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投资体制作为国家组织和管理投资、实现资源配置的制度和方式,必然是构成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投资体制,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沿袭的是计划经济模式下高度集中、无偿拨款的行政投资体制。改单开放以来,投资体制的改革取向主要围绕着建立有约束能力的有偿使用的投资机制进行,但是,由于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旧体制的惯性作用,新的体制不健全,改革的措施不配套等原因,导致现行的投资体制中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宏观调控系统失灵、投资规模膨胀、投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一是依靠计划调控投资规模指标;二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再建项目的清理。但是,这两者都是以政府的行政权力为支撑点的,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领域出现的新情况,规模控制已是图有虚名;清理在建项目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造成的损失很大,特别是“一刀切”的政策,往往是正好切到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落后、起步晚的老、少、边、穷地区。由于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然导致宏观失调,投资规模不断膨胀,总量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