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热衷于八卦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cai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卦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它的本质——个体为了增加个人名望与个人利益而牺牲他人利益。闲聊八卦,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发现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与另一个人闲聊八卦,其实是对他的信任,因为你这样做,说明你相信他不会用此敏感信息来伤害你,而且分享秘密也可以将人们联结在一起。假若某人并没有参与到闲聊圈内,那么显然,他是一个未被信任和接受的局外人。
  过去几年里,媒体的全天候轰炸使我认识的“名人”远远超过以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反映了我们对别人言行举止的强烈兴趣。早在史前时期,对他人生活的关注,就是我们的祖先在建立社交圈子的过程中衍生的一种心理产物。因此,着迷于他人的“八卦”似乎早就在我们的基因上打下了烙印。
  
  进化适应性?
  进化心理学家发现,各个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一个共性——进化适应性。进化适应性使我们不仅存活下来,并且在史前恶劣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穴居时代,我们的祖先必须和团体内部成员合作以抵抗外敌;但在获取有限资源时,团体内部成员又是主要的竞争对手。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祖先们面临着一系列适应性问题:记住谁是可靠的合作者,谁是骗子;了解谁可能是生育能力较强的生活伴侣;学会如何成功经营友谊、联盟和家庭关系。在此环境中成功生存,需要具备预测和影响他人行為的社会智商。对他人隐私的强烈兴趣在此过程中作用非凡,因而备受自然选择的青睐。简而言之,对他人生活感兴趣的人,比那些对此漠不关心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会更为成功。而成功个体的基因则由于在自然选择中的优势而被遗传下来。
  
  “八卦”的积极形式
  人们对“八卦”的抵制,忽略了它的一些功能——促进群体团结、增强群体规范、保证个体平衡。闲聊“八卦”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发现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尤其可以控制那些拿得多、给得少、违反社会规范的“贪便宜者”。
  “八卦”行为研究的先驱之一,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人类学家杰尔姆·巴尔科认为,我们尤其关注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人,比如竞争对手、生活伴侣、亲戚朋友、社交伙伴以及会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上级人士。因此,我们大多会对上级和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更感兴趣,因为这对我们有利;而社会地位低于我们的人的负面消息则利用价值不大。我们乐意传播非亲友的负面消息;相反,有关亲友的正面信息,比如好运或突然晋升,大多会很快传播出去。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与自己同性的人群的言行尤其感兴趣,因为同性、同龄的个体通常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主要竞争对手。科学家发现,女性对其他女性的新闻尤其关注,并且她们在与人分享这些消息的方式上也与男性有所不同。
  
  为什么追星?
  即使可以解释为何我们会强烈地关注与自己的社会生存有重要关系的人,但又该如何解释我们会兴致勃勃地关注电视真人秀中的竞争者、影视明星以及其他公众人物呢?
  从进化角度来讲,“名人”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当代媒体使我们对名人十分熟悉,也使进化而来的关注内部成员的“八卦机制”应用在名人身上。当今世界,名人可能还发挥着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名人可能是我们与新邻居和新同事唯一共同的“朋友”。他们可以是陌生人之间共有的兴趣和话题;他们有助于进入新环境的个体缓解气氛,适应环境。
  
