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这正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的根本突破。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整个数学教学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有效建构 探究实践 有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而且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是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要求,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点,我尝试了以下教学方法,效果颇佳。
一、为学生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
新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有许多教师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生怕学生有所闪失,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东西渐渐忘了,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易忘记的应是在愉快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经验。所以,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开拓学生“说”的空间。
例如,一年级《时分的认识》的教学,现在的一年级学生从小就见过各种钟表,钟表的认识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只是缺乏系统地归纳与整理性的学习。如果课上教师还是从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出发,拿着一面钟从钟面形状、数字、时针、分针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我想学生肯定是不爱听也不想听,心中都会想:老师,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把你说的时间让给学生,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以“小朋友们,对于钟表这个朋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用你带来的钟与你的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一年级那些爱说爱表现的孩子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作为老师,只需在学生交流表达时适时地给予引导、梳理、质疑、纠错,一堂课也许会有些闹哄哄,可学生快乐,学生爱学。在自由表达中学生将生活经验中认知不足的知识得以补充、延伸,何乐而不为呢?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着改变过去的“滔滔不绝”。
例如,复习旧知时,变老师“倒片子”为学生独立整合;探索新知时,让学生猜、议、评,教师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再加以点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梳理归纳,畅谈学习心得;作业与试卷评讲时,尽量让学生自己思错、评错、纠错。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得好,精讲比多讲收到的效果确实要强。
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例题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先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低年级认字有限我就口述一遍,然后出示例题:27加5得多少?学生读题后,让他们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想的过程,实在不会说的,可要求学生看书自学并不断地小声提示,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提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自学,议论时掌握重点、难点。如(1)怎样正确利用”凑十法”?(2)怎样又快又对算出这道题?(3)例题可用了几种方法解答的?(4)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学后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议论,议论时紧紧围绕提纲,可以和邻座同学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议论研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大胆提出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一般是由功课差的提出问题,由功课好的给耐心讲解,水平差不多的则互相研究争论。也有时纷纷邀请老师去参加他们的争论。议论开始时往往分歧很大,议论一段时间之后,意见就会渐渐趋于一致。通过自学议论,对比较容易的知识,就可以弄懂学会,只需老师再引导学生把它条理一下、巩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牵固。
三、引导学生自己当老师讲例题
学生自学完以后,可举手上前当老师,往往这时,纪律已经很不像样了,有的甚至站起来把手举过头顶,然后我还要补充一句:谁上来当老师?我们看一看他们是不是合格的小老师?这时侯气氛更活跃了,为了能当好这次老师,他们又放下小手,重新把自己的思路讲给同桌听一下,等再次举手时,他们显得很有把握,很自信了,这时第一位老师上场了,他说计算27+5时我先把27分成20和7,7加5等于12,20+12等于32.。我带头鼓掌,并强调说明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白荷法{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下面一阵激动,兴趣更高了。又一位老师上场了,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清清嗓子,拉拉衣角,为了不挡住下面同学的视线他还把身子斜侧过来,样子很可爱,他说:我从5里面拿出3个给27,27变成了30,30加2等于32,下面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说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林响法,这时下面的学生已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了,大声说:老师,我和百荷的方法一样,还有一部分学生选用了其他的办法。在练习中我发现就连班里最差得几位学生都做的非常好。
总之,通过这堂课的数学,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学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节课学生通过自编复习题,自己学例题,自己当老师这一系列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参与数学,认真思考,合作学习的精神,真是其乐无穷。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我们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有效建构 探究实践 有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而且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是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要求,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点,我尝试了以下教学方法,效果颇佳。
一、为学生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
新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有许多教师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生怕学生有所闪失,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东西渐渐忘了,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易忘记的应是在愉快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经验。所以,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开拓学生“说”的空间。
例如,一年级《时分的认识》的教学,现在的一年级学生从小就见过各种钟表,钟表的认识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只是缺乏系统地归纳与整理性的学习。如果课上教师还是从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出发,拿着一面钟从钟面形状、数字、时针、分针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我想学生肯定是不爱听也不想听,心中都会想:老师,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把你说的时间让给学生,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以“小朋友们,对于钟表这个朋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用你带来的钟与你的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一年级那些爱说爱表现的孩子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作为老师,只需在学生交流表达时适时地给予引导、梳理、质疑、纠错,一堂课也许会有些闹哄哄,可学生快乐,学生爱学。在自由表达中学生将生活经验中认知不足的知识得以补充、延伸,何乐而不为呢?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着改变过去的“滔滔不绝”。
例如,复习旧知时,变老师“倒片子”为学生独立整合;探索新知时,让学生猜、议、评,教师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再加以点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梳理归纳,畅谈学习心得;作业与试卷评讲时,尽量让学生自己思错、评错、纠错。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得好,精讲比多讲收到的效果确实要强。
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例题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先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低年级认字有限我就口述一遍,然后出示例题:27加5得多少?学生读题后,让他们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想的过程,实在不会说的,可要求学生看书自学并不断地小声提示,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提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自学,议论时掌握重点、难点。如(1)怎样正确利用”凑十法”?(2)怎样又快又对算出这道题?(3)例题可用了几种方法解答的?(4)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学后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议论,议论时紧紧围绕提纲,可以和邻座同学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议论研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大胆提出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一般是由功课差的提出问题,由功课好的给耐心讲解,水平差不多的则互相研究争论。也有时纷纷邀请老师去参加他们的争论。议论开始时往往分歧很大,议论一段时间之后,意见就会渐渐趋于一致。通过自学议论,对比较容易的知识,就可以弄懂学会,只需老师再引导学生把它条理一下、巩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牵固。
三、引导学生自己当老师讲例题
学生自学完以后,可举手上前当老师,往往这时,纪律已经很不像样了,有的甚至站起来把手举过头顶,然后我还要补充一句:谁上来当老师?我们看一看他们是不是合格的小老师?这时侯气氛更活跃了,为了能当好这次老师,他们又放下小手,重新把自己的思路讲给同桌听一下,等再次举手时,他们显得很有把握,很自信了,这时第一位老师上场了,他说计算27+5时我先把27分成20和7,7加5等于12,20+12等于32.。我带头鼓掌,并强调说明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白荷法{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下面一阵激动,兴趣更高了。又一位老师上场了,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清清嗓子,拉拉衣角,为了不挡住下面同学的视线他还把身子斜侧过来,样子很可爱,他说:我从5里面拿出3个给27,27变成了30,30加2等于32,下面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说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林响法,这时下面的学生已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了,大声说:老师,我和百荷的方法一样,还有一部分学生选用了其他的办法。在练习中我发现就连班里最差得几位学生都做的非常好。
总之,通过这堂课的数学,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学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节课学生通过自编复习题,自己学例题,自己当老师这一系列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参与数学,认真思考,合作学习的精神,真是其乐无穷。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我们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