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1.1 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小学学了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学习,从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转折期,因此,我们选择其身边的生活事例作为学习素材;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小学数学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数的基础,但负数与他们从具体的事物数量中得来的观念并没有共同点,这是具体数学向形式数学的第一次转折,因此,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其积累大量的经验后逐步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回顾正数和0是怎样产生的,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负数的必要性;了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感受分类思想,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享受学习的乐趣,培养数感与符号感。
教学环境与准备
配有多媒体网络的教室,计算机、手机等媒体工具,以及QQ、微信、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①观察图1,回顾小学学过了哪些数?

②观看动画(如下页图2),飞机在海平面以上80m,潜水艇在海平面以下50m,怎么记录海平面以上80m、海平面以下50m呢?可以把海平面以上80m记为 80,海平面以下50m记为-50,其中, 80还可以省略“ ”,写为80。

制作要点:本微课程的设计是基于概念教学为主导的新授课,微视频借助SmoothDraw软件进行图片呈现,呈现生活、生产中的事件随数发展的情境,飞机与潜水艇的Flash动画采用Camtasia Studio后期制作画中画来完成。

设计意图:用一张图片概括出数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能让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自然数、0、分数等,并回顾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再通过飞机与潜水艇的Flash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感知负数的存在与必要,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2.建构活动,渗透负数
①观察图3,温度计上的零上与零下,把零上33.5℃记为————,把零下2℃记为__________。
②观察图4,存折上的收入与支出,把收入50元记为————,把支出1012元记为__________。
③观察图5,产量的增加与减少,把产量增加3.7%记为———,把减少5.7%记为__________。
制作要点:微视频借助SmoothDraw软件图层呈现图片,借助数位板,手写出各个数的表示方法,使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性和必要性。
设计意图:微课程设计选取了温度计的零上与零下、存折的收入与支出、产量的增长与减少等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在生活中的存在性和必要性。根据数的性质符号进行分类,从而引入负数的概念,拓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同时兼顾到概念建构、内化和简单应用的过程。
3.数学概念,内化认识
像 80、80、 33.5、 50、3.7%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50、-2、-1012、-5.7%这样正数前加“-”的数叫做负数。
制作要点:微视频借助SmoothDraw软件、数位板,手写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微课程设计时,我们借助问题串引导学生归纳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利用数位板边讲解边书写,让学生边思考边学习。动态的显示效果能引导学生感受分类思想,拓展对数的认识。
4.例题讲解,数的分类

其中,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制作要点:微视频结合数位板,借助SmoothDraw软件的操作,将例题直接以图层形式呈现,将简要的分析用符号语言和图形标注提示出来,以便学生边思考边学习。
设计意图:在微课程设计时,例题主要巩固对正数、负数的分类,对概念进行巩固和内化,规范解题的过程。教师使用数位板边讲解边书写,用动态的显示效果强化数学解题的严谨性,以巩固概念。
5.小结思考,形成检测
小结:①正数、负数的概念。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③正数和负数能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的零上与零下、存折的收入与支出、产量的增长与减少等。
请学生完成形成性检测。
评价与反馈:①扫描二维码,完成自我检测,将学生的完成情况通过QQ、微信、学校网站平台等方式反馈给教师。②将学生的错题、困难与疑惑等反馈在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