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对病理学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21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了由我国病理和临床医师组成的HER2指南编写组经过多次研讨会形成的2009版"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和其他多篇相关的文章。

其他文献
日前,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组建的解放军军事病理博物馆暨中国战伤博物馆在北京成立。解放军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暨中国战伤博物馆是一所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人类疾病、武器杀伤和公共突发事件伤害实物的医学博物馆。
患儿男,10个月.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许多包块.并进行性增大,不伴有症状于2008年10月入院.体检:B超显示颈部淋巴结肿大.CT检查:双侧颈部大块软组织影,考虑为颈部占位病变,淋巴瘤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三项异常: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27.9 mg/L);血清总蛋白(56 g/L)及白蛋白(32.3 g/L),略有下降;各种淋巴细胞数量异常(T淋巴细胞为0.20、CD3+/CD4+为
期刊
患者女,44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行肿物切除术,原单位冷冻切片病理报告导管原位癌伴浸润,遂行乳腺改良根治术.于2009年4月7日来本院会诊.具体病史不详.病理检查: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含有大量均质嗜酸性分泌物的大小不等扩张的腺腔构成,形态酷似甲状腺滤泡.病变广泛,部分腺腔被覆单层扁平上皮,形态温和。
期刊
患者男,46岁.左膝下包块伴酸痛16个月于2007年11月12日入院.无发热及外伤史.入院检查:左小腿上端前内侧可见-3 cm ×4 cm大小包块,表面皮肤不红,血管无明显怒张,皮温不高,局部压痛.左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尚可,足指活动自如,末梢循环尚可。
期刊
为提高本刊质量,有针对性地促进学术交流,本刊编辑部初步计划在2010年内刊出以下内容的重点号,特向广大病理工作者征稿:乳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病理,呼吸系统疾病,淋巴瘤病理,骨和软组织病理,消化道肿瘤病理诊断及研究,妇产科疾病病理,心血管系统病理,细胞学病理,第十一届全国诊断病理暨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相关内容,2010全国病理学术年会相关内容。欢迎广大病理工作者及相关专业人员踊跃投稿
改革病理学考试一直是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的病理学考试的弊端,如何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病理学考试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一直是病理学教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2006年我实验室建立了6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2008年上半年又购置了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并于同年8月建立了数字切片库,2008年11月初和2009年1月我们综合利用数码互动系统和数字切片库大胆的改革病理学考试,
期刊
患者女,50岁.因间断性胸背部疼痛,胸闷气短3年,加重2个月,咳嗽、咯血1周,于2007年3月入院.在当地医院查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样高密度影,性质待查;陈旧性肺结核;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两侧胸膜粘连、肥厚;肝脏多发钙化斑。
期刊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HLA-DRB1和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为寻找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易感基因提供线索.方法 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200例、正常食管黏膜177例HLA-DRB1 *0901、1501和DQB1 *0301、0602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HLA-DRB1
患者,男,59岁.因发现左腋窝肿块4年,诊断淋巴瘤3个月于2007年9月27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腋窝肿块,无全身症状.1年前肿块逐渐增大,同时右侧腋窝亦发现肿块于2007年6月在当地医院行左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小细胞性恶性淋巴瘤"。
期刊
目的 探讨伴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收集从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间135例手术切除肺腺癌中检出的48例伴有微乳头结构肺腺癌(微乳头的成分≥10%)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黏蛋白1(Muc-1)、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接蛋白(β-caten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