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学视域下压实“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路径探析——以对江苏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为分析依据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生态学和压实“两种责任”的融合作为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可以从融合可能性、顶层设计、实践路径三个相关维度开展:落实“两种责任”本身的系统性决定了政治生态学涉及的可能性;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国,从顶层设计入手,设定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生态理念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导向;基于以理念为导向、总结成果、直击问题,引入政治生态学理念,对压实两个责任提出局部生态污染治理的生态化解决建议.
其他文献
1945年3月17日上午,许文浦奉命去重庆执行公务.许文浦前脚走,韦汉后脚就到了陈重宗办公室.rn几页密密麻麻写着许文浦疑点的报告书摆在了陈重宗的案头.
期刊
撤县设市政策对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政策经历了开启、调整、冻结和重启四个阶段.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发现,非对称性的县域经济权力发展需求决定了政策选择,而路径依赖、关键节点和断裂平衡机制则对政策的延续、转折、中断和回归起到了关键作用.分析得出:该政策总体呈现出非线性的波动发展状态,环境、政策、行动者及其相互关系是影响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因.在现实面向中,该政策应汲取历史经验,把握政策变迁规律,通过合理控制行为与环境的冲突范围、持续保持政策与环境的
有这么一个村,名叫“复兴”,村民们一直对美好生活充满着向往;有这么一位人大代表,情系“复兴”,开拓着兴村富民之路.他就是桐城市人大代表、青草镇复兴村党总支书记叶邓应.他一直扎根农村,将青春奉献给家乡,把汗水挥洒在沃土,让自己的梦想绽放在父老乡亲开怀的笑容上.
期刊
为了解决《实验室生活》以及当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拉图尔提出了“非还原性原则”.进而,他以这一原则为基础,通过考察行动素、行动素所组成的网络以及网络的组成方式(转译),建构了一种新的经验形而上学体系.这一体系已经蕴含了拉图尔后来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代表了拉图尔哲学体系的成熟和基本定型.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作为第二国际后期的一个学派,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的关系方面提出了不同于修正派和正统派的“第三条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科学问题与价值问题的关系”等问题做出了独特阐释,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资源、经验和发展方向.
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性死亡”,到青年网络亚文化的自嘲实践,“社死”经历了一个语义扩张和转型的过程,涵盖了从严苛的外部制裁到轻微的自我调侃在内的不同语境.但其语义的核心内涵始终没变,它昭示了如下这样一种社会制裁机制的持续存在:违反社会公认行为规范的人,将会受到(或将担忧自己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孤立、排斥与污名化.数字化生存和数字敞视的状态,为“社会性死亡”的频发提供了技术和文化基础;与此同时,“社会性死亡”也表征了人们维护行为规范、追求道德统一性的互动实践:当社会价值规范处于变迁和调整的时期,这些实践的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的辩证运动过程.理解和把握“经济新常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生产关系的调整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挥了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作用.在实践中,新发展理念“合五为一”地表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这一实践的不断深化,在新的发展阶段催生出关于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模式的新认识—
文学、艺术的创作应与社会史密切相关.书写城镇故事的叙事称之为“小城叙事”.在传统的“小城叙事”中,通过语言讲述乡土伦理的“演叙”占据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小城叙事”中,“演叙”与工业化冲击下所产生的作品中的“消息”杂糅,而且随着城镇化日益锲入工业化,小城叙事的“消息”性质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末与新世纪之交,当代中国城镇的消费化、媒介化与虚拟化日益严重,仪式性的“演叙”传统变得面目全非,呈现魔幻化的叙事凸显.贾樟柯的系列作品是对当代中国城镇变化历程的清晰展示,在他的《三峡好人》中开始出现了人
收入分配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话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探索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艰辛历程,从计划体制时期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到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共享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系统总结回顾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与实践经验,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以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伴随着“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的落地实施,证据的提取与固定必须兼顾合法、规范与准确三重原则,公安机关围绕犯罪现场为圆心找寻证据等侦查活动将面临严峻挑战,侦查困境呈现新的特点.随着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生活轨迹已经被智能电子设备精准记录成为可提取的数据,呈现与犯罪轨迹数据重叠的特点.公安机关在办理存在侦查困境的案件中依托轨迹数据的查询与管理,在充分发掘案件信息之余,通过拓宽数据导侦的思路与方法发现隐蔽性证据并及时提取固定,为解决侦查困境提供完整的证据链,为提升公安机关办案质量提供指导性技术支持,应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