊的34例 ITP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不仅为我国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且有利于加快给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但经济全球化
在安徽省淮南市潘三矿施工的Ⅻxlz5号陷落柱孔,井深1 109.58m,开孔口径445mm,定向钻进至防水煤柱上,并穿遇两层采空区,8煤以下进行分段取芯施工,终孔口径108mm,终孔后分别对
自1982年以色列材料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首次发现准晶体以来,科学家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数百种准晶体,其中绝大部分是含有2~3种金属的合金。与传统晶体原子重复的规则模式排列
综合利用油田开发区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对黄骅盆地港西开发区一区l断块新近系明化镇组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明化镇组为中一高弯度曲流河沉积,沉积微相单元可以细分为主河
【摘 要】简单来说,化难为易就是将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解答思考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并能够运用概念去解题。本文就以九年级数学教学指导为例,针对其化难为易的教学策略进行相关探究和讨论,以便简化学生学习。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化难为易;难易要点;实例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
目的 评价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万方、中国知网、NCBI PubmMed,EMBSASE数据库中2000-2013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