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临床上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物理消融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但化疗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临床上放化疗与靶向治疗的结合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为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最优的疗效,目前临床上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肿瘤患者的实时个体化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外周血中CTC稀少而又异质,这成为CTC研究的主要技术挑战。CTC检测技术往往首先利用细胞的物理性质或生物学特性等分离富集CTC,再进行基因型或表型分析等以计数CTC或鉴定其分子特征。单细胞分子分析的进展使CTC检测能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信息。CTC侵袭转移时上皮间质转化和聚集成簇等生物进程是促进CTC检测的临床应用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UHRF1、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及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UHRF1和P53在结肠癌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87.1%∶56.7%,χ2=11.366,P=0.001;64.3
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基因主要是通过抑制胶原的沉积及促进细胞的迁移,参与受损血管的修复,主要受Wnt-PCP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骨成型蛋白(TGF-BMP)信号通路和胞外信号调节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ERK-MMP9)信号通路调控。近年来发现CTHRC1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并且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改善了晚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但在联合化疗药物方案的选择上稍有差异。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改善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相似。新的靶向药物阿柏西普、瑞格非尼等的出现,为晚期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Wnt/β-catein、Notch、核转录因子-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结肠癌EMT过程起重要的诱导调控作用。进一步阐明EMT信号通路,可为结肠癌靶向治疗带来更多的机会。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肿瘤多药耐药(MDR)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化学药物逆转剂、天然药物(中药)逆转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纳米载体给药系统等逆转肿瘤MDR已取得初步进展。但研制出不良反应小、效果好、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逆转肿瘤MDR药物,仍需要更大努力。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8F-FDG PET/CT)与骨髓活检(BMB)对于淋巴瘤骨髓浸润(BMI)的检测具有较高一致性。18F-FDG PET/CT对霍奇金淋巴瘤(HL)及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MI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惰性NHL敏感性较低。由于18F-FDG PET/CT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并不能代替常规BMB。在18F-FDG PET/CT引导下
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分子改变,这些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的分子对机体中血液的高凝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血液高凝也会增加肿瘤发展的几率,了解二者发生的具体过程及发生过程中各分子扮演的角色可为临床医师更好地管理相关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对于研发更有效、更安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难治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72例经病理证实已经接受分别以紫杉类、蒽环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予多周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第1天予奥沙利铂,135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不少于2 h完成;每天早、晚饭后口服替吉奥胶囊共40~60 mg,连服14 d,停用7 d,两药均21 d重复;每2周期评价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