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表达变化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yyy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具有高度同源性,被认为是HSP70家族的成员之一[1].已有研究表明,坐骨神经损伤后4 dHSP70在胶质细胞内表达增强[2].我们通过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观察GRP78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移植肝脏内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GITRL)的表达.方法 采用Kamada's二袖套法建立从Lewis到Brown Norway(BN)大鼠的肝移植排斥模型为排斥组(n=5),从BN到BN的肝移植模型为耐受组(n=5).术后24h,抽取血液,取肝脏及分离库普弗(Kupffer)细胞,检测肝脏上GITR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Kupffer细胞
自1549年意大利的Zaccaelli成功实施世界首例脾切除至今已400余年.随着人们对脾脏的解剖和功能不断深入了解,脾脏外科经历了"随意切脾"、"非选择性保留脾脏"和"选择性保留脾脏"3个发展阶段。
期刊
目的 观察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管道( BJVC)重建猪右心室流出道后的细胞生长特性、抗钙化性能及血流动力学性能.方法 应用经去细胞、鞣制、改性(B组,n=8)及未去细胞(A组,n=8)的BJVC分别进行猪肺动脉与右心室连接,行光镜及电镜观察宿主内皮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生长特点,原子火焰法检测组织钙含量,超声心动图检测 BJVC 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术前A组BJVC试片表面无内皮细胞,术后12个月内膜
我们通过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P2Y12受体抑制剂MRS2395,观察其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脊髓小胶质细胞P2Y12受体在胫骨癌痛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选择及分组:雌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体质量200~250g[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提供,动物使用许可证:SCXK(浙)20080033].大鼠常规饲养,光照时间08:00~20:00,温度22℃~24℃,湿度40%~60%.随机均分
期刊
寻找检测方便、特异性高的标志物对早期诊断慢性胰腺炎至关重要.微小RNA(miRNA)是18 ~24个核苷酸长度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特定的3’非编码区序列结合调节靶mRMAs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与人类正常生理过程和疾病密切相关[1].有研究显示某些miRNA可能参与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过程的凋节[2].因为临床上难以观察到急性胰腺炎向慢性胰腺炎转化的动态过程,故我们建立蛙皮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
期刊
既往研究证明,肝癌癌旁肝组织区域系富血供区域[1];内皮祖细胞(EPCs)归巢肝癌肝组织并在癌旁富集,且癌旁EPCs与肝癌早期复发呈明显正相关[2];进一步的研究证实,EPCs定向归巢肝硬化组织[3].由此可见,伴发肝硬化的肝组织其特殊的微环境"富血供"为肝癌肝内转移复发提供了良好"土壤",EPCs可能参与肝癌转移复发.现总结既往的研究结果,综合当前相关文献,作出这一假设:EPCs系肝癌肝内转移的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动脉粥样硬化(AS)成为人口死亡主要原因[1],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作为AS局部表现,发病率逐年上升[2].ASO起病隐匿,可导致截肢[3].我们通过下肢动脉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饲料喂养的复合因素建造ASO动物模型。
期刊
目的 探讨吸人麻醉药物七氟烷对原代培养的SD乳鼠大脑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新生1d的SD乳鼠,雌雄不限,当天取脑行大脑海马细胞原代培养,种植于96孔板(15孔/板)后置于温箱中培养,于培养第7天,建立体外培养大脑海马神经元暴露七氟烷模型,将同一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3组:正常温箱空白对照组(C1)、实验对照组(C2)、吸入麻醉药物七氟烷组(S组),C1组置于温箱中不行任何处理;C
银杏叶提取物(EGB)可保护神经元,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1],但机制并不十分明确;EGB是否通过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及再生作用,目前报道尚少.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分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中CGRP的表达,探讨EGB周围神经保护及再生的作用机制。
期刊
感染一直是造成溃疡创面长期不易愈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慢性溃疡创口的病原菌分布和对抗菌素的耐药状况,现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两年间,外科伤口门诊治疗的426例慢性溃疡创口患者创口(面)分泌物标本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外科伤口门诊治疗的慢性不愈伤口患者共426例,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慢性不愈伤口标准:伤口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