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前的修鞋匠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门前的水泥路与106国道相交而就,熙熙嚷嚷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使社区门前显得十分喧闹,路边两棵亭亭玉立的参天白杨,在微风中不知疲倦地舞动着腰肢,发出“哗哗”的响声。树下有一片空闲地,二十多年来一位修鞋老人,无论春夏秋冬都会在树下支起一把大伞、摆上几个小凳、摇动着修鞋机为社区的居民修鞋。
  社区的居民都认识这位修鞋老人,大家只是知道他姓赵,人们都亲切地喊他赵师傅。赵师傅六十有余,清瘦白皙的脸颊上挂着一副老花镜,说话时柔声细语像个老太太,衣着虽不时尚,但却干干净净,给人们一种慈祥、可亲、朴素的感觉。
  赵师傅的修鞋技艺在整个县城是无与伦比的,他既能用传统的手工工艺补鞋,也会用快速的机器补鞋,还会使用现代的化学制剂修鞋。他补过的鞋,只有在别处破损,不会在补过的地方再坏,赵师傅的修鞋生意十分兴隆,他不但鞋修得好,还从没因为修鞋的价格和客户发生过纠纷,鞋修好后,你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不给钱也能走人。有些行人走累了,坐在摊前的小凳上休息一会,他總会端出茶壶给你冲上一杯热茶,让你解渴。总之,赵师傅手中的活计不断,摊前小凳上人群不散,只要你高兴他就高兴,他每天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乐呵呵的。
  初夏的一天中午,正阳县的一位货车司机在潢川草湖路口,不幸将一位老太太撞死,失魂落魄的司机走到赵师傅小摊前,突然倒地,大汗淋漓嘴唇发紫,不省人事。赵师傅迅速将这位司机背进附近的诊所,掏出补鞋收入的零钱,为这位素不相识的司机输液。这位闯了大祸身无分文的汉子苏醒后,看着站在身边的赵师傅,激动地只会流泪……
  在赵师傅摊位不远处有一位下岗的大嫂,摆了个缝纫摊,一天,这位大嫂正在专心致致地为别人缝补衣服,突然跑来一位大汉抱住大嫂,一把将这位大嫂的外裤撕开欲行不轨,在这位大嫂惊恐的呼救声中,路上的行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不知所措,只见赵师傅一个箭步冲上去,死死抱住这位男子,任凭这位男子怎样撕打,赵师傅就是没有松手,直到110警察赶来,将这位男子控制住,赵师傅才回到鞋摊继续为客户修鞋。虽然事后经确认,这位男子患有精神病,但赵师傅的行为,却在社区居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赵师傅的人缘特好,社区里的居民路过他的摊前总是要和他打个招呼,老者愿和他聊天,幼童愿和他嬉戏……
  前日,这位普通的修鞋匠惨遭厄运:中午收摊回家时,被一辆急驶而过的汽车撞倒,肇事车辆却逃之夭夭。
  赵师傅辞世后,社区的居民们才知道他家很贫穷,一个女儿刚出嫁,一个儿子在读大学。全家居住的三间瓦房残垣断壁,家中无钱将赵师傅下葬。善良的社区居民们你家100元,他家200元,很快凑够了安葬费。
  出殡那天,送葬的人出奇得多,大都是赵师傅生前熟悉的社区居民。
  走在社区门前的大路上,再也看不见那把熟悉的大伞,心中好难过好难过……
  赵师傅您一路走好。
其他文献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伟大、最神圣、最亲切的字眼。每每用唇齿咀嚼“母亲”这两个字,心中就会油然生出一种踏实无比的感觉。自古以来,写母亲的文章就有成千上万、多不胜数,通过一篇篇饱含感情的文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位为了家和孩子无私付出的母亲,她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最值得尊重的人!但是,却没有一位母亲,能像我的母亲一样,美丽优雅、与众不同!她没有吃糠咽菜拾柴火供养子女上学,没有早早就驼了背弯了
期刊
1  在一溜十多台的跑步机上,那些脚踏履带,气宇轩昂,精神十足的跑者,望去仿佛一群夜盗在身后追赶似的。手机绑在臂袋上,耳朵塞着塞子,多半是年轻男女,听着歌双眼半睁半闭,一副沉醉其中的样儿。也有一些胖子慢慢地一边走一边呼哧呼哧喘气,两肩无力下垂,一看便知苦痛不堪,也许一周前刚刚检查出“三高”,主治医师竭力劝告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我似乎算“高龄”了。第一次,在跑步机上,我悲哀地发现自己的肉身如此之重
