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634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u00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胸壁3孔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6年2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腔镜科连续634例行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资料。男性292例,女性342例;年龄17~68岁,平均(45±13)岁。所有患者原发病为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263例,心房颤动356例,左心房血栓46例。手术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心肺转流,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行心肌保护,完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

结果

本组634例患者中,术中扩大切口13例,中转正中开胸8例。平均心肺转流时间(89±18)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51±12)min,平均手术时间(3.1±1.2)h,平均术后ICU停留时间(27±8)h,平均机械通气辅助时间(17±6)h,平均术后胸腔引流量(390±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2±2.1)d。住院死亡5例。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42例(6.6%),包括右侧血气胸18例,二次开胸止血12例,瓣周漏3例(其中1例二次手术),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下腔静脉损伤2例,肝脏损伤1例,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608例(96.7%,608/629)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41个月,平均(58±9)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例,2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脑卒中。37例发生远期并发症,包括瓣周漏1例,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32例,脑卒中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无二次手术患者。

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手术操作安全,疗效确切,临床可选择性应用。

其他文献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肿瘤多药耐药(MDR)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化学药物逆转剂、天然药物(中药)逆转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纳米载体给药系统等逆转肿瘤MDR已取得初步进展。但研制出不良反应小、效果好、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逆转肿瘤MDR药物,仍需要更大努力。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8F-FDG PET/CT)与骨髓活检(BMB)对于淋巴瘤骨髓浸润(BMI)的检测具有较高一致性。18F-FDG PET/CT对霍奇金淋巴瘤(HL)及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MI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惰性NHL敏感性较低。由于18F-FDG PET/CT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并不能代替常规BMB。在18F-FDG PET/CT引导下
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分子改变,这些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的分子对机体中血液的高凝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血液高凝也会增加肿瘤发展的几率,了解二者发生的具体过程及发生过程中各分子扮演的角色可为临床医师更好地管理相关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对于研发更有效、更安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难治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72例经病理证实已经接受分别以紫杉类、蒽环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予多周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第1天予奥沙利铂,135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不少于2 h完成;每天早、晚饭后口服替吉奥胶囊共40~60 mg,连服14 d,停用7 d,两药均21 d重复;每2周期评价疗
期刊
目前临床上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物理消融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但化疗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临床上放化疗与靶向治疗的结合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为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最优的疗效,目前临床上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必然趋势。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的表达水平,研究化疗对CD8+CD28-T细胞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0例初治NSCLC患者外周血CD8+CD28-T细胞表达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CD8+CD28-T细胞与肺癌生物学及临床特征间的关系。观察30例NSCLC患者在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两方案前后C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在不同体积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在苏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568例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接受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局部麻醉组,两组再根据患者前列腺体积大小分为20~40 ml、>40~60 ml、>60~100 ml、>100 ml 4个亚组。各组麻醉成功后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
我国心血管外科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无论整体规模还是技术发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然而,随着新药物的研发和介入技术的进步,心血管外科在多个治疗领域具有的一些传统技术优势正在减弱。另外,互联网医疗引起的医患关系改变,学科自身吸引力下降等因素,使心血管外科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应以"患者至上"为治疗理念,利用新的诊疗技术,实现个体定制化的精准医疗,融合介入、影像等学科的优势,实现技术突破,发展
目的探讨三维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60例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外科接受三维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47岁。采用的二尖瓣成形技术包括人工种植53例、瓣环成形58例、后瓣切除13例、前瓣切除2例、交界切开1例。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