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MRS2395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u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通过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P2Y12受体抑制剂MRS2395,观察其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脊髓小胶质细胞P2Y12受体在胫骨癌痛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选择及分组:雌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体质量200~250g[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提供,动物使用许可证:SCXK(浙)20080033].大鼠常规饲养,光照时间08:00~20:00,温度22℃~24℃,湿度40%~60%.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N组)、胫骨癌痛组(A组)、MR52395组(M组)、胫骨癌痛镇痛组(MA组)。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对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兔骨髓细胞中分离提取BMP-2 mRNA,构建重组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兔MSCs,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MSCs内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mRNA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后2、4 d实验组MSCs内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mRNA表达量28.7±4.
目的 观察磷脂酶Cel(PLCEl)基因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转染、0.7g/L浓度的G418压力维持筛选出PLCEl过表达100倍以上的SW620结肠癌细胞株;通过噻唑蓝(MTr)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裸鼠成瘤等实验观察PLCEl基因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结果PLCEl基因过表达导致结肠癌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实验组平板克隆吸光度(A)值为0.3225±0.006
期刊
目的 观察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urvivin表达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特异性抑制Survivin表达的siRNA,转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24h和48 h后成纤维细胞内Survivin mRNA和蛋白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噻唑蓝(MTT)测定
目的 观察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蛋白激酶Cl(PKCL)表达对HeLa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转染组、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将PKCL基因的siRNA转染HeLa细胞,噻唑蓝(MTF)比色法检测3组细胞第1~5天的吸光度;培养细胞于第21天计数细胞克隆数;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PKCl基因72h的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转染组细胞增殖率低于两个对照组。转染组的平板集落形成率(64
期刊
微小RNA(n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单链内源性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1],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细胞活动[2],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3],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自Liu等[4]首先成功使用微阵列芯片检测多种组织和细胞miRNA表达后,miRNA微阵列芯片逐渐被应用于各种肿瘤研究中,并呈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目的 构建可降解性聚对二氧环己酮(PDS)血管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探讨PDS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兔颈外静脉移植模型,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单纯移植组(n=12)和PDS外支架组(n=12)。术后4周及12周取出移植静脉,测量移植静脉内膜、中层面积及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目的 探讨Survivin、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因预测乳腺癌NE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敏感性.方法 对46例乳腺癌患者行NE方案新辅助化疗,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比较化疗前后Survivin、BCRP及HER-2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方案总有效率为76.1% (35/46),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C
目的 观察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移植肝脏内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GITRL)的表达.方法 采用Kamada's二袖套法建立从Lewis到Brown Norway(BN)大鼠的肝移植排斥模型为排斥组(n=5),从BN到BN的肝移植模型为耐受组(n=5).术后24h,抽取血液,取肝脏及分离库普弗(Kupffer)细胞,检测肝脏上GITR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Kupffer细胞
自1549年意大利的Zaccaelli成功实施世界首例脾切除至今已400余年.随着人们对脾脏的解剖和功能不断深入了解,脾脏外科经历了"随意切脾"、"非选择性保留脾脏"和"选择性保留脾脏"3个发展阶段。
期刊
目的 观察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管道( BJVC)重建猪右心室流出道后的细胞生长特性、抗钙化性能及血流动力学性能.方法 应用经去细胞、鞣制、改性(B组,n=8)及未去细胞(A组,n=8)的BJVC分别进行猪肺动脉与右心室连接,行光镜及电镜观察宿主内皮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生长特点,原子火焰法检测组织钙含量,超声心动图检测 BJVC 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术前A组BJVC试片表面无内皮细胞,术后12个月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