期刊
一  在遇到你之前,不知道谁是覆盆子  尽管你一直在,可很多人并不了解  时间卡在魏晋时,葛洪遭遇困頓昏厥  无意又慌乱中寻求生机  叫不出名字的汁液与人性吻合  不温不火。养肝明目也滋养光阴  赐,聚果状的你姓覆盆,名子  从此在人间入药  亦黑亦红,用佛性治愈喜怒爱恨  在道与非道的缝隙活下去二  穿过荆棘,生命的托盘封存一路艰辛  想获得一种新生  或者救治坏习惯和暗疾  抵达生命果的故乡,
期刊
花开时节,我重回故乡  热情的故乡鼓红百花的手掌  映日桃花,欲说还羞  像一群身披嫁衣的新娘  万亩桃园,蟠桃盛会  织出遍野锦绣,捕获十里春风  每朵花瓣都是桃农们明媚的笑声  汤河在南,洹河在北,卫河在东  三河环抱的豆公乡人杰地灵  每一条阡陌都通向幸福  每一朵花儿都充满了灵性……  站在大堤上眺望花开  脚底下是我热恋的故土  树杈上有我跃动的童趣  卫河之水,清澈如镜  白云般飘逸的
期刊
知了在杨树的枝蔓里找到最佳阵地  它俯览目力所及的所有山河  当盛夏绿成一片墨的写意  它将在轮回里忘记前生  在枝叶的深处忘情地哀嚎  直到月上柳梢  与满池的青蛙交换了声音五月的青梅  五月的梧桐和雨  同时来了  走廊上传来起落的书声  或是吃吃的笑语  在时光的留白处  我们做一些无聊的事情  说无关学业的闲话  设计许多实现不了的理想  从课间聊到宿舍熄灯  记不清谁最早预感到  将来的
期刊
“喝酒为啥不喊我!”喜子对着手机一通咆哮后,气呼呼地,一下子把手机甩到门外,然后仰倒在门后破床上,骂起来:“狗日的,一个个地坏了良心!”  喜子手下有一帮人,当地人叫他们“西行的”,他们是上了点岁数的单身汉,不种田不干活,他们赚钱的门路叫“撞喜”,逢娶媳妇嫁女的喜日子,他们结伙拦婚车要红包,再登门贺喜,要喜烟喜酒,他们有手机有电动车,互相联系,结伙赶场,有的还带着不知从哪儿捡来的傻女人,要喜要双份
期刊
春之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春天总能给人带来期望,愉悦和活力。文艺家们似乎总是春天最敏感的使者,把美丽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千家万户。春节来临的时候,书法家们到乡村、进社区,写春联、送“福”字,潢川县春节联欢晚会、“贺岁迎春”书画展如约举办,给城乡群众送去一道道新春的艺术盛宴。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摄影家们早已奔走在花从林地、乡间田野,追逐梨花、桃花、油菜花的绚烂和芬芳,把《大众摄影》和各地
期刊
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当我接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电话时我感到十分别扭:我怀疑要不是网络太过发达,我就不会被盯梢;要不是从副厅级位置上退下来我也不至于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电话;要不是感到无聊我也不会慨然接受邀请——这个电话是从老家打来的。仔细回忆,老家确实没有多少我的亲戚自家了,也没有多少我在乎的人了;但是,当我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还是迟疑——对方的解释:我是老碑,老碑,你想起来了吗?我在村里当支书!我们
期刊
母亲年轻时以绰号“忽闪”闻名十里八村,极言其干活速度之快,也足见其体力是“汉子”级别。若有谁家姑娘或媳妇不服气,那就挑稻捆子上垛,比试比试。有一个驻队的四姑,仗着比我母亲年轻几岁,又高我母亲半头,趁我母亲不备,从背后抱住了我母亲的腰,想给她掼倒,结果被母亲用一只手撂倒在稻田里,四仰八叉。从此,四姑尊我母亲为“大哥”。当年以体力争雄的四姑和母亲,如今都是年近七十的人了,对岁月有诸多不服,但是,一个叫
期刊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小张做贼似的拎着两瓶几千元的好酒,溜进“金桂小区”奔曹局长家而来。  “曹局您好!”  “哦,小张啊!进屋坐。”  “嘢,你咋能这样呢!来就来嘛,干嘛还要带东西呢?”  “初次登门,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你看你,咋能这样呢?让人家看见了,这影响多不好?老实说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小张也不绕弯子,于是直奔主题。  “曹局,还真有点事儿。您看,这不是快要进行干部调整了吗?我
期刊