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88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狼》这篇文章为例,主要探究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文章内容具体如下: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将绘画与文言文学习结合在一起,以促进学生在看图品文中提升鉴赏能力;可以在上完课后创设一些比较自由宽松的讨论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发言;可以通过课外延伸,继续阅读《聊斋志异》其它文章,了解作者蒲松龄的思想,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狼》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挑战,许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认为文言文语言拗口,含义难以理解,而且文言文课堂比较枯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如何有效开展高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狼》这篇文章的教学实践,就以下几点策略进行了具体探究。
  一、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习能力
  许多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教师和工具书过度依赖;也就是学生不会积极主动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而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或工具书的注释。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锻炼,也会使学生产生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开展文言文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以《狼》为例。这篇文章共五个小段,根据这五个小段,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小段的语言组织,但是小组之间不可以沟通;在理解并梳理完语言之后,到讲台上展示成果。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使学生之间互补,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又可以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有利于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借助教材注释就第一段进行了这样的翻译:一个屠户晚上归来,担子中的肉已经没有,只有剩下的骨头;在途中遇到两头狼,紧跟着走了很远。虽然基本意思已经理解了,但阅读的时候比较别扭,于是同小组的学生一起进行了语言的梳理:一个屠户晚上回家的时候,担子里已经没有肉,只剩下骨头了;在中途遇到了两只狼,这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一段路程。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理顺了文章的语言,把握了文章的故事情节,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其核心素养就得到了发展。
  二、通过画图品文,提升鉴赏能力
  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还可以将绘画艺术与文言文的品读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促进学生感知文言文的魅力。在讲授《狼》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遇狼—惧狼—御狼—毙狼这四个主要情节,按照之前分好的学习小组让学生提前选好情节,通过课前预习,以画图的方式来将其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组织看图品文的活动: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其他小组图猜对应的是文章哪个情节。通过看图品文的环节,各个小组学生的实际学情会一一显露出来。比如有的小组没有理解“目似瞑,意暇甚”中狼闭上眼睛迷惑屠户这一情节,因此图画中狼是没有闭上眼睛的;有的小组没有理解到“股”是大腿的意思,杀狼这个情节呈现的是屠户用刀劈狼的屁股。在看图品文时,其他小组的学生有的会指出其中的错误,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生掌握本篇文章的内涵;有的则没有指出,教师也可以及时指点。教师用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欣赏与评价这一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创设自由环境,鼓励学生发言
  教师在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时,还可以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分析完《狼》这篇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的形象,学生对狼一般会有一个贪婪、凶残、狡诈的坏形象,教师可以再给学生看看科学家笔下的有关狼的介绍,以及一些狼的文化,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对狼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会从科学家笔下对狼的介绍里认识到狼也是自然界里面的一份子,它的天性要吃肉,不应该说是凶残。有的学生能理解到狼懂得互相合作,知道要迷惑敌人,要前后夹击,虽然最后还是被屠户打败了,但也说明了狼是一种有谋略的动物,屠户打败狼只是侥幸,因为看到了狼假寐才敢攻击,如果一直不敢动就真的会面临前后夹击的局面。还有的学生提出:不理解狼为什么要假寐,最后弄巧成拙。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思想与文章内涵不一致,但这也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养成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切忌对学生发言一下子全盘否定,可以进行委婉的引导,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自由环境;在遇到比较新颖、有道理的言论时还可以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自信心会不断提升,在交流的过程中其思维也会逐渐得到锻炼,最终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通过课外延伸,拓宽学习范围
  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还可以通过一些与文章有关的课外延伸阅读,从广度上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
  综上所述,本文从培养学习能力、提升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发言和拓宽学习范围四个角度,就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养成,能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还能完善学生自身的人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因此希望本文的一些浅见,可以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同行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以促进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的落地,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湖中学 陈小华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及品行养成的黄金阶段,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管理,让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具体该如何做,本文从以人为本视角入手,谈谈生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质量,让小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快乐健康成长。  小学班主任是日常班级秩序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有效学习及健康成长。对此,这就需要当前小学班主任积极落实素质教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懂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针
期刊
摘要:我校为适应时代要求,强化内涵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创建“美雅”学校特色文化。结合实际情况,为了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美雅”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技术,深挖教材内容, 创设生动的情境,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在适当时机渗透“美雅”教育。  关键词:多媒体 创设情境 渗透 “美雅”教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现代教育的理念。可见,在数学课堂渗透“美雅”教育是
期刊
“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是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索与研究,才能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期刊
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新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注重素质教育,提倡美育教育应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激发一种创造力。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课堂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激趣、以美求
期刊
一、小学体育教學目标的内涵与特点  1.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  从大教学论的角度来看,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目标在整体上是趋同的。但是,从学科的具体特点来看,小学体育由于其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及差异性,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有着自己的特色与内涵。按照《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小学体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而设定的教学中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家庭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为此本文浅要介绍了几种影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家庭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提高对口语交际的重视,转变落后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口语交际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以及积极和小学生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校合力等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家庭因素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数学计算能力的高低影响,同时因计算能力低进而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一旦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偏科,甚至是厌学。因此,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计算能力、学习兴趣、计算习惯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数学计算能力的高低影响,同时因计算能力低进而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一旦学生
期刊
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已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所谓 “探究性学习”是指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接受性学习”是指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接受书本知识,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以听讲记忆模仿和练习等为特征.接受性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被动的机
期刊
随着我们国家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对于核心素养的落实要求也随着提升,而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人能够全面发展。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农村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候能够做到多角度的、全面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作业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从而获得数学本身的内在结构呢?  一、农村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