  摘编自《环球科学》 编辑/韩牧
其他文献
肥大运动衫、袋袋裤、棒球帽、运动鞋、粗粗的耳环、项链……新潮的服装,前卫的打扮,跳街舞,玩溜溜球、轮滑、街头涂鸦,直至跑酷,这些时尚元素被称作“嘻哈”文化,在青少年和长辈师者眼中,各有不同解读。  【正方】这些运动玩起来很潮,很酷,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特别羡慕那些玩得好的人,因为他们玩得好了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成就感,毕竟,那些运动因为他们的参与而越来越好,越来越棒,你就会不断地想“我会把这件事办得非
期刊
1848年5月的一天,海涅拖着艰难的步履,到卢浮宫去和他所崇拜的爱神告别。一踏进巍峨的大厅,瞥见屹立在台座上的维纳斯雕像,他不禁悲恸号啕。他躺在雕像脚下仰望断臂的女神,哭泣良久——这是他流亡巴黎时最后一次走出户外,此后瘫痪在床八年,于59岁溘然长逝。  诗人追寻一生的爱与美终于在那座永恒的雕像上被予以肯定。他像朝圣的信徒一般渴望获得救赎,然而无臂的女神毕竟无能为力。这似乎带有某种模糊的象征,以至于
期刊
现在的学生太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一旦遇到一点小挫折或者心情不舒适,就会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   今年的一天,班上有个叫李晓庆的学生只留下一封信就不辞而别,得知这一消息我着实吃了一惊。在我的印象中,她可是一个很不错的学生,如主动帮助陌生的同学,自己掏钱为班级买了窗帘。她心地善良,与人交往总不设防。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她产生了感伤情绪。问出走的原因,学生说可能是有人说她闲话,她觉得委屈,心里憋得慌
期刊
罗兰说:“你踩碎了紫罗兰,它却将芬芳留在你的脚上。”豁达的心灵总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因为那是教养所滋润的花朵。  炎炎夏日,热浪袭来,却依然挡不住我对花果山的向往,一大早就睁开双眼催着父母收拾东西准备上路。一路的颠簸后,我终于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张开双臂就往里冲,似乎里面有某种芬芳在吸引着我。  我们一路说笑,一路留影,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山腰。半山腰处有家茶水铺,是供往来游
期刊
认识苏童是源于《大红灯笼高高挂》。他没有愤世嫉俗,而是位沉静的中年男子,似乎他只属于南京——那个褪去了金粉的繁华,却异常从容的城市。  苏童的书不是对生活的超脱,或许意味着更深的陷落,他的调侃冲淡着苍凉,他的平静藏匿着创伤,即使是笑也有些无人回应的冷落,如同一个人在空旷的房间里久久地笑,回荡起来的声音也清冷。  这是一个好的执著,耗尽半生对爱的执著,就像她对物质的沉迷,在战乱的年代里跑出很远的路,
期刊
圣诞节临近,美国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里奇镇到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正在读中学的谢丽拿着一叠不久前收到的圣诞贺卡,打算在好朋友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希拉里却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圣诞贺卡,这令她羡慕不已。   “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朋友?这中间有什么诀窍吗?”谢丽惊奇地问。   “诀窍嘛……”希拉里给谢丽讲了两年前她的一段经历——   “那是个春天,我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我看见一个很滑稽的
期刊
本期寻呼:上课睡觉的一万个理由  人物:沙沙  地址:北京市北大附中高二  问题:《启迪》的老编,你好。我是海淀区的一名高二学生,经常看你们的《启迪》杂志(先套个近乎嘿),你们的“笑林”栏目我很喜欢,还有“起跑线”、“知道先生”等也让我深有同感。但我有更深的感受想和你们分享:不知道为什么,平时我一点也不困,但只要老师一上课我就呼呼大睡了。我也不想睡。请老编大人给我一个上课睡觉的理由,哪怕是借口也好
期刊
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为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现在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国家实验室主任,1997年凭借发明利用激光冷却并捕捉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之前是斯坦福大学物理学院的主席,并且领导贝尔实验室的电子学研究项目。朱棣文是继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后,第二位出任美国内阁首长的华人,更是首位担任美国内阁首长的诺贝尔奖得主。  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江苏太仓城厢镇的一位读书人,十分重视
期刊
1832年5月30日清晨,在巴黎的乡间,过路的农民发现地上躺着一位肠子已被子弹射穿的年轻人,便匆忙把他送往当地医院。   农民这番辛苦纯属徒劳。他不知道,这個名叫埃瓦里斯特·伽罗瓦(Evariste Galois)的年轻人,伤口来自决斗,而在决斗的前夜,他已写好遗书。决斗的原因,至今没人能彻底说清。年轻人只是在遗书里透露:“我是作为一个卖弄风情的无耻女子的受害者而死,我的生命是在一场可悲的争吵中熄
期刊
◎译/史春波  那时我一定二十出头  无知得绝望。  我彻夜不眠地驱赶  冒烟的文字,單独或者结合  它们总不合适。  夜晚如此寒冷的  四月,我窗下的屋顶  在破晓之时  正变得苍白。    我跨出窗台,等待  万物渐显的轮廓  分离,完美的独立  而后光线  柔和的黄金碰触树枝,  脸颊和手指,还有屋顶上  每粒鹅卵石的一边。    光的献礼,无需语言,  这世界的每个瞬间  已起身与它会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