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上端原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6岁.左膝下包块伴酸痛16个月于2007年11月12日入院.无发热及外伤史.入院检查:左小腿上端前内侧可见-3 cm ×4 cm大小包块,表面皮肤不红,血管无明显怒张,皮温不高,局部压痛.左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尚可,足指活动自如,末梢循环尚可。

其他文献
患者女,69岁.绝经20年.阴道出血1个月于2007年12月19日收入院.B超:子宫内膜细线状.TCT:低度病变.阴道镜活检:(宫颈)腺癌Ⅱ级.实验室检查:CA125:23.93 U/ml(正常值:0~35 U/ml)。
期刊
D2-40首次是作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应用于肿瘤淋巴管形成的研究.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D2-40在外科病理中还具有一些重要的诊断价值.Kalof和Cooper[1]就D2-40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期刊
患者男,2个月,因"鼻塞伴张口呼吸2个月,加重5 d"于2008年5月9日入院.一般情况可,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学检查见"双肺纹理增粗".临床拟诊为"气道异物"行鼻内镜探查,发现鼻咽部直径约2 cm的肿物,境界清,活动度可,质地中等,部分切除送活检。
期刊
目的 分析骨软骨瘤继发肉瘤变的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回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1991-2008年间诊断的骨软骨瘤463例,其中单发性408例,多发性55例;重点分析11例骨软骨瘤继发肉瘤变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形态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7例骨软骨瘤肉瘤变组织及lO例未发生肉瘤变组织中CK、波形蛋白、S-100蛋白、p53及c-myc蛋白
病毒性肾病(viral nephropathy)是一组因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肾脏疾病.多年来,病毒感染在肾脏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早已受到重视,但由于病毒感染的形态学研究与观察具有一定的困难,肾脏疾病的病毒病理学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 分析8例C-ALCL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HE切片,进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等16种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 8例中男3例,女5例,中位年龄49.5岁.临床上以皮肤无症状的单个红色结节、肿块为主要表现,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在真皮与皮下脂肪内大片状、弥漫性浸润.瘤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典型神经病理学特征是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及神经元丢失等。
期刊
日前,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组建的解放军军事病理博物馆暨中国战伤博物馆在北京成立。解放军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暨中国战伤博物馆是一所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人类疾病、武器杀伤和公共突发事件伤害实物的医学博物馆。
患儿男,10个月.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许多包块.并进行性增大,不伴有症状于2008年10月入院.体检:B超显示颈部淋巴结肿大.CT检查:双侧颈部大块软组织影,考虑为颈部占位病变,淋巴瘤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三项异常: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27.9 mg/L);血清总蛋白(56 g/L)及白蛋白(32.3 g/L),略有下降;各种淋巴细胞数量异常(T淋巴细胞为0.20、CD3+/CD4+为
期刊
患者女,44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行肿物切除术,原单位冷冻切片病理报告导管原位癌伴浸润,遂行乳腺改良根治术.于2009年4月7日来本院会诊.具体病史不详.病理检查: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含有大量均质嗜酸性分泌物的大小不等扩张的腺腔构成,形态酷似甲状腺滤泡.病变广泛,部分腺腔被覆单层扁平上皮,形态温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